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成爲工筆勾線高手❗❗ 學會你也是大神💡

大家好,我是罐罐:)❤很久沒和大家見面了。最近我在和一個 清華美院畢業的國畫老師 學習工筆絹本。

-

我們知道,很多人越來越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渴望成爲斜杆青年。畫畫、攝影、寫文、自媒體....

-

特別是疫情期間,你是在家看電腦玩手機,還是規劃時間、提升技能,再用技能反做到財務自由❔

-

之前我和本科舍友聊天,才知道她在疫情期間,靠畫抖音上很火的小怪獸塗鴉,2、3天就掙到了小一千❗買買化妝品那是不成問題!

看的我也很是心動,馬上就從牀上坐起來努力學習了~

-

很多人都喜歡畫畫,希望從畫畫這塊入手,不僅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還能掙到一點零花錢。

-

但是我們知道,想要國畫入門,最重要就是有一定的勾線基礎。這不,在勾線有了一定成果後,我馬上總結了我自己的一些技巧來告訴你們❗❗


首先彙報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是在19年6月左右開始練習勾線。

-

因爲一直有在勾線的宣紙上記錄時間及頁數的習慣。今天回頭一看,發現原來只要15天就可以做出這樣的成果!!

-

上圖,讓你們看一下我前後勾線的變化。


前面一張其實是我大一白描課程,在剛進入本科時,學校會安排各類課程讓學生接觸,可以看出我當時很沒耐性

後面一張就是我正式開始學到第15天的變化,圖片可能不太清晰,但我自己非常瞭解這段時間裏的工筆變化。

-


從一開始顫顫巍巍,

到刻意想要壓出有厚度的轉折;

再到熟練的拉長線,轉折也並非刻意而爲,而是行筆之間自然的產生....


要對線描有自己的體悟,每個人對於線描的認識不同,畫面呈現也是不一樣的


-

門檻:有人可能會說  —>  你本來就是美術生,但自己完全0基礎,怎麼辦呢?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0基礎也是完全OK的!!

-

在練習白描時,我是和幾十個人一起每天打卡,其中大多數人都是這些  —>


a.  孩子已經快要上大學,用畫畫來填補空閒時間的家庭主婦;

b.  之前就是美術生出身,但學習的是設計專業;

c.  朝九晚五的公司職員,喜歡繪畫甚至已經自學了一些,但因爲害怕同事的連番討要而不得不“深藏功與名”

....

-

而他們其中非常多人,在經過短短時間的打卡訓練後,畫的也是相當得好❗

-

當然如果我們想要做到這些,肯定是需要技巧的。這就和很多時候我們學習一個新技能一樣,有別人的一些經驗總結,總能夠幫助我們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好了不說別的話,開始上重點!

我對比了【美術生和非美術生的差別,寫的都是對你們影響最大的因素】。幫你們把知識點整理好放在下面了,【建議收藏】

-

一、明白繪畫最關鍵的 金鑰匙

a.每次學習一張畫,草稿畫4、5遍,正稿畫3遍,在羣裏和畫友們每天打卡,積極參與羣內討論。

b.老師講過的每張畫的內容要點,都做好筆記,牢牢記在心中。如果有羣友發自己的臨摹,沒做好的地方可以友好建議

-

這是學習國畫的正確姿勢嗎?

【不是】


-

a.看起來非常認真,實則我遇到大多數0基礎或者非純藝出身的畫友,都是因爲缺乏【真正的耐心】

每一張總有各個地方“這裏一不小心,那裏浮躁走筆”,導致每一張畫的結果都不是最好。

恰恰他們又不缺乏【假耐心】,願意一遍又一遍的重畫,然後發到羣裏。

-

其實他們畫5、6張,都比不上精益求精的人的2張。


-

b簡直就是正面素材,但是很多人因爲本來就沒學過畫畫,不知道報的老師水平如何,也不容易綜合各方面、辯證看待老師講的內容,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死死抓住老師給的知識。

-

但我們要知道,人不可能是完滿的,老師給的內容或者輸出的觀點很多時候存在缺陷。

-

學員如果不懂得自己思考,把老師的話完全奉若聖旨,或者歪曲理解,記住再多的技法知識,眼界上也會變得狹隘,容易自傲卻不自知



給你們講個我自己遇到的故事:

-

本科時兼職,因爲和一個別校的美術生都有興趣,就在畫室國畫老師的指導下,勾了張宋代花鳥的白描稿子。

-

下課後那個女生就騎着共享單車回校區了,我也正準備離開。結果畫室的女負責人剛好走了過來,分別瞧了我們兩的作品。

-

她仔細地把兩張畫拿到一起擺了下,然後用疑惑的語氣對我說:“誒?爲什麼你學的比別人快?”

-

我一開始以爲她是將我和普通人相比,就肯定地回答:“那是當然啊,我是美術生,所以會學的快一點。”

女負責人又搖了搖頭,說:我說的是你比另外那個美術生學的快

-

我們在畫的那張宋畫裏剛好有隻小鳥,這隻鳥是整個畫面最複雜的部分。鳥毛要用由淺到深的墨、一遍遍的絲才柔軟好看。

-

作畫的過程中,好幾次那個女生耐不下性子,導致有些地方的用筆浮躁、或者一開頭墨色過重,最後出來的畫面自然不夠和諧好看。


-

曾經聽別人說過一個道理:你以爲做到【10000小時定律】就能破繭成蝶,但這在更多時候只是“認知吝嗇者”的遮羞布而已。

優秀的練習者掌握“實踐操作——反饋思考——改進方案“3個步驟:

自己上一張畫有什麼不足?畫現在這張畫的目的是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

做到這一點,你才走在了繪畫的真正路子上。


二、最會畫畫的人  都眼高手低

打開百度,輸入"眼高手低",一溜彎下來都是不太好的含義:


我從小到大,聽到也都是這個詞不好的一面,如果一個職員眼高手低,只怕沒人願意同他合作,巴不得遠離這個目標。

-

但我第一次聽到別人對於眼高手低的讚揚,卻是從自己最尊敬的畫室老師嘴裏:

“眼高手低 ,比眼低手高 可要好得多。”

-

從那之後,我又在無數個國畫、油畫、雕塑、綜合繪畫的老師嘴裏聽到同樣的說法。

也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感到不理解,但沒有關係,我今天就可以告訴你,在繪畫中眼高手低有多麼重要。【一個繪畫技法不足的學生可以花時間彌補缺陷,一個眼界低劣的高超畫手只是個仿造師】。

-

“眼”決定了你的上限。尤其是在創作參展之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

同學a的繪畫基本技能薄弱,卻能讓自己的油畫創作爲人稱道;

某個美術專業的老師時常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發在平臺上的素描作品卻實在一般

....

-

這些都是“意識高超者”。在美術學院裏,沒有誰願意聽別人說自己“眼低手高”,這種語言就好像給你判了美術科研路子上的死刑!

-

你想要學繪畫,但繪畫的人不僅追求眼高手低,還要不斷堅持下去!從眼高手低——滿足——再到眼高手低,短時間內頻頻突破自己的極限,追求極致完美,這也是我身邊許多厲害的朋友保持優秀的祕訣之一。


-

誰都聽過“優秀的人會越來越優秀”這句話,只可惜聽到、做不到,就等於不知道

-

普通練習者和優秀練習者就算是接觸一個新的事物,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優秀練習者依然能夠穩居前頭。【普通人滿足於現狀,傾向於省事,優秀的人不斷“搞事情”,給自己設置各種難題並視其爲前進的墊腳石,一旦克服就是他們加速上升的最好助力】!



三、想把人生寫成升級流爽文,可惜不配擁有金手指

-

和一位博士學姐聊天的時候,她順帶和我吐槽了考博面試時的壓力,說有一位和她爸爸年齡差不多的考生,據說是位編輯,發論文、發期刊不知凡幾!

-

她當時帶着巨大壓力,都覺得自己考博無望想要放棄,結果學姐成功上岸,編輯落榜,但是毅然決定明年再戰!

-

我也接觸過很多40、50歲的人,但大多都是抱着同一種態度:

我年齡都這麼大了,學的沒有年輕人快;

我看看就好了,學了又要買材料、花錢!

-

有時候可能就是邁沒邁出腳的區別。

年齡大、生活中有限制,那就努力打破限制。習慣了的生活是很舒適,那爲什麼看到別人達到看似不可能的成功之後,又產生羨慕的情緒?

-

誰不想要五彩斑斕的、不一樣的生活,我們也渴望把自己人生這部小說寫得非常精彩,寫成一篇升級流爽文。但是我們既沒有屠龍刀、也沒有倚天劍,更沒有什麼天賜的系統,那我們能怎麼辦呢?

-

【邁出這一步】



我是罐罐,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收藏、關注,支持一下哦:)

我們下次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