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的表妹因爲財產無法離婚怨懟人生時,80多歲的爺爺奶奶捨不得吃一塊棗糕,卻依舊在感謝生活

好久沒有寫東西了,因爲主業日漸忙碌,頻繁的加班榨乾了我的每一絲空閒時間。到新的工作崗位上快5個月了,因工作越來越從容了,所以也就有時間看看書甚至寫寫文章梳理一下內心思緒。

一直以來潛心修煉,精心追逐,生活還算有模有樣。今年家裏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4月份的時候結婚兩年的表妹離婚風波,持續到現在一直在膠着。剛開始每次表妹向我傾訴時我會耐心的傾聽並給她一些建議,現在已經變成了告訴她沒事兒別找我,有事兒也別找我。因爲從表妹身上,我再次確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凡是要改變,必需是迫於內需。如果內部需求不夠,自我決心未定,不管外界環境多麼惡劣,不管教訓多麼大,這個人都不會有一絲的改變。

另一件是年邁的爺爺檢查出肺癌晚期,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每次給爺爺奶奶打電話時,聽着電話那頭的他們精神矍鑠也是一大樂事。一個多月沒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突然間接到奶奶的電話時,爺爺已經住院一個多月了。當我暗自慶幸甚至想當然的以爲這次也是小打小鬧,因爲爺爺經常住院,每次都能恢復的不錯,所有的一切都在看到檢查結果的那一刻分崩離析,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恨不得立刻飛奔回家。

肺癌晚期,多處骨轉移,這個小時候會給我洗腳、洗臉的爺爺,這個兒時我唯一零花錢來源的巨人,這個每次回家都會讓我的心情豁然開朗的老人,這個每一次生病都會逢凶化吉的超人,原來他真的在一步步離我而去,而我什麼都不能做。

都說肺癌是病人離開最快的癌症,因爲發現的時候一般都是晚期了。我一直規劃着春節回老家,細細算來尚有半年時間,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捱的住,我真的很怕還沒到春節,爺爺就走了。擦乾眼淚,忍住心痛定了回老家的機票。

爲什麼將毫不相關的兩件事拿到一起說呢?因爲這兩件事都涉及到同一個元素:金錢。



(一)人只能改變自己


表妹一直想要過上賢妻良母、父慈子孝的生活,她也初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結婚前後,表妹與表妹夫感情和睦。廚藝頗佳的表妹最喜歡做一桌自己丈夫愛吃的菜然後等他回家,吃完飯攜手去小區遛彎兒。表妹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溫暖,但好景不長,也就持續到婚後第三個月。婚後第三個月的時候,他倆的性生活次數已經屈指可數,表妹夫逐漸不回家吃飯了,偶爾回家吃個飯,定是飯後立刻立場,想出去透會兒氣。好幾次表妹刷完碗下樓遛彎兒時看到丈夫在煲電話粥,過去找他時丈夫都會倉促間掛斷,還會指責表妹監視他。

他們兩年多的婚姻中,只有剛開始的兩個月是和睦的,直到今年4月份表妹發現丈夫有外遇,一切都爆發了。從剛開始的表妹堅決離婚而表妹夫不同意,到現在的表妹夫想離婚而表妹不同意。

如果說表妹夫不同意離婚尚有一絲愧疚及對妻子的不捨,那麼表妹不想離婚是因爲金錢。表妹覺得這個男人辜負了她,毀了她的青春,對方必須賠付她一筆精神損失費。而因房子、車子已經沒有餘錢的表妹夫表示先打個欠條,在將房子賣出後償還20萬,或者讓妻子給他20萬,房子給對方。

因雙方都沒有錢,所以膠着到現在。表妹每天都處於躺着煲劇、打遊戲的狀態,揚言自己心情極度差,生活沒有樂趣,所以需要休養,近半年的時間都處於相同的狀態。

我一直堅持一個道理:我努力賺錢、存錢,是爲了某一天金錢不會成爲我做出選擇的第一限制因素。

都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是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於普通家庭而言,金錢就是可以滿足近乎100%的物質需求及精神需求。

表妹就是那個月入5k,花光吃光的主兒,因爲丈夫收入頗豐,所以在選定結婚對象後原以爲自己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上天總是很任性,總是會在你人生的高點丟一顆炸雷,讓你明白人生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就像在人生的低谷,老天也會拉你一把,讓你明白他纔是一切的主宰。

月入5k確實不多,但也不少。對於一個小城市而言,在家吃飯,那麼每個月存2k毫無難度,可是長期以來表妹以丈夫收入尚可爲由花光了所有的收入。甚至在丈夫給她丟了一顆炸雷的時候,她無處可去。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她只有這一個家,甚至連出去住酒店的錢都沒有。



(二)爺爺奶奶的處世哲學


爺爺奶奶今年八十多歲了,這對兒老人真的將節儉發揮到了極致。我每次回家都會陪他們去超市採購,置辦好所有的必需品。爺爺奶奶一直愛吃麪包、點心之類的甜食,爺爺有退休工資,小時候每個月發工資的那天,爺爺都會去鎮上領工資,然後買兩斤雞蛋糕,但是他們倆幾乎不吃,都會留着給我們幾個孫子孫女吃。這二十多年來,我們這個家境況越發好了,叔叔們大學畢業後工作都不錯,從政、經商都是有模有樣,爺爺奶奶在每個月的退休金之餘,晚輩們每次都要包紅包給他們。

但去超市的時候奶奶還是捨不得買一塊棗糕,我告訴她多買幾塊我付錢,奶奶也會堅決不要,說一塊棗糕要十幾塊錢,太貴了。爺爺愛吃桃酥,所以奶奶每次都只買桃酥,棗糕她偶爾買一塊嘗一嘗。在我的堅持下,奶奶拿了兩塊棗糕。

爺爺奶奶出生在動盪的年代,那時候家裏缺吃少穿,他倆合力用爺爺微薄的工資養活了一大家子人,而且供叔叔讀大學。在叔叔們讀完大學後,將所有存下的錢給了自己的大孫子,給他買房娶妻。

勤儉節約了一輩子,耄耋之年,兒孫滿堂、家境良好的當下,依舊勤儉節約。奶奶說這是一輩子形成的習慣,改不了。所以我會直接買好東西寄給他們,因爲給的錢他們從來都沒有花在自己身上。爺爺奶奶的勤儉節約影響着一大家子人,不管是兒子、媳婦還是孫子、孫女,都是異常的節儉。

爺爺住過多次院,每次手術前夕幾個兒子搶着付錢,從來沒有出現過沒人出錢的情況。

試想:如果爺爺奶奶是個花光吃光的主兒,那麼他們必定養育出一幫一模一樣的孩子,那麼這麼多次的住院開銷又從何而來呢?

以前我總是覺得爺爺奶奶這種習慣真的不好,因爲人生總是不經意的,不享受當下,如果出現萬一,那麼多虧啊。隨着年歲漸長,我突然發現老祖宗的智慧還是非常務實的。

享受是需要的,但是未雨綢繆更勝一籌。



(三)不破不立


如果說表妹的花光策略是出於享受生活與對於當下及未來的信心,那麼爺爺奶奶的勤儉節約是多年摸索出的生存哲理。

奶奶說想要什麼東西,把力往一處使就會成的,不要急,慢慢來。

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是藏着大智慧的。就像表妹,月薪5k,如果每個月存2k,那麼5年時間也有10萬了,可是她沒有,一分都不剩了。因爲我小時候是過過窮日子的,眼饞着別人家的富裕,那時的我多麼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談笑風生、笑看人生。

積少成多,凡事欲則立,不欲則廢。

當你潛心謀劃,堅定向前時,你會發現好像身邊的一切都在幫你。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你更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在與你對抗。

沒有金錢、沒有自己的表妹每天都在怨憤世界,怨懟自己命運的不公,可是她沒有想過她纔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如何選擇在於她,而不在於別人。即使表妹在享用豪門盛宴,她依舊覺得生活是苦的,因爲她的內心是苦的。

當面對完沒有絲毫活力的表妹時,轉而依偎在爺爺身邊竟覺得人生無比幸福。拉着他的手聽他講故事,每次爺爺都會感慨自己的幸福人生,爺爺覺得每天有桃酥吃就很幸福,奶奶覺得我每個月給他們寄點心,現在又給他們買棗糕就很奢侈了。

奶奶經常說:現在的生活是以前想的不敢想的。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在於自己,就看你將自己置於何處了。

正所謂: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曾經的我也是個敗家娘們兒,花光纔是王道,向來認爲花出去的纔是錢,存起來的就是遺產。後來我才明白,淺薄如我,硬生生被一幫無良商家給洗腦了。消費帶來的快樂是即時的,短暫易逝。只有將享受延後,只有對未來做好準備的時候,纔會獲得內心的安定與充盈。

心中有什麼,世界就是什麼樣子的。忽略內心的修煉,一味的向外尋找是徒勞的。因爲不管你處於何種境地,總會有比你跟優秀、更幸福的人。

當今天的我在歷經多年,不停的失敗後再次尋找後,我終於找到了內心深處的那個平衡點,我終於不再恐慌與擔心了。我終於可以坦然接受未知的一切與發生的現今了,我終於可以不再用別人的框架來束縛我自己,我也終於可以不用自己的規則來要求別人了。

當在年近三旬之時,我終於找到了自己,我終於跟自己和解的時候,我才發現外界一切都是幌子,都只是個表象,根本跟核心還是在自己。就像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只有針對自己,其他的一切我們都無能爲力。與其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妨轉換視角,立足根本,從自己出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