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用典之三十五 断梗

纳兰用典之三十五 断梗

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

不妨把仕宦生活的漂泊不定视若残枝断梗的无根无蒂,不必在意。让那些小人就像群犬吠声一样对着我们嗷嗷叫唤吧,他们哪里知道我们的心意。

断梗:折断的枝条,喻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战国策•齐策三》记载了苏秦在游说孟尝君时所讲的一个寓言,大意为桃梗和土偶人在淄水边上对话,桃梗对土偶人说,你是西岸的泥土,工匠把你塑成了人形,淄水一到,你就会毁灭。土偶对桃梗说,我是淄水西岸的泥土,毁灭后复归于西岸。而你原本是东国的桃木,工匠把你雕刻成了人形,淄水到来时就把你冲走了,你会四处漂泊,不知何处才是你的停歇之所。

“断梗飞蓬”“断梗流萍”“枯蓬断梗”等与“断梗”同义,都是从后人引用“断梗”的诗文中固定下来的。

陆游“巨松拔起十年根,浮槎断梗何足论。”

陆游“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秦观“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纳兰,在词末解决了“断梗”的难题——“知我者,梁汾耳。”

身世浮萍并不可怕,也不会孤单,只要心有所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