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爲家

五月在國內上映的電影《何以爲家》在五一票房佔據了一席之地,因此,對裏面的內容都是有所傾慕。在看電影之前,不看簡介之外的東西,以防被劇透。

電影講的是一個12歲的男孩起訴自己的父母,以一種穿插的方式來記敘。

電影開頭,醫生檢測男孩的身體和年齡,然後戴上手銬,被帶到了法庭。在法庭上,法官解開了男孩的手銬,之後帶上了男孩的父母。法官詢問男孩的父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上法庭?男孩的父母表示孩子淘氣,不關自己的事情。

畫面一轉,來到了大約一年前,男孩一家住在一個小房子裏面,八口之家。男孩爲雜貨店的老闆免費工作換來家庭基本生活用品,住的地方也是雜貨店老闆的。按理說,小男孩應該感謝雜貨店老闆,但是男孩卻是否的厭惡他。原來是因爲雜貨店的老闆看上了年僅十一歲的妹妹,等到妹妹來月經之後,就娶她,簡直喪心病狂。

小男孩從小就在魚龍混雜的地方討生活,十分的早熟,在妹妹來月經的時候,就跟妹妹講,不要告訴爸媽,小心處理衛生巾。因爲,被發現之後,就是女孩的噩夢。

即使這樣,那一天還是來了。雜貨店老闆用幾隻雞就換走了妹妹。男孩想帶妹妹去奶奶家的那輛車上,也只有男孩一個人。在車上,男孩遇到了蟑螂俠,中途下了車。之後遇上了另一個善良的黑人女人。

女人收留了男孩,讓男孩照顧自己一歲的兒子。在這裏,男孩感受到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女人也有苦惱,她是一個黑戶,要花1500美金去別人那裏辦假證,但是她的錢沒湊夠,辦假證的人說可以拿孩子來換。女人拒絕了。

在一天,女人被抓了。男孩和女人的孩子始終等不到人回來。兩個孩子,很難想象該怎麼活下去。買過便宜的奶粉,奶粉混着冰吃下去,賣過毒品替代品,假裝敘利亞人拿救濟,沒有水乾吃奶粉。終於,連住的地方因爲沒錢交房租被趕出來了,男孩很絕望。將孩子交給了辦假證的人,希望能給孩子找到一個好人家,自己去土耳其。去土耳其需要證件。

男孩回家拿證,父親說沒有,我們只有驅逐證。同時發現自己妹妹死亡的事情,男孩一怒之下拿到去捅了雜貨店老闆。

畫面回到法庭,法官問男孩告父母什麼,男孩說“

生了我” ,法官又問,你想他們做什麼,男孩說“不要再生孩子了”。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富足。但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着人還在苦苦掙扎,爲了溫飽。

在父母那一代,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印度這些國家,還有曾經的中國,貧窮帶來的,無法養育孩子。小孩子由大一點的孩子來帶,或者鎖住,以免出事。孩子的出生,父母懷着期待,在之後的養育過程中,帶着愛來見證着孩子的成長。

現在也有隻生不管的父母,或者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給保姆或者退休的父母來照顧;或者將孩子送人、丟棄。孩子是希望,孩子的出生帶着每個父母的希望,之後父母也要都能夠帶着一種責任去養育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