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個自省故事42——孩子的表現

今天應了女兒的要求,讓她待在家裏一天。但是,心裏卻是忐忑不安,擔心安全,擔心吃飯問題。已經是下午5:00,今天的工作清單看來完不成了,心思在家裏。好吧,做了個決定:“回家”。

一進門竟然看到女兒在廚房忙活的身影,切好的西紅柿在砧板上放着,一把青菜放在小碗裏。

女兒:“媽媽,今天怎麼回來怎麼這麼早?我本來還要給你個驚喜的。”

我:“啊,已經很驚喜了,我這麼年輕就開始享女兒福啦,真不錯啊,你繼續啊,我就等飯吃嘍。”

女兒:“看!我給你蒸了玉米。” 她提起鍋蓋。

我:“謝謝啊,還特意做了我的主食啊。”我主食在幾個月前已經由米飯改爲玉米、紅薯、芋頭之類。

女兒:“媽媽,你去忙自己的事吧,我還要炒西紅柿雞蛋,再燒一個青菜湯,等做好了我叫你啊。”

我:“好噠,非常感謝,我也是十歲時開始燒菜的耶,咱倆有的一拼啦。”

我洗完澡出來,女兒剛好在裝盤,玉米、西紅柿、包子都整齊地放在餐桌上,我納悶怎麼沒見到湯,但沒問。女兒自己解釋說,太熱了不想燒湯了,青菜的話明早她下面可以用上。

我說:“好,這麼說,明早的早飯你也包啦?我很開心。謝謝你替我節省了時間。”

我嚐了一下西紅柿,好像沒放鹽,不過我啥也沒說。女兒這時問我怎麼樣?

我:“色澤不錯,品相也好,你看西紅柿的塊切得恰到好處,大小均勻。”符合事實,沒有故意拔高。女兒看起來很滿意,偷偷笑着合不攏嘴巴。

“媽呀,我忘記放鹽啦。”她自己吃了一口後說道。

“哦,現在流行這種做法,這叫健康餐,少鹽、少油,我覺得還不錯,原汁原味,適合我的口味。”

女兒:“我覺得也還行。雖然口味不如爺爺燒的好吃,但是看起來好看,吃起來也不難吃。” 我心裏想:“幸虧不是我燒的。”女兒和兒子偏好肉,蔬菜很難做出他們喜歡的口味,對此我時常無法應對。

最後,我和女兒把一盤西紅柿全吃光了。我們幾乎是搶着吃的。各有各的心機。我收穫了應對他們挑食的辦法了,孩子覺得難吃未必就不會吃,還取決於意願,如果菜是自己做的呢?

孩子同成人一樣對自己的行爲有擔當,也許出於維護自尊,他們希望得到認可。對孩子說感謝的話能夠帶給他們價值感。價值感會激勵他們做得更多更好。



徐永萍

2019/8/9上海

歡迎善良有愛心,樂於奉獻的友人,搜索微信公衆號“胸無城府心如玉”,關注並投稿。

感謝您的時間,感謝您的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