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上》

【原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 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譯文】

孟子說:“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靈的思考,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盡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譯文】

孟子說:“一切都是命運,順應它就承受正常的命運。所以知 道命運的人不站危險的牆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 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運。”

【原文】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

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譯文】

孟子說:“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求索有益於得到,因爲所求的東

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於天命,這種求索無益於得到,

因爲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

【原文】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譯文】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 快樂。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

【譯文】

孟子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爲什麼要做,習慣了不想想爲什麼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是平庸的人。”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①恥,無恥矣。”

【註釋】

①之:至。

【譯文】

孟子說:“人不可以不知羞恥。從不知羞恥到知道羞恥,就可以免於羞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