讀白夜行|時代劇變下的人性

文|言詩把酒

趁着放假一口氣花了幾天終於把《白夜行》看完了。因爲這部作品過於出名,並已經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作品,所以在看書之前我就已經瞭解了大概的故事情節。不過在看到亮司和雪穗的祕密被逐漸揭開,他們身邊的人無辜受到影響和牽連時,還是不禁得倒吸一口涼氣。

《白夜行》最有爭議的部分,便是如何去評定雪穗這個人物。由於作者的出色手法,不同讀者對雪穗必然帶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簡單地去判斷雪穗和亮司之間是否是真愛,雪穗是否還殘存着人性,都會使作品喪失千人千面的魅力,落於窠臼。因此,與其來爭論這些本就帶有爭議性的話題,不如看看這部作品確定的部分——故事背景以及主人公的行爲動機。

一、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

1、低成長時代

1973年,全球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陷入混亂,1974年經濟增長率銳減,戰後以來的經濟高成長宣告終結。主要出口產品由鋼鐵轉爲汽車。1970年代後,日本長期維持鉅額貿易出超,而美國在貿易上長期赤字。

此後,根據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導致經濟不景氣。1980年代後,因爲金融環境寬鬆,景氣持續強勁,導致股票價格和地價大幅攀升。即泡沫經濟。

2、長期低迷

1990年代,資產價格(股票價格、地價)急劇下跌,受泡沫經濟崩潰引發的後遺症影響,日本經濟長期低迷,被認爲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後,在外國需求上升的拉動下,情況有所改善。

1973年,剛好是《白夜行》故事的開端,桐原洋介被殺身亡。在笹垣潤三調查西本文介時,有過關於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描寫“他說,這下日本經濟又要不穩了。不單是這樣,石油相關的產品也會漲價,最後可能會買不到。以後的世界,就比誰更有錢有勢。”後面也有談到笹垣的妻子去超市搶購餐巾紙。

經濟騰飛必定伴隨新事物的涌入,比如電腦,磁卡,遊戲軟件,銀行卡等,而這些技術在甫一開端之時又充滿了漏洞,使得有邪念的人動動歪腦筋就能獲得鉅額財富,亮司仿製銀行卡以及製作盜版軟件均是如此。這些事亮司不去做,也會有其他人去做,其實說到底社會的進步不但是由人開拓創新,還要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纔不得不快速迭代修補漏洞。

再往後就是雪穗炒股,炒房,經濟寬鬆帶來資產泡沫,房市和股市被炒上天。想想在一夜變富的事實面前,幾個月甚至幾周幾天就可以獲得數倍的投資收益,有多少人能忍得住呢。可泡沫終究是泡沫,總會有破的一天。而在財富的快速變化之間,人性又經歷了怎樣的改變呢?

看書的時候總覺得書中的角色離我們現實生活太過遙遠,但仔細想想,因爲炒股賭博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故事,今天的中國聽得還少嗎?人性慾望裏的趨利避害,已經在古今中外一個又一個的舞臺上演了。

除了經濟層面,還有就是婚戀關係。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出軌,包養,賣春,甚至是戀童癖。經濟發展帶來的鉅額財富可以讓人一再去追逐慾望,刷新道德下限。

慄源典子通過電腦軟件匹配相親對象,跟今天絕大多數中國年輕人面臨的單身問題何其相似。是死守着自己的愛情觀和擇偶標準,忍受單身的寂寞,尋找各種發泄慾望的途徑;還是跟隨大衆在合適的年紀趕緊給自己找一個對象,然後遇人不淑,分手或者離婚,又因爲財產分割或者撫養小孩弄得一地雞毛,情人終變成仇人。

互聯網社會使得信息傳遞變得極其方便,並且很容易造成某種流行趨勢的假象。比如打開社交軟件,盡是情侶秀恩愛,長期瀏覽這些信息必定會影響自己的愛情觀,感覺全世界都脫單了只剩下自己一個單身狗。其實真正會經常在社交軟件更新動態的人超不過整個中國社會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所以任何所謂的網絡熱搜其實能傳達的人羣是極其有限的,只不過手機獲取信息和發表言論過於便捷才會造成全民熱議的錯覺。也就是,不論你跟主流價值觀有多少背離,都要相信個體不等同於整體,且個體之間的共性遠大於差異性。即,你總歸會遇到跟自己價值觀類似的人。

《白夜行》的時間跨度是1973-1992的19年,這期間日本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卻也在頂峯之時泡沫破滅,加上不斷的時局動盪。時代劇變,監管的滯後,自然使得人性中邪惡的部分有了合適的滋生土壤。而當我們對書中陌生的故事略帶遲疑時,舉目四望,今天的中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二、雪穗的動機

雪穗做的所有事情裏面,最讓我不解的就是最後安排亮司強暴筱冢美佳,因爲即使是爲了讓美佳屈服於她,那跟之前剝光藤村都子和川島江利子的衣服一樣,拍幾張照片恫嚇一下即可,何必非得摧殘美佳至此呢?

解釋有兩點,第一:美佳此時的年紀相比之前的都子和江利子年紀都太小,拍幾張裸照可能並不會讓這個小女孩感覺到太過羞恥,即傷害的力道不夠;第二:相比於都子和江利子,美佳和雪穗的關係要更爲微妙一些,她們不僅要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而且還是法律關係上的母子,爲了之後美佳的絕對服從,力道自然要大一點。

如果只是以上,那隻能說雪穗是一個爲達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的女人,而且還能把自己從其中摘得乾乾淨淨。可之後有一段雪穗進入美佳的臥室,脫光衣服坐在美佳身上的描寫,還讓美佳把強暴者想象成她的模樣(把亮司想象成雪穗,是他們兩個一體的最好佐證)。

表面上來看是爲了給亮司脫罪,但之後雪穗吐露自己的傷心往事,提到惡魔不止一個的時候,不由得心下一驚。而隨着美佳和雪穗的關係緩和,我們是否有理由相信,雪穗會把美佳培養成下一個自己?

亮司的死亡帶走了雪穗的最後一絲的溫情,這種溫情可以解釋爲無條件的相信和依賴。而對於其他的所有人,雪穗只是利用,使自己從一個貧民窟受盡傷害的小女孩一步一步成長爲名門太太以及擁有鉅額財富的女老闆,真真是有錢有勢。

而錢跟勢便是以前雪穗所缺乏的,跟一般貧困孩子不一樣的是,雪穗因爲缺乏錢跟勢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傷害,這也是導致她之後無所不用其極的原因。因爲她施暴的那些人所遭遇的傷害,她也遭遇過,因此自然不會有同情憐憫之心。

所以,雪穗所有行爲的動機只有兩點,一是對亮司的溫情(他們之間的關係超越了一般的感情),二是對於小時候所缺乏的錢跟勢的渴求。可諷刺的是,她以爲追逐錢跟勢會使得自己幸福,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因爲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使得她跟任何人都不可能親近,隨着亮司的死去,她只會愈加孤單,拼命地想用錢跟勢來填滿所有的慾望,希望凌駕於所有人之上,可一旦力有不逮,終究會被慾望反噬。

三、結語

看《白夜行》的時候我想起了很多人,有虛構的,也有現實的。

比如雪穗指責高宮不思上進時,我想起了團長裏面歐陽戒慈的一席話——“您準備好死了,所以我們也就應當爲您的理想而死。團座,您是恨天無柱恨地無環的強人,只想自己所想的天才.......你們是那種剛交和完畢就互相齧食的毒蛛,你們爲了理想要凌駕於衆生,爲了凌駕衆生再把理想當成肥料,你們是林子裏的霸王樹,你們生長的地方連灌木都長不出來。”

用理想去蠱惑別人並掩蓋自身自私的本性,我時常會反問自己是否是這種人。

以及《明朝那些事》裏面的朱元璋的發跡史。出身貧困農村,當過和尚要過飯,曾遭多少人嫌棄。之後入伍從軍,娶將軍的女兒,並且背叛曾經賞識自己的人。殺陳友諒,殺韓林兒,又殺元朝舊部,終一統華夏,登基稱帝。可之後隨着馬皇后和長子朱標去世,朱元璋愈發猜忌心重,幾乎殺光所有的功臣。

甚至不單是朱元璋,秦始皇,楊廣,李世民,武則天,這些一個個賢君明主,哪一個不是六親不認,殺上皇位,一統天下的。

這樣想來,雪穗是生了一副帝王的心腸以及能力。只可惜她沒有生在亂世,而所有道德標準只是針對凡夫俗子,而不是王侯將相。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殺一個人要判刑,殺十個人要槍斃,殺一千個人就是將軍,再往上就可以稱王稱帝了。

所以在渴望功名的我眼裏,是很難討厭雪穗和亮司的——強大的邏輯能力以及毒辣的眼光,加上超強的執行力,普通人缺的不就是這個嘛。

追逐功名,理想,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以及溫情,如何平衡這些,纔是作爲普通人的我們該考慮的事。

書中的結尾寫到——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我多希望雪穗在獲得了足夠的權勢和金錢之後,去思考什麼纔是有價值的,什麼纔是對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有意義的。

往事已矣,仇恨只留給那些施暴者。未來,當心安理得的走下去。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言詩把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