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裏的相遇,是一種彼此的成全

文 / 青山不語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若不是因爲厭倦了漂泊,看慣了風景,選擇回到這裏,或許還會繼續在那個行業行走。對於我來講,行業從來不是最主要的,在管理這個角度,所有的行業都有共通共融性,人只要肯學習,新的行業也是自己親手打開的另一扇“上帝之窗”。

剛剛回來的那段時間,我覺得是人生收穫最大,也是心態成長最快的時間。那個時候,沒有幾個認識的人,所有的一切從頭開始,還要適應本地的人文世態。謂我何所有,立錐地也無。情感蕭索、職業碰壁、生活如晦,可是我也只是沉默的努力去調整心態,從不因此渾噩而庸碌。一年的時間,直到我進入公司,一切開始明朗起來,安定起來。

和這裏的相遇,是一種彼此的成全。

時間可以讓投機者上位,可是事實卻會在時間裏銘刻實幹者的名字。陽光總會照到被雨雪覆蓋的角落,或早或晚,只要你持心以恬。

與每一個人的相逢、相識和相處,未嘗不是一場場的修行。年輕人有朝氣,比起中年人的油滑和市儈,總是讓人欣喜多些。

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激情澎湃,感受到他們的只爭朝夕,急躁中帶着篤行,直言中帶着力行,世間最可愛的人便是這種直面問題而不問情事的存在啊。

在和他們的相處過程中,你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意旨所在,也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善意,願他們的此情、此志、此心如清風明月,四季濃淡相宜。

我是一個旁觀者,看事、看人、看自己。已經有七八年的不讀文學書的“病史”,對於“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人,我是敬而遠之的。這種人是有素養的,卻是沒有境界的,或者說是耽於一境的。

六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第六種是觀照般若。六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對於五千年來,中西內外的文人,能夠得文字般若的如粟之於滄海。

文字能養人,故“讀書只爲稻粱謀”;文字能誤人,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文字能殺人且能讓人心甘情願、至死不悟,故“維特熱”曾經席捲西方。

書讀到頭無文字,文到頂峯是善行。他們說一次閱讀便有一次收穫,這 未免顯得多情且矯情。讀書多的也沒幾個讀出天下,做學問的往往最終也是被世遺而“遺世獨立”。“劉項從來不讀書”這句憤青之語並不是說讀書無用,而是書中道理本來就是現實行爲的記載,善行者自然契合書中道理。

有的人創造歷史,有的記載歷史,有的也就只能讀歷史,當然也有附史之蠹、食史而生者。野狐禪的道理在讀書這個領域同樣適用,不昧於輪迴,替換成不昧於書文即可。你說能進去、能出來纔算是真自在,可是進去的多是出不來的,不然也不會“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人以書中百味全、書中顏如玉自娛自樂,獨不解人間至味是清歡,無味所以協百味。讀書有無我、有我和忘我,更有不執於我,讀進書裏和讀破天外那是兩種天地。

一段的經歷不必一定要成長,卻可以有一番自我觀照。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我是一個參與者,在這裏的建設過程中,所有的言語、行動、人事皆是從此心上踏過,經心而不驚心,日月不淹、春秋代序。與子偕行,故事功立學校成,千山萬帆澄江映,一身山水清閒意。

看別人在臺上表演是一種幸運,登臺親自表演那就是一種福。此處的這個舞臺最不缺少的就是粉墨登場和一夜魚龍舞,能夠臺上或臺下、臺前或者幕後始終本色扮演好觀衆和表演者的纔是真正的好“演員”。

之所以說本色是因爲相對於千顏萬面,所有的脂彩油墨在時間和流水面前總要消逝,所有的表演最終都以一個人的舉杯邀月收場

時間可以帶走容顏、榮譽、故事,不管劇情如何演變,學校在那裏,不言不語。如果有所謂的成全,實事求是的講,更多的是學校成全了我,雖然不能夠成爲“師者”,畢竟我也參與了一場有關教育的“盛宴”。感謝我的同事,感恩我的公司,更感恩自己的選擇,一直且一致。最美好的遇見,就是看到進步的自己和更加賞心悅目的世界。除此以外,世間無他事!

本文章經作者授權轉載。

轉載聲明如下:
作者:久住青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作者。

無影 整理於2018.6.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