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过是不惑

节气已过了处暑,不觉已又是天凉好个秋!多次在很多文字里都言之凿凿地说过:一年四季,独喜欢秋,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事实又如何,人各有志,亦各有命,没人会在乎,没人在乎,依旧喜欢。只是我们还是那样忙碌,在昼与夜的交替里与日月同行,在破与立的轮回里与天地共存。

原来我们以为自己的苦多是因为成长的烦恼和奋斗的艰辛,是父母的唠叨和学业的紧张给我们的压力,十年寒窗不觉苦,金榜题名苦伊始。但自从所谓安身立命、安居乐业之后才发现,我们曾经吃过的苦,都在后来的岁月里一一回报一一兑现,而这些回报于父母已是微薄,甚至无关,此刻便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遗憾、最疼痛的事!

后来我们又以为我们的苦多是因为养育孩子的辛苦,总是分秒必争、日夜操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事无巨细。渐渐地,孩子慢慢长大了,各种养成习惯很好,懂感恩、知进退,学习主动用功,作业基本无需字斟句酌,逐题检查了。

尤其是假期,孩子阳光乐观,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按时起居、晨读晨练,读书打球、劳逸结合,攻克难题、温故知新,早早写完作业,独自去上课,勤于父母互动沟通,经常记日记,迷上了家中里里外外、楼上楼下的书,还做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加班的一周里,每天乐呵呵地为我送晚饭,但于孩子而言,迟早都会离我们而去,渐行渐远渐无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陪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最深沉的爱。当然也是最考验父母的担当、责任和耐性的事情。

一个有长远目光的人,活在当下,着眼未来!如果说眼前风生水起的事业和柴米油盐的生活是当下,那么用心培养孩子,根植于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光芒就是未来。尤其于一个事业、孩子和亲人(父母孩子是家人,除父母和孩子以外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人)多面兼顾的人来说,是极大地考验,考验我们的承受力、抗挫力和执行力。

纵使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依旧要岿然不动,以原生态最朴素的初心与每一个亲人和颜悦色、和睦相处,竭心尽力还要毫无怨言,劳命伤财还要公平公正,倘若稍有不慎,便落得个鸡飞蛋打、前功尽弃!个中委屈唯有默然承受,因为他们是亲人,你不能说高处不胜寒,更不能避而远之,除了爱别无选择!

当然亲人的热情关爱、盖棺论定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也要欣然接受。财富和才华决定我们的位子和话语权,财(才)不外露也不行,而是露得要恰到好处,最好不要逾越亲情的深度和宽度,稍有差池,众叛亲离,千古骂名!

在事业里我们既需要以大格局、大气场去高瞻远瞩,又需要于细微处见精神,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对每一个掌舵的中年人来说,是顶难的事情。

我们在公司里是天,基本上一人说了算!前呼后拥,叫姐叫总者,恨不能把我们当祖宗供着,当上帝护佑,我们曾经也飘飘然过,后来一想,其实,慕你心者一二,敬你才者一半,企你财者居多,于是自己也就平淡低沉了很多。对尘世了然于胸,才能对未来胸有成竹

其实真正的尘世不在烟火处,不在职场上,而在市井里,在街头巷尾,在茶余饭后,在茶壶酒杯里……而职场还不算真正的尘世,高楼林立,大大小小的格挡,长长短短的玻璃门,在职场人心中竖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和规矩,这是职场人内心深处的铜墙铁壁,这是职场人不可逾越的江湖规矩。

要说江湖,那是很久以前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故事。而如今的江湖像极了现在的尘世,不在外显而在内心;不在山头而在茶座;不在心底深处而在耳目喉舌;不在刀光剑影而在觥筹交错……

江湖就是江湖,不是清净之处,绝非久留之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自是江湖,既是江湖,江湖有派、分门别派,各立山头,自成一体,跟风随派、打打杀杀在所难免。

商场有商场的江湖规矩,职场有职场的生存法则;上层有上层的江湖规矩,底层有底层的生存法则,听着都烦,看着都累,起初不知江湖意,回首已是江湖人。

人到中年已不惑,没有什么身不由己,身于父母赐,心在自己守,心有正念得乾坤,是非不听自然无,远江湖而无是非。佛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非曲直苦难辨,自有日月道分明。亦如陶渊明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