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筆記|《深度工作:如何高效使用每一點腦力》

你是否經常有這樣的困擾:

  • 在繁忙的多線程工作中不斷地切換注意力,回郵件、開各種會議、查看並回復微信上幾百上千的消息提示。經常被各種消息打斷,無法專注。

  • 無法抵擋即時通訊軟件(微信)和各種社交媒體(抖音/微博/知乎)的誘惑,很難進入專注的工作狀態。

  • 明明感覺自己從早忙到晚,但肉眼可見地發現自己的產出效率很低,爲了完成工作任務甚至被迫加班。

當專注變成了一種稀缺資源,分心和碎片化無時無刻都在蠶食我們專注於解決難題的能力。忙碌並不能真的轉化成生產力,決定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的並不是忙碌,而是高質量的工作產出。

根據生產力公式 高質量工作產出= 時間 x 專注度,要提高個人的產出效率,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注於單一任務,也就是長時間的深度工作。

那麼如何習得深度工作的技能?今天醬醬借《深度工作》這本書,和大家分享下如何更好地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工作,培養自己專注於解決難題的能力

什麼是「深度工作」

判斷你的工作是否有深度,作者提出了兩個概念:

  •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 浮淺工作(Shallow Work):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物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爲世界創造太多價值,且容易複製。

大部分情況下,深度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並應用複雜的知識和技能,也因此更能創造個人價值和產出,讓你更具不可替代性。而浮淺工作雖然讓你看起來很忙碌,但這種忙碌其實和生產力關聯度不大。

研究表明,知識工作者 60% 以上的時間都花費在處理產出價值有限的浮淺事務上。因而增加深度工作的時間,降低浮淺工作在每天工作中的時間佔比是提高你工作效率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深度工作」的意義

職業滿足感

談到工作,很多人會覺得工作充滿了壓力、煩惱、沮喪和瑣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只是謀生的工具,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人不多。但有些人卻把工作當成一種可以培養個人技能並從中找到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編程奇才聖地亞哥·岡薩雷斯(Santiago Gonzales)在一次採訪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

精妙的代碼簡介明瞭,如果將這個代碼給其他程序員看,他們會說「哇,這代碼寫得真好。」那感覺很像在寫一首詩。

享受深度專注所帶來的快感,能讓工作變成一件有滿足感的事情。在深度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像手藝精湛的匠人一樣,你可以在日常職業生活中創造出意義。

  • 我寫代碼就像是在寫詩,隔很久再修改我的代碼的時候我都會覺得自己真是個人才。
  • 我寫的文章邏輯結構清晰,乾貨滿滿又兼具可讀性。
  • 我寫的文檔真是清晰又明確,開發完全沒有理由 diss。
  • 我認真肝出來的設計連我自己都覺得無比漂亮。

最優體驗(心流)

「一個人的身體或頭腦在自覺努力完成某項艱難且有價值的工作過程中達到極限時,往往是最優體驗發生的時候。」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Csikszentmihalyi)把這種心理狀態稱作「心流」。

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中,將腦力開發到極限、專注,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深度工作讓我們更容易獲得心流的體驗。這種愉悅感,比癱在沙發上刷抖音更讓人享受其中。

此外,全神貫注的狀態,還可以讓你更容易忽略生活中那些細小不快的事情,整個人變得更加積極。

如何做到「深度工作」

關於如何做到深入工作,作者提出了四個準則,並相應提出了實操性建議。

# 準則一:將深度工作變成一種日常工作習慣

培養深度工作的習慣,關鍵在於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慣例和固定程序,使得進入並保持高度專注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選擇適合自己的深度哲學

根據你自身的工作習慣,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深度哲學。

★ 雙峯哲學

雙峯哲學將個人時間分成兩塊,將一塊明確的時間用於深度追求,餘下的時間用其他所有的事情。在深度時間內追求高強度、無干擾的專注,在膚淺工作時間處理零碎事情或者其他安排,靈活安排。

這種做法可以在多個時間層級上實現:按周劃分,可以每週 4 天做深度工作,其餘爲開放時間;按年劃分,可以選一個季節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很多做學術的人都在夏季或休假期間完成);按天劃分,可以一天大部分時間做深度工作,每天抽一個小時集中回覆郵件和處理消息。

★ 節奏哲學

節奏哲學認爲輕鬆啓動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轉化成一種簡單的常規習慣,讓自己不需要投入精力便知道讓自己何時進入工作狀態。比如早上六點起牀一直工作到八點,然後出門去上班。關鍵詞在於擠出固定時長無干擾的深度工作時間

節奏哲學的好處在於更符合人類的真實天性。節奏日程安排者通過雷打不動的習慣支持深度工作,確保能夠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時間裏往往能夠累積更多的深度工作時長。

★ 禁慾主義哲學

將自己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從而避免干擾。選擇這種模式的羣體一般具有明確而且價值極高的職業目標追求,而且在職業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是由於工作表現突出,清晰的目標能夠讓他們排除紛雜的浮淺關注點。

新聞記者哲學

只要有空閒時間,立刻能進入深度工作模式。這種方式適合熟練的深度工作者,不適合新手。但如果你對自己深度工作對技能足夠熟練,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價值有足夠的信心,這種方式可以幫你在緊密的日程安排中擠出大量的深度工作的時間。

不管選擇哪一種深度哲學的工作方式,很重要的一個點是要爲自己設定深度工作的習慣。在哪裏工作,工作時間有多長,工作開始後如何繼續工作,如何支持自己的深度工作(散步或其他能讓大腦保持清醒的活動)。逐漸培養屬於自己的工作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意志損耗,更快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

另外,爲工作設定一個「完工儀式」,停止工作後不再想工作的事情。適當放鬆自己,安逸的時光有助於提升洞察力和補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 準則二:擁抱無聊,減少對分心事物的依賴

研究發現,一旦你的大腦習慣了隨時分心,即使你在想要專注的時候,也很難擺脫這種惡習。因而,在進行專注的訓練時除了要做到高強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外,還要不斷地去克服分心的慾望。要做到這兩者,作者給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議。

1、計劃好上網時間,其餘時間避免使用網絡

通過分割網絡使用(相當於分割了分心)來減少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數,增強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不停地查看手機,回覆微信阻礙了你的專注力。適時進行斷網,可以從源頭上切斷干擾源。

很短暫的干擾也會顯著延長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當你在進行深度工作時,一個突然彈出的信息,你的大腦會對干擾做出反應,從而打斷你工作的進程。

2、無聊時,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定義明確的專業難題上」

如果不減少對分心事務的依賴,增強專注度的努力可能就會白費。因而即使在無聊的時候,也不要把大腦交給膚淺的、容易獲得及時反饋的社交、遊戲、網頁等。因爲大腦一旦適應分心的狀態,專注就變得異常困難。

因而,即使在無聊的碎片化時間裏(洗澡、散步、上班通勤路上),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義明確的專業難題上,比如說一篇文章的提綱、一個商業計劃等。這種有針對性的冥想,可以迅速提高你深度思考的能力。

3、給目標任務設定 deadline,限時完成

根據最小阻力原則(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工作環境下,若各種行爲對於底線的影響沒有得到明確的反饋意見,我們傾向於採用當下最簡單易行的行爲。也就是說在缺乏度量的環境下,大多數人會選擇最簡單的工作

總統羅斯福的工作方式是首先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估算出完成此類型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 硬性截止期限,並且留出的時間遠少於估算的時間。這就要求你利用每一束空閒的神經元來處理任務,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來集中解決任務。

# 準則三:遠離無效社交,謹慎選擇網絡工具

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工具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分割成無數的碎片,削弱了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我們在上面白白消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甚至花費很多時間去和微博上持不同立場的人吵架。

關於「如何戒掉社交上癮」這個問題,作者給出的答案是給自己的大腦找到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可以給大腦找一些高質量的替代活動,比如說讀一本有趣的小說,看一部有深度的電影,花兩個小時進行畫畫,到戶外去拍照等。

這樣不僅可以把我們從無效社交的黑洞中撈出來,還可以讓我們避免分心,保持專注的能力。讓我們體驗到什麼是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

# 準則四:摒棄浮淺,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作者並非完全否定浮淺工作,但過度的浮淺工作會佔據你深度工作的時間。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資源,當你被一些事情佔據後,你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作者提出了幾點可操作性的建議。

1、減少浮淺工作的佔比

一天工作的 8 小時裏,如果你的時間被各種會議、回覆通訊消息、瀏覽網頁等浮淺事務所佔據,那麼你集中注意花在深度工作上的時間勢必會被擠壓。

作者舉了 basecamp 的例子,basecamp 在 2007 年做了一個實驗,把五天工作制縮減成四天,免去狀態審查會和報告。工作時長雖然減少了,但員工的產出並沒有受到影響。降低了浮淺工作的佔比,讓 basecamp 的員工更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上。

2、做好工作日程規劃

爲了避免被繁瑣雜事佔滿日程,每天的工作事項都要提前做好規劃。深度工作要求你尊重自己的時間,提前規劃好你今天要做什麼並思考如何讓產出最大化。當然你的工作計劃可以是靈活的,允許根據突發事件進行修改。

具體的方法建議

根據作者四個深度工作的原則,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的方法建議。

【1】養成習慣和流程:將工作模塊化,在固定時間集中處理無法避免的浮淺活動,如微信、回郵件等。

【2】做好工作安排:將一天的時間劃分出兩個不想被打擾的時間塊,集中精力處理那些比較棘手的難題。

【3】控制干擾源:把手機 APP 的提醒功能關掉,比如微博,微信,淘寶,等各種社交網絡。

【4】做好工作覆盤:回顧每天/周的工作計劃,定期對工作成果進行復盤。

【5】適時斷網:在進行深度工作時,關閉即時通訊設備。

【6】根據事項緊急程度確定是否要“秒回”信息。最好的方式是找個時間集中處理。

全書的內容差不多到這裏,附上醬醬整理的本書的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深度工作》

最後,書中關於網絡工具選擇的看法非常有意思,作者認爲只有一種工具對你對職業和個人生活成功對實際益處大於實際害處時,纔是有用的工具。

社交媒體應用不斷蠶食你的注意力,是高刺激低產出。但 XMind 不同,我們倡導深度思考,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讓你集中注意力在理清思路和提高生產力上。

「深度的生活並不適合所有人。你需要爲此付出艱苦的努力,從根本上改變你的習慣。對於很多人來說,快速地收發電子郵件和在社交媒體上發消息所帶來的繁忙假象會給他們帶來慰藉,深度的生活卻要你擺脫這些東西。」

不管你如何抉擇,祝你活出專注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