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本書《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

徐老師的答疑小課堂

Q.老師,我的普通話不好怎麼辦?

A.如果不是從事對普通話有硬性要求的職業,如教師、主持人等,我不太建議普通人在練聲時過分鑽牛角尖,苛求自己說一口非常標準的普通話,從而把大量甚至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耗費在學習普通話上。因爲這個過程可能耗時太久,並且收效不大。尤其是對於一些年紀偏大、在一個地方生活時間久、已經深深地烙上了鄉音的人,這個時候想要追求標準的普通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如果把這些精力花在改善發聲的方法和說話情感的表達上,整體的聲音面貌會有更加明顯的改觀。

但這不意味着每個人的語音就不需要提升了。如果你有一些明顯和嚴重的發音錯誤,會導致信息的傳遞產生歧義,讓人誤會,那這些問題就不能忽視了,必須要將它更正。有的職業對普通話有硬性要求,必須達到某個等級纔可上崗,那麼這些人的普通話就必須要練。以下是訓練方法。

首先,必須知道自己的普通話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裏,可節約時間先打痛點。比如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最大的問題在於鼻邊音l、n和平翹舌z、c、s與zh、ch、sh不分,福建、湖南的朋友h、f不分,西北地區的朋友前後鼻韻不分,等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歧義的產生。而東北地區的朋友雖然口音很重,但是大家基本都聽得懂,因爲他們的語音發音和普通話很相近。不過,東北方言慣用很多本地人才能聽懂的詞彙,句尾的調值習慣下墜,整個發聲位置比較靠後。還有些朋友發不準字音的原因是漢語拼音出現了錯誤,拼得不對所以發得也不對。因此只有先深刻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次,發音方法要正確,舌頭在口腔裏的位置,成阻部位是否正確,決定了發音是否到位。比如平翹舌z、c、s的發音,是將舌尖輕輕碰觸齒背(上下齒背都可以)發出的音,而翹舌音zh、ch、sh是將舌尖擡起,輕抵硬齶前端(上齒齦的後面一點有棱的地方)發出的音。很多人之所以區分不了或發不好平翹舌,是因爲他們舌頭接觸的位置完全一樣或者錯誤。比如有些人的翹舌音發得非常笨拙、含糊,是因爲舌尖接觸的位置太靠後,都快接近軟齶的部位了。

再如邊鼻音l、n的發音。邊音l是用舌尖的小面積去接觸上齒齦,並輕巧地向下彈動,讓氣流從嘴巴的兩側出來。你可以捏住鼻子發這個音,如果感覺很順暢,沒有堵塞,說明你的氣流沒有走鼻腔,這是正確的;而鼻音n的發音,是用舌尖的較大面積貼住上齒齦,將它堵滿,這樣就堵住了口腔的通道,舌頭向前滑動,氣流從鼻腔裏出來,所以叫作鼻音,你可以將食指放置鼻孔前感受微弱的氣流從鼻腔裏出來。

因此,第二部分的口腔訓練中講到的口部操尤爲關鍵。它能夠讓你更好地感知自己的脣舌,從而更好地掌控它。

最後,學以致用,持之以恆。如果下定決心改善自己的普通話,就要明白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和掌握任何語言一樣,學習後要經常使用纔可以鞏固學習成果,千萬不要學一點丟一點,如果只在當下學會了卻沒有運用到生活中形成習慣,是很難進步的。長期地模仿跟讀,錄音聽辨,創造一個語境,與一些普通話很好的朋友經常交流,獲得耳濡目染的薰陶,不斷總結經驗、相互學習、改進發音,這些都是必要的。對普通話有嚴格要求的人,最好平時少說方言,克服懶惰及害怕被他人議論甚至不理解的心態,雖然會感到彆扭,但進步會非常快。


我相信,聲音是可以改變的,因爲很多的影視配音員都可以同時配音多個角色,胥渡吧就是一個證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