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用典之三十九 斷帶

納蘭用典之三十九 斷帶

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系無尋處。

斷帶,斷掉的衣帶,此處借用李商隱《柳枝詞序》中的典故:商隱族弟李讓山偶遇洛中裏女子柳枝,誦商隱《燕臺詩》。柳枝驚問:“誰人有此,誰人爲是?”讓山謂曰:“此吾裏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斷長帶,結讓山爲贈叔,乞詩。”

納蘭將“斷帶”與“斑騅”對比,一個情深深,一個雨濛濛,極盡“爲情所困”的命題。

“斷帶”作爲典故入詩文並不多見,但是“斷帶”引出的故事則“好長好長”。如果要拍愛情戲,李商隱的劇本比納蘭性德的要波瀾壯闊、要纏綿悱惻,可謂“全程無尿點”。

所以,本篇只好拋開納蘭,講講李商隱的愛情故事。

這組名爲《燕臺》的“四季戀歌”80句,560字,得耗費多少心思哦。

詩的本事,已難評考。從詩中來猜測,詩人懷念的大約是一位能歌善舞的貴家歌妓或姬妾,有姊妹二人。這從“歌脣”、“罷舞”、“桃葉桃根”等語可以看出。詩人與她初次相識,可能是在“湘川”(今湖南長沙一帶)某地,大約是春天。後來這位女子流落到金陵,詩人也曾去尋訪過她,但佳人已遠去。在寫這組詩時,女子大約已流轉到嶺南一帶,原先據有她的貴官已故去,只剩下她孤身一人。這可從“蜀魂寂寞有伴未?幾夜瘴花開木棉”,“喚起南雲繞雲夢”,“楚管蠻弦愁一概”,以及“玉樹未憐亡國人,古時塵滿鴛鴦茵”,“雌鳳孤飛女龍寡”等詩句約略推知。詩題爲 “燕臺”,大約因這位女子爲使府後房的緣故。

這組詩吟詠了一段濃厚悲劇色彩的愛情,詩立春、夏、秋、冬四題,系取《子夜四時歌》之義,抒發對所思慕的女子一年四季相思之情。

李商隱的這段戀情沒有“修成正果”,但“情詩”卻流傳開來,打動了無數少女的心,李商隱同志一下就成爲了“國民老公”。

李商隱的老鄉,少女柳枝就是其中一個“鐵粉”。倆人雖有情愫,但並無瓜葛。

之所以說柳枝是鐵粉,是因爲她有“斷帶乞詩”的豪放之舉。啥情況?李商隱的侄子把《燕臺詩》念給柳枝聽了,柳枝頓時感動得“不要不要地”,得知他們是叔侄關係,立馬把身上的衣帶扯下來,求轉贈李商隱以換取李商隱爲她寫首詩。(類似於現在某女歌手乞求方文山爲她寫歌一般。)

李商隱,估計也是情種或性情中人,還真爲柳枝寫了五首詩,個人覺得五首詩“甚是嬌豔”。雖說篇幅沒有《燕臺詩》長,僅140字,但“序”卻是“絮絮叨叨”讓人浮想聯翩。光這個序,就可以拍好幾集電視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