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国博和返程

第九天,临走参观国家博物馆。

原本是打算第二天去的,结果第二天太晚了。

无奈改期。

颐和园,圆明园,北大,清华!

都没去,网红打卡点,教科书般的广告。

冷静点,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颐和园和圆明园都是皇家的后花园,还是不去。和北大清华,就看一眼,拍个照就可以不费力考北大清华,这也是智商税。

我是考不上的,孩子嘛,考上了,以后也是长期呆着,更没必要来看了。

想来想去,还是去博物馆。

这个不错,帮我恶补历史知识。

我最差的就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说白啦,就是没有一科是好的。

这就是我,超级普通的普通人。





这个逗逼塑像,太有意思了。乐观主义者任何一个年代都存在。

嘴巴咧开,眼睛眯眯着,古代人也有逗比的,和我一样。

一见你,就笑。





模仿秀。





喜欢王守仁这段话。

少不了的吃喝玩乐。






之后是打道回府。

和同学一起说回以前的事,发现变化好大。









再见了,北京。

谢谢同学这段时间来的款待。

几乎不怎么花钱,

大学的友情决定了毕业后是否来往。

大学好的,走在一起的还有,不好的,即使知道在同一个城市也不想往来。

人性使然,不再强求!

我在北京有三个同学,但在一起玩的,只有这两个,另一个连微信都懒得发,也懒得点赞的。

我在北京同学身上知道,不借钱是最好的关系往来,我来了她包吃包住,我是真正的穷游。而另一个,知道我爱吃无花果,一买就是3斤,孩子还喝尖叫,一下提了三罐来,给我买了北京特产。

微信很方便,可是联系很少。

这就是真正的毕业同学生活。

而在北京,还有一个学长,是山哥的寝室,他们夫妻俩人是同学,结为夫妻,虽然遥远,但还是来见面,在北京的郊区,才知道北京郊区到市区还有专门的一个半小时的火车。这也是地方特色。

只要属于北京,再偏远也是北京。大城市红利辐射每个角落。

老北京的老太太,都比小城市的老太太显得不一般。

北京的老太太,慢跑,旅游,做托儿,而其他城市的老太太,广场舞,带孙,抱怨。

同一个国度,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但,我们要什么样的生活,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吗?我们可以决定余生如何过。

二胖在店里里,哭得稀里哗啦,我要妈妈。

听得心碎。我都忘了我还有一个孩子的事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