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的倒閉是個必然


早上老大給我分享了一片文章ofo劇中人:我不願謝幕,看完後我跟老大交流分了下,下面是我分析的內容。

ofo倒閉是必然,因爲他們沒有遵循商業產品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產品質量低劣

我在16年開始使用共享單車的,那時候滿街道都是ofo,摩拜。有一次我在街上連續掃了5輛車ofo都掃不開,不是二維碼被刮花了就是掃開了沒反應,要麼鏈子掉了。ofo投放的比摩拜要多的多,找了半天才找到一輛摩拜,一掃就開了。從那時候我就再也沒用過ofo了,我就感覺ofo肯定幹不過摩拜。質量不行,做工簡陋。摩拜在第一版就考慮到了這種公共設施肯定會遭到人爲的破壞,所以車鏈子是內置的,二維碼上面有一層厚厚的透明塑料,車輪胎不是充氣的,整車金屬結構非常穩健,非常皮實很難被破環,這個摩拜一開始就做到了,ofo在第一版就已經落後了,他投的越多壞的就越多。

用戶體驗繁瑣

ofo的用戶跟操作體驗流程比較繁瑣,用戶打開ofo的操作一共需要14步:

  • 掏出手機
  • 點亮屏幕
  • 打開ofo應用
  • 點擊掃碼
  • 彎腰(二維碼在座位後下方)
  • 掃碼
  • 手動按第一位密碼
  • 按第二位密碼
  • 按第三位密碼
  • 按第四位密碼
  • 車鎖打開
  • 起身
  • 打開車撐
  • 騎車

摩拜採用的是自動識別開鎖,操作就很簡便,而且二維碼車頭車尾都有,不用彎腰掃碼。用戶打開摩拜需要8步:

  • 掏出手機
  • 點亮屏幕
  • 打開摩拜應用
  • 點擊掃碼
  • 掃碼
  • 車鎖自動打開
  • 打開車撐
  • 騎車。

摩拜非常便捷,ofo在第三版纔有這個功能而且還沒摩拜第一版的好用。經濟學中經常提到效率這個問題,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是在優化效率。騎車代替馬車,高鐵代替綠皮等等。ofo這無用的多餘的6步操作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種低效率操作肯定會被摩拜碾壓的,就上面兩個原因足以證實ofo的倒閉是必然了。

延展-拼多多

雖然今年經常說消費降級,但這個概念是買價格低的商品而不是質量低劣的產品。喝不起特侖蘇了可以喝地方品牌,而不是喝一個小作坊做的5毛1塊的名字都沒聽說過的牛奶。拼多多充斥的全部是這種商品,包括小孩紙尿褲這種重要的兒童貼身產品都是小作坊在垃圾堆弄的。而且拼多多官方還沒法管,因爲上面的商戶大多是這樣的,如果清理的化拼多多的B端就散盤了。我們承認目前還有很多家庭並不富裕,不能買相對較好商品,但中國整體的整體消費能力,素質,審美,產品質量,用戶體驗這些意識都在不斷提高。如果像拼多多這樣不管好用不好用能用不能用反正我的就是便宜肯定有人買這種思想,那麼也就是下一個of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