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胡說八道第五期 ~爲什麼很多大人物,早年經歷很模糊?

1 越是大人物,取得成就越大的,無論目前的世俗評價是好是壞,經歷絕對都不會簡單。

很多大人物的介紹或者傳記,往往簡化他們的經歷,模糊很多重要的事情。給讀者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就是堅持做某件事情,然後就取得能很大的成就。或者某個評價不高的大人物,似乎一出場就是大魔頭,早期經歷也不怎麼清楚。

比如說國內很多介紹巴菲特的人,都過於簡化他的經歷。往往對他的介紹,就是堅持每天大量閱讀,做價值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的做,然後就成了“股神”了。事實上,巴菲特的經歷非常複雜,絕對不是一個只是投資股票的老頭。

我們仔細一分析,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巴菲特投資股票,和普通股民的方式根本不一樣。普通股民只是少量買入某隻股票,通過賺取差價和分紅獲得收益。而巴菲特龐大的資金量,決定了他並不是簡單的買賣股票,而是買入某隻公司大量的股份,甚至控股某公司。

這其實不是簡單的投資股票(財務投資),而是進行公司的兼併和收購了,而且他往往還會對公司進行經營管理。

所以說,巴菲特並不只是擅長投資,而且擅長公司的經營管理,對各種公司的商業模式非常熟悉。

再說複雜一點的,巴菲特的個人經歷中,還包括各種企業大佬都經歷過的企業控制權之爭。巴菲特早年收購一家企業的時候,就和那家企業的管理層明爭暗鬥,最後纔拿到那家企業的控制權。此外,一個企業大佬,必然涉及很多複雜的人脈關係,這在任何國家都是這樣的。

巴菲特崛起的一個關鍵節點,就在於認識了一個家世顯赫但是個人能力不足的富二代,這個人把他帶入了上流社會的圈子。

從上我們可以知道,巴菲特的經歷,和很多商業大佬一樣,經歷過企業控制權之爭,經歷過進入上流社會的關鍵人脈結識等等。而絕不是簡單的投資股票而已。同理我們可以知道,其他成功人士,在崛起的過程中,也有複雜的經歷,如果經歷被宣傳的太簡單,那麼肯定漏掉了不少關鍵信息。

很多經歷被有意無意簡化或者模糊化的大人物,都有其背後的原因。


要麼用於勵志雞湯,比如說只宣傳某個大佬怎麼勤奮,怎麼自律,卻簡化複雜的成功經歷,目的就是作爲雞湯的結論:只要你夠勤奮,夠自律,就能成功,刻意忽略很多重要因素。包括巴菲特,其實他本人的自傳裏,都會提到的很多複雜經歷,卻被一些雞湯文自媒體,刻意簡化,目的就是讓人們相信,你只要堅持某種方法,其他的都不管,也能成功。

要麼就是,此人的一些經歷,由於某些原因,不方便展示,所以只能模糊化處理。模糊掉這些經歷,要麼是自己方面的人,用於美化此人;要麼是敵對方面的人,用於醜化此人。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常凱申先生。我們對此人的印象,或者說很多內容裏,此人一出場,就是gmd的老大了。而他此前的經歷,一直模糊不清。而且無論是gmd還是他的對手,似乎都很少提起他過去的經歷,爲什麼呢?

gmd方面,是爲了美化他。gmd一直宣傳,常凱申是繼承了孫忠山的三名主義,但是因爲常凱申早年經歷複雜,並不是一直在孫忠山身邊,所以爲了美化他,早年經歷就刻意不提,塑造出常凱申一直堅持三名主義的形象。

至於常凱申的對手,當然是爲了醜化他,因爲塑造出常凱申一出場,就是翻動派頭子的形象,比詳細介紹此人早年各種屌絲經歷,更能激起民衆的反感和憤怒,所以也模糊了常凱申早年的經歷。

由於這種特殊情況(自己人和對方都因爲各種顧慮選擇模糊常凱申早年經歷),所以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常凱申一出場就是當boss的人了,而不熟悉此人早年的經歷。

當然很多普通人,確實經歷很簡單,年復一年的都是上班下班柴米油鹽,各種瑣碎事情,這些人的經歷,也沒什麼可以寫的。因爲自己的經歷很簡單,所以也容易帶入大人物經歷簡單的結論。實際上,凡是大人物,因爲要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坐上那麼高的位置,必然經歷很多事情,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遇到並解決各種問題,所以經歷必然複雜。




2 我們都聽說過,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這句話。不過包括以前的我在內,實際上大多數人對這句話都只是聽說過,並不瞭解這句話到底意味着什麼。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掌握真理的人,是少數人。擴展一點理解,就是這少部分人,比較厲害,他們掌握了真理。

如果我們用學生思維思考問題(學生思維不一定就是學生,因爲學生時代的慣性很容易延續很多年),就會這樣思考問題:因爲學生時代,是有明確的標準答案的,大多數人解答不出來某個題目,某個人解答出來了(掌握了“真理”),那麼他就會在試卷上得分。

而社會上,事情就變得非常複雜,沒有明顯的標準答案。所以,並不是你掌握了正確答案,就會得分,反而有可能因爲大多數人不掌握真理,他們會認爲,你是錯的,甚至你是瘋子,傻子。

少數人是拼不過大多數人的,所以掌握真理的少數人,甚至有可能被人排擠,如果他們堅持宣傳真理的話。或者即便不被排擠,也會不受人重視。就拿做自媒體的人來說吧,越是沒什麼營養的爽文,閱讀量越高,越是高價值的內容,喜歡看的人越少,或者說,曲高和寡。

甚至一些高價值內容,還會被一些人認爲是胡說八道。(聯想一下我的題目)

所以說,對社會了解越深,就會意識到,“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句話,就是讓你不要和範圍太廣的人,宣揚你的真理,這樣他們也不理解你,反而搞得自己很鬱悶。

找一小批志同道合的人,私下交流,反而比較好。

本期內容結束了,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那就等下期繼續吧。每週都是星期三晚上九點更新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