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復原400套漢服,《長安十二時辰》背後還藏着這樣的寶藏團隊!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詩仙李白的這首《清平樂》的美妙歌聲中,觀衆們迎來了大唐長安最漫長的一天。

根據文字鬼才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改編的同名古裝懸疑劇,自開播以來口碑就極好,播完後依然穩在了8.4的高分。尤其是劇中快被吹爆的服化景,在社交朋友圈掀起一股唐風美學新潮。

如果說陳凱歌《妖貓傳》裏呈現的大唐是滿是華麗和威嚴,那《長安十二時辰》就更添了些煙火氣和人情味。

華燈初上的忙碌大街上,遊玩民衆、販夫走卒、海外善賈、奇珍異寶、傳教術士,各色人和物都被長安以博大的胸懷納入其中。除了街道、建築和佈景,人物貼近“史實”的服裝是最能直觀表現大唐氣象的事物,帶來強烈的視覺提升。


《長安十二時辰》請來了日本殿堂級導演黑澤明的女兒、著名服裝造型師黑澤和子參與服裝造型指導,溫陳華團隊來做盔甲,除此之外,還有一羣默默從事中國古代服裝復原工作長達12年的民間團隊,他們就是——中國裝束復原小組。

初衷是喜歡和熱愛

中國裝束復原小組,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專門研究和復原古代服飾的小團體。

團隊志向於還原華夏服飾的真正風貌,從貴族到庶人,官宦兵卒,歌舞樂伎,宮廷仕女,市井農夫,都一一去考據並還原其風貌,再現漢人先祖的精神面貌,讓更多喜歡漢服的人能夠近距離地去了解它們。

團隊的創始人劉帥,本來是學畫畫的,後來迷上了漢服,改行去學服裝設計。最初想要成立復原小組的初衷,其實就是隻是單純喜歡和熱愛傳統的這種美。

那個時候從事中國古代服裝復原的人很少,現代漢服復興運動潮流也沒有興起,沒有參考和仿照,只能自己去古書史籍和博物館資料、壁畫、陶俑中去摸索、考證,慢慢地纔開始做點真正的東西出來。

“歷代的輿服制、考古發掘報告,再加上唐墓壁畫、敦煌壁畫、金鄉縣主墓女立俑、新疆阿斯塔那唐代女俑、武惠妃棺槨線刻、唐惠陵讓皇帝李憲墓壁畫、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唐代服飾等,都爲我們提供了有力的歷史依據參照。”

談及參考資料時,團隊的美術組組長如數家珍般地說道。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成立12年,目前已經復原出的服裝和妝容已經多達400套,已出版《中國裝束》和《漢晉衣裳》兩部作品集。

復原服裝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復原一件古代服飾,除了一開始要做大量的考據工作,它還涉及到很多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整套服飾的製作工藝要經歷很多複雜的工序,復原考證、樣式設計、紋樣修復、定製面料、版型還原、製版、多次試版、製衣等。

光定製面料一個環節就極其的困難。歷史年代稍久一點的真實的織物,在出土時大多是碎片了,顏色也基本氧化掉了,所以它在當時是什麼顏色只能根據古書記載加以推測,大多數都是要自己手工去草木染色,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紡織品上色。

面料生產技術絕大部分已經和古代完全不太相同,要復原一件古代服飾可能要涉及到織物紋飾和材質、印染和固色手法、刺繡裝飾等各種現如今很難去完成的工藝。

現在很多如纐纈製作和傳統生絲織物捶練等傳統手工藝就很少用到,需要跑遍中國各種大大小小博物館和絲綢布料市場去找,找不到只能靠他們自己去做。

復原小組想要做的是儘可能原汁原味地還原其面貌,所以只單單做衣服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衣服,還有鞋帽巾冠,髮型妝容,飾品掛件等等。由於很多早期資料的缺失,他們也只能是在錯誤和不完善中不斷地嘗試和改進。

雖然製作的過程很艱難,也很少有人能關心和理解他們做的東西,但他們依然堅持了十幾年。

在他們看來,我們中國古人的審美是很高級的,很多東西里面都包含了很厚重的文化意義,只是年代太久遠,而現在的中國人把那些傳統的東西都忘記了。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把他們一一尋找回來。

現代的“漢服熱”和文化自信

近幾年在一些年輕人羣中,漢服熱已經蔚然成風,現在穿個漢服出街已經是很常見的打扮,路人們也不再像過去一樣誤以爲是韓服、和服,甚至是戲服。

官方媒體也在漸漸開始關注漢服文化,從去年的央視的熱門文博綜藝《國家寶藏》中精美絕倫的漢服秀場,到今年火爆整個暑期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在服化上的專注,都已經表明漢服文化已經不僅僅在侷限於民間小團體。

中國的傳統服飾是被現代人肯定的,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面對古今變遷,漢服着裝審美標準也不可避免會產生變化。爲了符合現在人的審美和方便日常出行,很多漢服商家在型制上也做了一些改良,由此就引發了一些漢服同袍之間的“派系”爭端。

關於漢服改良問題,復原小組也都很樂觀地接受,他們覺得衣服是人穿的,是以人爲本的,古人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需求去作出改變。漢服只要符合傳統的審美,穿起來是好看的、整潔的,是符合的,就可以了。

“現在漢服改良款的出現,漢服同袍之間有‘派系’爭端,如果各個派系都發展出不同的方向,做到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發展出適合社會的、適合當代年輕人穿的漢服,也挺好的。不管你是哪一朵花,開好了都是花呀。

改良我們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改良得不好看。你一定要保證審美水準和質感,不然就叫改不良了。再怎麼做,得有初心。”

復原小組也從來不是隻知道埋頭做研究,他們爲了宣傳漢服文化,也做了很多接地氣的科普。

除了奔走在高校和博物館、文物局做漢服秀展,還在年輕人喜歡玩的短視頻平臺,玩一把“最美畢業季”穿越回古裝,向更多人展示漢服之美。

然後還有和湖南衛視合作的中秋晚會,爲《長安十二時辰》提供服飾等,都是爲了將漢服的文化底蘊推倒更多人眼前。

裝束復原小組堅持了12年,一步步耕耘出現在的成就,從這羣熱血的年輕人身上,體現出了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對整個古代中華文化的信心。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李必對張小敬說。

“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也再也沒有比漢服更能表現華夏之美的衣服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