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人造肉前景猜测

实验室无所不能,各种肉、蛋等食物,直接造出来,这曾是《星际》等科幻电影的情节。然而,近几天的新闻中表明,人造肉正在迅速靠近我们的餐桌。


       据Techcrunch报道,美国顶级人造肉公司当属Beyond Meat(超肉)和Impossible Foods(不可能的食品)。他俩的争斗在今夏进入白热化,而汉堡王、赛百味等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对人造肉忽然汹涌的需求, 为这场硝烟提供了热源。例如,到今年9月,赛百味计划让人造肉丸滚到他在美国和加拿大餐馆的餐桌上。


       同时,百度的热搜榜上也出现了“人造肉上市”的消息。

       热搜消息中的人造肉,号称代表国内一代,由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的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品牌合作出品。目标是先进军月饼、肉丸等领域,并图仿制牛排、排骨、红烧肉等。

       我国民间久有“素鸡”、“素肉”的饮食文化。因此,多数人听说人造肉,并不觉得新奇。然而,这个概念能在美国引发公司股价超100%上涨,引起中国A股板块指数3.6%的涨幅,定有推陈出新之处。

        当下说的人造肉主要有两种,一种基于植物蛋白(豆类和谷物),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做文章。 这里只谈与传统素肉可比的植物人造肉,他们都是基于植物蛋白。 

       传统素肉是通过挤、煮等机械方法,做出豆腐等豆制品,再通过调味剂等获得类肉的口感。新的技术则从分子入手,提取出植物蛋白,再去除那些影响植物蛋白有别于动物蛋白气味的成分,从纹理、口感、味道上,获得更接近的仿制品。 

      人造肉与天然肉的区别始终会存在。比如,植物蛋白不如动物蛋白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人造肉技术确实也有坚实的潜在需求。 

      有预测说,到2050年, 当全球人口接近100亿时,现有的肉类生产力将无法满足全人类对肉的需求。姑且不论这个预测是否危言耸听,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屡创新高,近几年猪瘟、疯牛病等也不时在全球爆发。对动物肉食品安全的担忧,或许是这场技术革命的更重要的引信。

      另一个有意思的数字是,全球素食人数的增加。谷歌研究显示,从2004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素食人口  持续增长,尤其是以斯列、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地方。某档央视节目中说,中国素食人口已超过5000万。 GlobalData也统计说,从2014-17年,美国素食人口增长了600倍,占全美人口总数从1%上升至6%。素食也开始成为名人的流行元素。文化的作用,为植物人造肉提供了迅速膨胀的可能,例如比尔盖茨等科技大咖就在热情支持这个行业。 


      作为普通消费者,还难以看到人造肉的价值。然而,不得不担忧, 与动物肉越来越像,未来的肉制品市场如核避免以假充真? 另外,植物蛋白大量替代,对人体营养结构的影响如何?毕竟,在这个城市中难得饥饿的年代,营养不良的症状依然古怪的普遍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