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夢覺金陵

只是想到南京,就有無數印象在記憶裏翻涌了起來;紫金山所蘊藏的無數珍寶;現代繁華都市的動人風情;“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古風雅筑;還有那個在長江大橋邊高聲呼喊的自己。寫下這座六朝古都絕不比記下一些小城容易,再貧瘠的城市都有它等待發掘的記憶,用千把文字來勾勒一座底蘊豐厚的古都反而極爲困難。

爲什麼會是南京?比起簡單地記錄旅程,我更想去探索這座城市最內核的東西,是什麼讓我們會去這樣熱愛這座城市?

無可置疑,南京是江南煙雨巷中最動人的那個姑娘,是這顆蔚藍星球最璀璨的鑽石之一。這一幅風景畫,有山的俊俏,湖的靈秀,還有一條大江橫亙而過的氣勢,大自然把千般造化與萬物爭輝都播撒在這裏,南京這座大都會,想不誕生都難。

即使如此,南京能承載如此厚重的歷史,仍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蹟。從魏晉風流到唐詩宋韻,由才子佳人及時代變革,它就像一條江一樣不斷地澆灌文化的前行,也滋潤着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光是小小的一條秦淮河,便有一柄桃花扇,幾部儒林史,還有無數的詩興曲賦。做這樣的一座城市應該很累吧,身上的負擔太重了。

在中國,承受自然恩賜與歷史沉澱的城市還有很多,可惜的是,這些恩賜都與金錢掛上了鉤,人們身處其中而將它白白辜負。其實對於我們這個使用漢字的民族來說,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只是有些人心甘情願把這種能力拋棄。

南京之所以是南京,不僅在於它是自然造化與人文歷史的統一,更在於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南京人的文化基因裏。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仍然有人願意仔細傾聽自己的呼吸,仍然具有在單調的生活感知幸福的能力,東南地區富饒的土地有很多,可南京只有一個。

“一直希望自己以後會生活在這樣一座城市裏,有一處自己的房子,裏面有愛的人和貓。冬天的時候和愛的人一起沿着街到處走,用手哈着氣然後將手放進他的口袋裏,相視一笑。沒事的時候,在家逗逗貓,它彎進我的臂彎一如我彎進他的臂彎。而南京符合我的所有幻想。”當我問朋友爲什麼這麼喜歡南京,朋友向我描繪了這樣的圖景。其實,能實現這些願望的城市數不勝數,但對她而已,南京就是那個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城市吧。說真的,南京賦予了每一個喜歡它的人情懷與希望。

在離開南京的兩年時光中,我一直在想,南京到底帶給我自己哪些改變。

南京是我第一個拜訪的南方城市,在那之前,我幾乎沒有離開過河北的邊界。而正是這次高考後的旅行,啓發我的人生進入一種新的狀態——告別前十八年在故鄉循規蹈矩的生活,開始在人生的旅途中追隨着自己的星光。對未知保持敬畏,在迷路時不斷求索,藉由這種狀態,我獲益匪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一處風景都是一本沉澱時光與智慧的書,值得生命裏的不斷品讀。從中山陵到天文臺,紫金山隱喻着人類求真求美的強烈願望,傳遞給我不甘於爲生存而生存的態度。天王府和總統府的舊址一直在迴繞着質疑的聲音,它叩問我們:功與名是否是生命彼端的意義?而歷史的真相又意味着什麼?大屠殺紀念館像鞭子一樣警示人們和平的可貴,民族的強大才有個人的成長。還有開悟我讓我領悟禪思的雞鳴寺,和臨走前終於一見的長江,它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耐心地勸誡我大丈夫生於世必須要有所作爲。

從某種程度來說,南京不僅意味着大城市的資源,它更是當代人精神的一種家園,一種美好生活狀態的寄託。人們有多喜歡南京,就有多想追隨內心來詩意生活。也許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去南京這座城市,但是總有一座“南京”在命運的深處,如同彗星般點亮我們的世界。

這就是我的南京,你的呢?

(文/嘉軒 編輯/九斤 圖片來自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