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長處;“支那”的起源;《大唐西域記》…

民國384、孫中山的長處;“支那”的起源《大唐西域記》

“因此,有資格參加國會兩院議員選舉的選舉人極少…1912年12月,衆議員選舉舉行時,中國全國人口估計有40680多萬人,但參加投票者僅4293.3992萬人,佔總人口的10.5%…”民國學者最後說。

爲爭取在國會選舉中取得儘可能多的席位,宋教仁同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聯絡,將五黨合併爲國民黨(第五黨是同盟會)。

1912年8月25日,國民黨舉行成立大會…會上選出理事9人…宋教仁得票僅次於孫中山和黃興…孫中山被推爲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擔任代理理事長…由於孫中山幾乎不問黨事,國民黨黨政實際上掌握在宋教仁手裏。

“我不是不問黨事,我一直在說黨的事情,但是,他們不聽我的…”孫中山說,“他們雖然選我做理事長,但是…他們實際的領袖是宋教仁…”

“孫文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十數年來,一直堅持推翻帝制…在這一點上,沒人比得上他…”一位革命黨人說,“他是我們的精神領袖…”

…孫文:指孫中山…

“但是,他的辦事手段實在不敢恭維…”革命黨人接着說,“他籌劃的起義,都失敗了…還犧牲了大量同志…由於不得人心,籌不到錢,他自己掏錢給我們買武器…”

“他的做法雖然感人,但是…是不可取的…”革命黨人繼續說。“中國革命要是靠他的話…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武昌起義,各種大小戰鬥,南北議和…孫文不參與具體事務情況下,事情進行的反而比較順利…”革命黨人最後說。

“我們在付出極少傷亡情況下,推翻了帝制實現了共和…”另一位革命黨人說,“孫中山要是參與進來…和談沒那麼容易…”

“要是打起來…會死很多很多人…”革命黨人最後說。

從1912年夏天開始,國民黨實際上掌握在宋教仁手裏。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得尊,號遁初,一作鈍初、敦初,別號漁父,化名犟齋、宋錬(liàn)、中島等…

…化名:指某人爲了使人不知道真實姓名而用假的名字…

光緒八年(1882年),宋教仁出生在湖南常德市桃源。

光緒十四年(1888年),六歲的宋教仁進入私塾讀書。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7歲的宋教仁升入桃源漳江書院。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宋教仁考入武昌普通中學堂。翌年(第二年)入學。在校期間,由吳祿貞等人組織的革命團體在武昌花園山的聚會吸引了宋教仁…宋教仁常與同學議論時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宋教仁結識黃興…宋教仁和黃興成爲摯友。

1903年11月4日,宋教仁和黃興,劉揆(kuí)一、陳天華、章士釗(zhāo)共同成立華興會…黃興任會長,宋教仁任副會長。

不久,華興會發動長沙起義…

…長沙起義:見《民國292》…

長沙起義失敗後,清兵搜捕華興會人…宋教仁逃往日本。

1904年11月,宋教仁東渡日本,進入東京政法大學、早稻田大學學習。

在日本期間,宋教仁對歐洲國家的社會制度產生了興趣…宋教仁廣泛閱讀了歐洲政治學說和社會制度方面的書籍…宋教仁還翻譯了各種文稿…宋教仁翻譯的文稿有《日本憲法》、《俄國之革命》,《英國制度要覽》,《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各國警察制度》,《世界史年表解》,《俄國制度要覽》,《澳大利、匈牙利制度要覽》,《比利時、澳匈國、俄國財政制度》,《美國製度概要》等等…翻譯書籍時,宋教仁系統地掌握了理論知識,對當時世界重要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各種制度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雖然人們把我的工作稱爲‘翻譯’,但是…我其實是在學習…我學習時,順帶翻譯了這些書…”宋教仁說。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宋教仁創辦革命雜誌《二十世紀之支那》;8月,宋教仁支持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並擔任其司法部長…宋教仁將《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爲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

支那: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


“‘支那’起源於印度。印度古代人稱中國爲‘chini’,據說是來自‘秦’的音譯…中國從印度引進梵文佛經以後,要把佛經譯爲漢文,於是高僧按照音譯把chini翻譯成‘支那’。同爲印歐語系的古羅馬稱中國爲Sinoa,後來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來自這個語源…《大唐西域記》就有一段記載: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餘里,印度所謂摩訶(hē)至那國是也。’…”民國學者說,“日本僧侶空海曾於804年隨遣唐使赴唐學習佛經,因此可以推斷他書中的‘支那’,是從漢譯經典裏學來的…以後一些佛教界人士爲顯示博學、虔誠,也開始用‘支那’一詞稱呼中國…在一段時期內,‘支那’是對中國漢人的敬稱…”

“‘支那’一詞在日本流行起來是明治維新以後的事。不過那時中國的正式國號是‘大清’,所以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把中國稱爲‘清國’或‘大清帝國’,把甲午戰爭稱爲‘日清戰爭’,把義和團事變稱爲‘北清事變’…” 民國學者接着說,“但是在一般的民間報刊,則一般把中國稱爲‘支那’,把‘日清戰爭’稱爲‘日支戰爭’,把中國話稱爲‘支那語’…”

“日本人不稱中國的正式國號‘大清’而稱‘支那’,那時的中國漢人,特別是中國的革命家,對日本稱中國爲‘支那’,不但不生氣,反而還有幾分感激…”民國學者繼續說,“那時中國漢人處於異民族的統治之下,因爲日本暗中支援中國革命,所以一時間日本成爲中國革命家的樂園,同盟會、光復會等組織都是在日本組建的…”


“1907年春天,宋教仁到東北,聯絡當地反清武裝力量…宋教仁正準備反清時,得知日本正在密謀侵吞中國東北領土。

請看下集《民國385、《間島問題》;宋教仁寫書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破壞既始,建設必須隨之”…》”

人有人志,國有國魂。紀錄爲中國富強努力的人,紀錄近代以來的中國精神

歡迎關注公衆號“人性的遊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