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開始過那有資格說半途而廢

學了N個課程。圍觀了很多個羣。聽了很多個老師的教導。到現在我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更別說堅持下來做什麼事。

反思了又反思,我發現也許是我開始的處心就沒有立下什麼目標。沒有立下以成果爲導向的目標,去圍觀學習聽教導。而是抱着先去學習看看自己能不能喜歡上什麼的心態。所以容易放棄。

我沒有成功過,沒有體驗過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結果。這裏成功的意思更多的是經濟方面。現在總有一種渴望自己能夠掙錢。錢纔是做一切事情的動力根本。

反思自己的朋友圈。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看自己的朋友圈,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是做什麼的?更別指望別人能看得懂。沒有以始爲終的動力源。

這樣看來,其實我又在鎖頭裏找鑰匙了。我的鑰匙其實在我平時的生活習慣裏。我一直很散漫的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所以沒有緊迫感。

對未知的恐懼使得我不願意突破這個維持了那麼久的舒適區。

其實。今天想到底。我根本沒有什麼事是半途而廢的。壓根就是還沒開始,所有想的事全部都在我的想象裏。還僅僅只是一個個念頭而已,那裏配得上“半途而廢”。真的是:“都沒開始談什麼放棄。”

所以,一直自責自己是半途而廢的,半途而廢。純屬子虛烏有的自尋煩惱和嚇唬自己而已。

那麼,以後我該怎麼辦?現在最迫切的是給孩子打氣。當聽到孩子心情不好,迷茫的時候,其實我心裏知道,孩子有些模式和我一樣。這是我最恐懼的事情。

李笑來老師在專欄裏不止一次回答學員的留言意思是說: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爲你想孩子成爲的那種人,做成你想孩子做成的那類事情,堅持你想孩子堅持的那種精神。

所以,我現在才發現,孩子大了不是責任義務就完了。而是另一種責任和義務的開始。這種責任不是時時刻刻的陪伴。而是一種無形的能量支持。一個自信的笑臉,一句暖心信任的問候,一次正能量的閒談,都是一場有根的安全感培養。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走到那裏,都有一個牢固溫暖安全健康的家在。

這段時間很迷茫,差點消除全部微信。迴歸原始狀態。再也不想看微信看書。

而前幾天兒子的一條短信,讓我又有了繼續這種所謂的學習的動力。孩子說:“媽!你把007的鏈接發給我。我想試着開始寫東西。”這讓我覺得,我所謂的學習其實也是學習,也是孩子的榜樣,雖然沒有成就什麼事業。

所以,現在想來我雖然還沒有做成其他事情的能力,那麼總要堅持住自己的基本學習。而學習的目的,不是幫助孩子搞定什麼,教導孩子什麼,而是純粹的我自己提升精神世界,提升自信的學習旅程,終身的。是爲了不對孩子有依賴(害怕自己成爲很想念孩子的媽媽),儘量做一個與時俱進,獨立有趣的媽媽。

堅持,毅力。對於我這種比較不自律的人來說,這兩個字眼真的是看到就害怕,感覺很痛苦。感覺不喜歡的事要用毅力來堅持,更痛苦更可怕。

感覺現實中我也沒有靠努力堅持下來什麼事。

都說堅持住什麼事,肯定是這件事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愛好,可以堅持。 那應該怎麼辦呢?

李老師說把一件要做的事賦予重要的意義。

那麼我就把自己的終身學習成長當做是未來老年癡呆的預防吧!

繼續開始學習,與探索自己,讓自己與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有所連接,不半途而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