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指導下的語言

小編友情提示:本篇文章有些難。

海德格爾說思就是詩,詩就是道說。

但是我看奧義書,它認爲生命氣息(意志)和語言和思想是一體的,後兩者是生命氣息的覆蓋(包裹着)。所以叔本華的意志更爲根本,當然和存在之思和詩是一體的。氣韻是意志的呼吸,這是內在的。

中國古代文人也講究氣韻,當然西方人也講究,只是沒這麼提,我覺得因爲中國人對生存的領會是很原初的,在藝術上也有表現,尤其是書法上,獨一無二,是對氣韻的充分發揮。假如對作品的推進研究,我覺得書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寫書法也好,觀摩書法也好,對美的形成是很好的一個經驗積累。尤其是書法,它沒有寫生,它的功課是臨摹碑帖,不斷揣摩,這是生命和生命的交融,是很可貴的,這麼直接的生命體驗,西方或許沒有,音樂在這方面,舞蹈在這方面也很難如此純粹。這就是美學給我們的指導,我們可以不斷從美學中獲得啓發。

我們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東西,往往會讓我們心跳呼吸變化情緒變化。那麼精神上的呼吸,就是氣韻,這是在內省中完成的,創作之初預備的。

氣韻和詩意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彷彿兩個輪子驅使着作者去寫下心中的美,訴諸於形象化的語言。深沉感情化爲氣韻,流淌於字裏行間。

總體說這一切都是自然的,並非刻意,技巧是自然的發揮,而不是玩弄技巧。

南朝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六法”,第一即是“氣韻生動”。氣韻在我國傳統藝術作品中居首要地位。“氣”,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韻”,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種情態。繪畫和音樂的氣韻往往有外在形象,比如畫家揮毫潑墨,音樂家淺吟低唱,而作家寫作很少會現場直播,讀者是看不見的,其實氣韻同樣有,比如詩人會有詩興大發掏出筆就在襯衫上寫的。當然,更多時候,還是在寫作時,調動情緒,沉浸其中,以求最好的發揮。氣韻是作者心中的東西,心中沒有,紙上何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