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樂史》1.4.5.4

匈牙利

955年,東方遊牧民族馬札爾人在阿爾帕德(Árpád)王朝蓋薩大公(Géza)帶領下皈依天主教,其子聖伊什特萬(István,即聖斯德望St Stephen的匈牙利釋音)在1000年被教皇西爾維斯特二世加冕爲匈牙利國王,這個時間也是匈牙利國家的肇始以及匈牙利有記錄的藝術音樂史的開端。

匈牙利國王伊什特萬一世在埃斯泰爾戈姆(Esztergom)建立了十個主教區,同時本篤會的隱修院也在幾個地方建立起來。在聖拉迪斯拉夫一世(Ladislaus I,匈語寫做László,1040-1095)統治時期,基督教信仰在匈牙利牢固地確立起來,他的侄子卡爾曼一世將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也併入匈牙利王國。



拉丁基督教信仰也帶來了羅馬禮儀及其音樂,同時匈牙利還引入了西方教會的學校系統作爲培育聖樂的機構框架。1100年左右,匈牙利主教規定了禮拜的規程。直到1630年,兩種教區儀式主導了匈牙利禮儀,即在埃斯泰爾戈姆使用的原始慣例和考洛喬(Kalocsa)的大主教慣例。這兩種慣例的起源被認爲可以追溯到大約1094年。

匈牙利的格列高利聖詠現存最早的抄本是在1090至1095年間主教區建立時聖拉迪斯拉夫一世贈給薩格勒布主教的,音樂記錄使用的是德國紐姆譜。匈牙利最早的完整音樂抄本是十二世紀上半葉的一部世俗交替聖歌集《阿爾巴抄本》(Codex Albensis),它很可能是爲特蘭西瓦尼亞的塞克什白堡(Székesfehérvár)主教區教堂製作的,包含了最早的崇敬聖伊什特萬的交替聖歌。在這些抄本中,除了德國紐姆譜(大多數是南德的,特別是巴伐利亞地區),一部十二世紀初的手稿中還有類似梅斯符號的有音高的混合記譜法。儀式規程似乎遵循埃斯泰爾戈姆慣例。

十二世紀晚期的《祈禱書抄本》(Pray Codex)表明匈牙利是在十二世紀中期引入了線譜。譜線上的符號不是那時還在使用的德國紐姆符號,而是一套獨立的紐姆符號系統,但受到梅斯、意大利和德國的影響。這種記譜系統被稱爲埃斯泰爾戈姆記譜法或匈牙利記譜法,是由中世紀匈牙利領土內的繕寫室專門發展出來的,並且一直使用到十八世紀。同時發展出來的還有基於格列高利曲目的禮拜儀式和聖詠,包括埃斯泰爾戈姆主教區建立的基於早期傳統的旋律變體系統。這種埃斯泰爾戈姆慣例後來被考洛喬大主教區採用,中世紀時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德、喬納德和薩格勒布都屬於這一大主教區。

匈牙利的聖詠創作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而且也沒有被打斷,並延續到中世紀之後。匈牙利聖詠包括幾乎所有體裁,最著名的是十三世紀Raimundus爲聖伊什特萬創作的押韻日課,無論是文學上還是音樂上都熠熠生輝。此外,還有一些爲其他匈牙利聖徒創作的作品,如聖伊什特萬之子伊姆雷(Emeric)、聖拉迪斯拉夫和匈牙利的聖伊麗莎白的日課,儘管後者並非起源於匈牙利。

本篤會修士也在匈牙利教會建立過程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他們的聖馬丁隱修院維持了一所學校,內藏大量十一世紀的書籍和教育用的音樂論文。然而,本篤會後來的音樂實踐只有零星的記錄。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和奧斯定會(Augustinians)在匈牙利的隱修院中繼續發展自己的曲目和聖詠變體,以及自己的音樂記譜法,但這些禮儀和音樂活動並沒有影響匈牙利的音樂習俗。

到了中世紀晚期,社會發展、貿易關係、大學建立、城鎮化和定居政策都改變了匈牙利的禮儀音樂文化和教區結構本身。禮儀聖詠曲目、旋律變體和中歐記譜法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城鎮教區教堂的禮拜歌唱中,特別是民族混居的地區。到了中世紀末期,傳統記譜法實踐在匈牙利鄉村地區也衰落了。舊的埃斯泰爾戈姆記譜法變成了一種草書體,供學校日常使用。只有最保守的繕寫室作爲抄本字體仍在使用埃斯泰爾戈姆記譜法。十五世紀時出現了一種新的混合記譜法,包含了埃斯泰爾戈姆記譜法和哥特化的梅斯-德國記譜法特徵。

中世紀末,大教堂、教區和隱修院的學校仍維持着音樂教育主要機構的角色。教會規章規定了固定時間來實踐和如何讀寫格列高利聖詠。所有學生每天跟隨教堂唱詩班演唱聖詠。多明我會修士還在外國大學中修習音樂理論。

近年來,匈牙利音樂學家對匈牙利聖詠做了許多整理和研究工作,讓我們對中世紀匈牙利天主教禮儀和聖詠有了全新的認識。


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都是古斯拉夫部族。第一個斯洛文尼亞人國家是七世紀時的卡拉塔尼亞公國,745年被法蘭克帝國吞併,許多斯拉夫人轉信天主教。克羅地亞人也是在七世紀時遷移到巴爾幹半島,他們在八世紀末皈依天主教。925年,托米斯拉夫建立了克羅地亞王國併成爲第一位國王。1094年,建立了薩格勒布(Zagreb)教區。1102年,克羅地亞王國和匈牙利合併,直到十六世紀又成爲哈布斯堡帝國的一部分。

在中世紀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有兩種基督教禮儀並存,即拉丁語羅馬儀式和格拉哥里(Glagolitic)儀式。

在大都市,現代西裏爾字母表也經常和羅馬儀式一起使用。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羅馬儀式可以根據古文字傳統特徵分爲兩個明顯不同的地區儀式。一方面,沿着亞得里亞海岸建於十一世紀的隱修院中,存在一種來自卡西諾山和巴里的強大的南意大利傳統。它的禮儀、音樂記譜法和文字都是貝內文託的。在早期貝內文託手稿中,十一世紀的《彌撒全書》部分來自卡西諾山,部分來自達爾馬提亞(Dalmatia)。復活節喜樂宣報(Exultet)聖詠中的貝內文託記譜法樣本出現在三部福音書中:聖瑪利亞、聖尼古拉斯和聖西門福音書。另一方面,加洛林小寫字母、德國紐姆譜和後來的哥特式字母與記譜法主宰着斯洛文尼亞和其他被神聖羅馬帝國及匈牙利君主控制的地區。

在十一到十五世紀之間的克羅地亞,存在多達幾百份格列高利聖詠的紐姆譜手稿和殘篇,一些是本地繕寫室出品的,另一些則來自意大利、奧地利、法國和匈牙利,深刻地反映了拉丁中世紀記譜法是如何傳入東南歐的。最早的包含德國紐姆譜的手稿和所謂的“薩格勒布”禮儀有關。這些手稿是從匈牙利傳入薩格勒布的,即在前面提到過的薩格勒布教區建立和匈牙利合併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的時期。後來的一些主教聖務指南和聖禮書都來自匈牙利埃斯泰爾戈姆。

鄉村的斯拉夫儀式文本是用由希臘小寫字母演變過來的格拉哥里字母記錄的。“格拉哥里”在古克羅地亞語中是字母表的意思,在舊教會斯拉夫語中是文字或字母的意思。舊教會斯拉夫語是希臘使徒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九世紀時創立的。在北部的達爾馬提亞,羅馬彌撒和聖詠文本被翻譯成舊教會斯拉夫語和古克羅地亞語,這類彌撒和聖詠分別叫做格拉哥里彌撒和格拉哥里聖詠,廣義上也可以包括準禮拜儀式曲目,主要在克羅地亞以本地語口頭傳播。

格拉哥里儀式早期原始資料包括十到十一世紀之間的基輔聖禮書殘篇和一部十一世紀彌撒書殘篇,中世紀晚期的幾部彌撒書是完整的。對比十四或十五世紀格拉哥里彌撒書和來自同一時期與地區的其他拉丁語彌撒書,可以發現彌撒常規部分的旋律是精確一致的。這些主要通過口頭傳播的有十個世紀之久的格拉哥里聖詠是羅馬天主教禮儀聖詠的特殊部分。羅馬教皇多次肯定了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爲主的一些東南歐地區的斯拉夫禮儀的特權。現在克羅地亞的一些海岸、島嶼和內地社羣仍在整個教歷年有規律地使用格拉哥里禮儀和聖詠,並在聖誕節期和大齋期,特別是聖周,達到高潮。


唱片推薦

標題:中世紀匈牙利格列高利聖詠1——聖誕節

演奏:Schola Hungarica,Laszlo Dobszay,Janka Szendrei(指導),

廠牌:Hungaroton,HCD 11477

唱片簡介

匈牙利或馬札爾部落大約在970年接受基督教信仰,聖伊什特萬在1000年由教皇加冕爲國王,標誌着匈牙利國家的開端。伴隨拉丁基督教信仰而來的是羅馬禮儀和聖詠。雖然現存手稿不能充分證明格列高利風格的匈牙利方言聖詠的存在,但流傳至今的地區傳統的確有一種獨特的色彩,特別是戲劇性的隊列行進和聖詠疊句,體現了和民間流行的節奏及舞蹈元素之間的相似性。本專輯以中世紀聖誕節爲主題框架,展示了匈牙利聖詠的多樣性:自由的雄辯和固定的節奏,吟誦和花唱的結合,獨唱和合唱的交替,單聲部和復調的不同色彩。匈牙利聖詠合唱團共錄製了六張中世紀匈牙利聖詠專輯,這是第一輯。其原汁原味的演唱自然無可匹敵,無論是使用男聲、男童還是女聲合唱,都有歷史考據的支持。部分曲目的原始資料來自曾是匈牙利屬地的克羅地亞和斯洛伐克。

標題:達爾馬提卡——亞得里亞聖詠

演奏:Dialogos,Kantaduri,Katarina Livljanic,Josko Caleta

廠牌:Arcana,A395

唱片簡介

達爾馬提卡是一種中世紀男女皆可穿着的衣服,多用於拜占庭儀式的教士法衣,這裏作爲東方拜占庭和西方羅馬教會禮儀傳統的象徵性聯繫。而由於地緣關係,克羅地亞的達爾馬提亞禮拜音樂傳統也可看作東方和西方教會的橋樑。從中世紀起,除了官方拉丁語,克羅地亞許多地區的羅馬天主教禮儀也可以翻譯爲舊教會斯拉夫語和古克羅地亞語表演,這種聖樂類型叫做格拉哥里聖詠,“格拉哥里”在克羅地亞語中是字母表的意思。長久以來,克羅地亞達爾馬提亞海岸和羣島的人們生活在雙重狀態和雙語禮儀傳統中。在專輯中,Dialogos女聲合唱團演唱拉丁語聖詠,Kantaduri男聲合唱團演唱格拉哥里聖詠,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聲響效果。來自古老珍稀的手稿的神聖歌聲讓人感受到東方和西方教會音樂文化的交融和悠悠千載的歷史音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