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別人在打遊戲,我與大學教授、畫院院長同臺領獎

2018年11月,我在我21歲的這一年拿到了人生當中第一個省級獎項
且不是大多數同學拿到的入選和三等之類,是最高獎

當時展覽結束後,有幸還收到了省歌劇院的邀請,上臺和其他的獲獎畫家,其中包括:

大學教授、

非遺脫胎漆藝傳承人、

畫院院長

......

我們大家在那裏一起進行了精品展的獎項頒佈與合影。
很多人好奇,我是如何在大三就做到這件事情的?


-1-孤獨,讓你所向披靡

以前還在畫室的時候,總有人問我說:怎麼都不和別人吃飯,總是一個人走。

不是我不想和她們一起悠哉地聚餐,平日裏來些閒談八卦,慰藉一下整日畫畫的枯燥生活。我不知道你們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我的時間不多了。

我不是最“正統”的美術生,直到高考前幾個月才決定學美術。
你們簡直不能夠想象作爲一個從沒有學過繪畫的人,我的第一幅頭像作品有多麼可笑。

沒來畫室幾天,就有好幾個同學對我說:
“這麼晚了還學什麼畫畫?”
班上當時最差的一個同學看了我的作品之後,還高興的來了一句:
“你來了,我就不是最後一名了。”

有一瞬間我真的很迷茫,看着屏幕上播放的頭像示範過程,再看看自己手上的畫板。
我這麼做,真的是對的嗎?

但是我知道——


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選擇自己生活態度的自由。”


別人1點睡,我就3點睡,別人8點起,我就6點起。
老師佈置的作業我永遠完成雙倍,積極拿畫去找老師,每一次發現問題下一次就改進。

也許是因爲方法對了,我進步的速度真的很快,沒過多久就從最差的班出來進入普通班中最好的班,又出來再進入美院班,最後成功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大學。


有時候,孤獨,真的不等同於寂寞。

如果我們常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不是因爲你太過固執己見,而是因爲你在你認爲的不得已中迷失了自我。


隨波逐流、放縱自己只能讓懶人看你覺得無比自然。
你爲什麼不過懶人看着彆扭,自己卻在剋制中得到自由的生活呢?
日子到底是好是壞,是愜意上進還是拘謹麻痹,你自己纔是最清楚的。


如果現在這個圈子讓你覺得不舒服,那就往上走吧。也許有時候會覺得有點痛,但你知道,正是孤獨讓你所向披靡。


-2-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的學生會主席很好奇爲什麼大公司只要985/211。
其實沒有這麼絕對,985/211學生最吸引他們的其實是強大的學習力


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大一大二考過了四六級還要去考別的證書,很多東西不是他們專業的知識也會去自學。

試想一下,就算你是個三本院校的學生,你要是能考過託福雅思,拿到計算機最高等級的證書,參加過大型的專業研討會,在頂尖的學術雜誌上發表過文章,那麼人家只會覺得你更厲害,而不會不青睞你。


千萬不要覺得別人每天只比你努力一點沒什麼,四年累積下來就很可怕。


舉個例子,假設你每天學0.9,而你同學每天學1.1,0.9的365次方約等於1.988,1.1的365次方約等於1283。

這其中的巨大差距大家都能看得出來,而就是這些差距決定了你未來到底可以走到什麼程度。


我第一次接觸到時間規劃,
是在b站上面看到有許多up主直播自己一天的學習狀態,還有對於學習的規劃心得等等。
這些東西看完後就像被打了雞血。

我知道身邊肯定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
看見別人努力、成功後收穫果實,就會把這種勵志感代入到自己身上,備受鼓舞,
心想自己也一定要努力走上人生巔峯。

但是,有多少人在這種打了雞血的狀態褪去後還能一直堅持下去的?你缺少的難道是腦子嗎?是所謂的”機遇“嗎?


不,不是,你只是每一次都堅持不下去。


一會想玩玩手機,打幾盤遊戲;
一會想給自己放鬆幾天,心想也沒有什麼關係,
然後就再也拿不起之前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標。

等機會真的到你面前,你自己能力不行夠不着,你還覺得自己做不到別人也做不到


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永遠不要去叫苦抱怨,你做不到的事情,多的是人能完美達標。


-3-這世界上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得有點別的

上大學後真的發現死讀書是沒有用的。
只要別人想,他就能和你考一樣高的分。

現在的社會,如果說你只會背書這項技能,那麼從某個方面來講這不那麼值得誇讚。
你想要的很多知識,從網上就能夠輕易獲得。


當今更需要的是擁有強大的檢索能力的人才,能夠在大量的知識碎片當中選取到自己需要的,並且主觀進行整合、轉化、創新。


硅谷女高管,斯坦福計算機博士諸葛越寫過一句:

東方教育偏重基礎技能,比如識字、解題、畫畫、體育等;西方教育更注重綜合能力,比如合作、創造、設計、審美等。

但其實同時擁有這兩者纔是最好的。


我自己就常說一句話:畫畫不是只要會畫就可以,這世界上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得有點別的。

這句話對於其他行業也是同樣道理,會幹你這行的人太多了,你憑什麼能夠做到前幾呢?


外國有一個很有名的漫畫家,原來就是一個普通的辦公室職員,後來幹不下去了,就追求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畫漫畫,但成果也不是很好。

後來他就想,我原來不是辦公室職員嗎?對辦公室的生活很瞭解啊,不如就把這個和漫畫結合一下吧,結果一炮而紅。

這就是綜合性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舉個例子,你的專業,能夠佔到這個圈子的前百分之20,如果要你做到第一,很難,但如果你再拓展一下別的領域,也做到那個領域的前百分之20,將這兩個領域合理地結合,你就能做到你這個圈子的前幾!

我當時看到這個故事,就有意識地將這個方法運用於自己的繪畫創作裏,結果在第一次參展過程中就取得了成功,成爲頒獎畫家中最年輕的一員。


今天就這樣結束了,希望我寫的這些東西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我是罐罐:)

我們下次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