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人造肉前景猜測

實驗室無所不能,各種肉、蛋等食物,直接造出來,這曾是《星際》等科幻電影的情節。然而,近幾天的新聞中表明,人造肉正在迅速靠近我們的餐桌。


       據Techcrunch報道,美國頂級人造肉公司當屬Beyond Meat(超肉)和Impossible Foods(不可能的食品)。他倆的爭鬥在今夏進入白熱化,而漢堡王、賽百味等大型連鎖快餐企業,對人造肉忽然洶涌的需求, 爲這場硝煙提供了熱源。例如,到今年9月,賽百味計劃讓人造肉丸滾到他在美國和加拿大餐館的餐桌上。


       同時,百度的熱搜榜上也出現了“人造肉上市”的消息。

       熱搜消息中的人造肉,號稱代表國內一代,由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的李健實驗室團隊與植物肉品牌合作出品。目標是先進軍月餅、肉丸等領域,並圖仿製牛排、排骨、紅燒肉等。

       我國民間久有“素雞”、“素肉”的飲食文化。因此,多數人聽說人造肉,並不覺得新奇。然而,這個概念能在美國引發公司股價超100%上漲,引起中國A股板塊指數3.6%的漲幅,定有推陳出新之處。

        當下說的人造肉主要有兩種,一種基於植物蛋白(豆類和穀物),另一種是用動物幹細胞做文章。 這裏只談與傳統素肉可比的植物人造肉,他們都是基於植物蛋白。 

       傳統素肉是通過擠、煮等機械方法,做出豆腐等豆製品,再通過調味劑等獲得類肉的口感。新的技術則從分子入手,提取出植物蛋白,再去除那些影響植物蛋白有別於動物蛋白氣味的成分,從紋理、口感、味道上,獲得更接近的仿製品。 

      人造肉與天然肉的區別始終會存在。比如,植物蛋白不如動物蛋白那麼容易被人體吸收。但是,人造肉技術確實也有堅實的潛在需求。 

      有預測說,到2050年, 當全球人口接近100億時,現有的肉類生產力將無法滿足全人類對肉的需求。姑且不論這個預測是否危言聳聽,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屢創新高,近幾年豬瘟、瘋牛病等也不時在全球爆發。對動物肉食品安全的擔憂,或許是這場技術革命的更重要的引信。

      另一個有意思的數字是,全球素食人數的增加。谷歌研究顯示,從2004年至2018年,全球範圍內素食人口  持續增長,尤其是以斯列、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地方。某檔央視節目中說,中國素食人口已超過5000萬。 GlobalData也統計說,從2014-17年,美國素食人口增長了600倍,佔全美人口總數從1%上升至6%。素食也開始成爲名人的流行元素。文化的作用,爲植物人造肉提供了迅速膨脹的可能,例如比爾蓋茨等科技大咖就在熱情支持這個行業。 


      作爲普通消費者,還難以看到人造肉的價值。然而,不得不擔憂, 與動物肉越來越像,未來的肉製品市場如核避免以假充真? 另外,植物蛋白大量替代,對人體營養結構的影響如何?畢竟,在這個城市中難得飢餓的年代,營養不良的症狀依然古怪的普遍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