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筹备的电影《上海堡垒》,豆瓣评分为何只有3.2?

电影《上海堡垒》垮了,垮的不仅是演员,更是特效,是剧情。

我不是鹿晗的粉,也不吃他的颜。

单单地就电影整体来看,寡然无味的剧情,并不吸引人的特效,以及轻描淡写的暗恋,让我在影院玩了二十多分钟的手机,这并不能怪他!

假设换做其他演员来演,大概也没有办法拯救影迷们对这部所谓“科幻电影”的期待,评分可能也不会高到哪儿去。

那么,为何这部6年筹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电影,评分却只有3.2?

首先,它的宣传过于浮夸

“6年筹备,15500平方米实景搭建,两千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四场不同类型大战,1600个特效镜头”……这是国产电影首次将科幻与战争类型相结合,也是科幻电影第一次将决战主场设置在中国上海,这是一部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战争电影!

都说好事多磨,单看这些宣传说辞,是不是激起了你的兴趣?

让人们不得不产生一种想法:我倒要看看,这部多年筹备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战争电影是什么样子?!

导演可能对这部电影的定位不够明确,也难以取舍其中的内容,同时,又太过盲目自信。

和去年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一样,我是怀着比较高的期待去观看《上海堡垒》的。

这两部电影,同样看的是首映,说巧不巧,观影的感受也一样,都让我觉得不痛不痒。

这种感觉很悬殊,就像是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他很爱你,但却在将你捧得高高的之后,他再离开。

任何事情,在宣传方面投入的力度越大,其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就像一些要决定减肥的人,嘴上说的一本正经,却很难付出实际行动。

而那些一声不吭就把事做了的人,才是真的牛。

《上海堡垒》这部电影,属于前者,它的宣传内容太过浮夸,“慢工出细活”的理念,让人们不得不对其怀有较高的期待。

而期待的背后,则是巨大的落空。

宣传内容像是在挑衅,也许导演很自信的以为,《上海堡垒》能推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踩在《流浪地球》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不辜负自己这6年来的筹划和付出。

但却没想到,打了一场败仗。

而且,既然六年筹备,怎么在微博宣传上就盗用了别人拍摄的照片呢?

一点也不走心。

其次,剧情简单,特效和2035年的设定有所偏离

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要是以“科幻+灾难”为主,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科幻一般与灾难和战争也是密不可分的。

上海作为最后的堡垒,当外星文明入侵要夺取仙藤时,人类将如何应对?

泡防御+上海大炮=防御+攻击。

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但这两者的能量来源都是仙藤。

令人头疼的是,仙藤能量只能够供应一方。也就是说,防御就不能攻击,攻击就失去了防御,此事古难全。

那么问题来了,仙藤的能量用尽时,外星母舰还要它做什么?

他们到底是想要仙藤,还是想要占领上海?

当灰鹰小队几个成员坐在指挥中心的椅子上时,我有一种错觉,感觉他们在看5D电影。

在战争发生时,整个上海堡垒的人员看起来也不多,画面给的不到位。

整个故事发生在2035年,但从影片画面,和与外星母舰战斗的过程中,上海抵御方的战斗武器看起来并不那么先进。

人们使用的战斗工具,也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

大量无人机在当下这个时代就可以实现不说,到了2035年,还要人为地手持武器去射击,况且很多人都难以躲过外星母舰和入侵者的攻击。

此外,末世暗恋的侧重点大于科幻剧情,但表达不明显

小说原著的内容和情节,还是比较吸引读者的。

和影视剧不同,小说可以用大量的文字去描写人的心理活动与表情变化,通过阅读小说,读者凭借想象力,也有着比较强烈的代入感,我们可以体会到江洋对林澜的感情。

但拍摄成影视作品就不同,给观众们呈现出来的整体内容,不仅与剧情相关,也要凭借演员自身的演技,以及他们对待这个角色的认知,从各个细节方面去表达对方的情感。

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

《上海堡垒》的导演可能野心也比较大,不仅要描写科幻和战争,还想突出爱情。

往往要顾及到各方面细节,就没办法顾全大局。

想什么都表达,反而什么都表达不好。

这部电影里,对科幻和战争部分的描写不够丰富,侧重点不到位,在恋情方面也显得轻飘飘的,这种情感的存在很虚无,并不能引起太大的触动。

官博似乎也没有什么可发的,整天以“好好睡,晚安”这五个字来敷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路依依在面对大量外星侵略者包围时,她想起潘翰田对她说的,“不要害怕,在心里默念着你最爱的人的名字,你就会充满力量,变得勇敢。”

但在前期,路依依和潘翰田之间的感情,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潘翰田牺牲后,江洋把钥匙交到了路依依手里说“他本来想自己说的”。

说什么呢?大概是想他对路依依的情愫吧。

鹿晗真的不适合演电影,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最后哭的时候,也就是单纯地流了一滴泪,并没有什么表情。

最后,电影的某些情节不够尊重事实

战争的爆发,势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

在电影中,虽然灰鹰小队几个人之间的感情,和他们的默契,以及自我牺牲精神,比较让人敬佩。

潘翰田的牺牲,杨建南去当诱饵,路依依的牺牲,同时,还有整个队伍的团结一致。

但打斗过程中,入侵者在攻击,和母舰发射时,偏偏就那么完美地避过了东方明珠。

还有江洋开的小飞船,明明已经被上海大炮击中,庞大的外星母舰都被毁了,人却没死,最后还成了领导。

虽然是科幻电影,但也应该尊重事实。不管是从任何方面分析,《上海堡垒》都没有几处拿得出来的优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影迷们已经不再买流量明星的账了,好好优化电影内容才是正道。

希望下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可走点心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