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頭

現在有的飯店,爲了憶苦思甜,有時會推出雜糧面的窩窩頭來吸引顧客。

其實這些玉米麪、蕎麥麪、或者紅薯面的窩窩頭,已經經過改良,提高了麪粉的含量,口感已經有些甜,和艱苦年代吃的窩窩頭有天壤之別。

小時候吃的窩窩頭,那種感覺至今難忘,一句話,就是現在超市裏賣的實心大白饅頭,也比那時候的窩窩頭好吃許多。

80年代初期的時候,老家的大鍋裏,還難辦見到白麪饃饃的身影,大多數時候,蒸的是窩窩頭,褐色的,摻了點紅薯面,棒子麪,有的時候還摻糠,沒錯,是糠,經濟好點的時候,糠都是餵豬的,但是在那個年代,人也吃過糠。

那個口感,是糙的很,嚼了很多下,嚥下去,還是拉嗓子,沒有一點甜味,味同嚼蠟,還有點苦味,也就是爲了果腹,填飽肚子,否則還真不願意吃這玩意。

偶爾奶奶做一些白饅頭,也是也僅着小的和老的吃,叔叔嬸嬸這些壯勞力們,還是吃窩窩頭。沒辦法,家家戶戶都這樣,那個年代,一窮二白。

還好,改革開放後,日子真的是越來越好了,我只說吃的這上面,家裏漸漸白饅頭越來越多,沒過兩年,窩窩頭就徹底淡出了視野。

不過還真沒動過吃窩窩頭回憶一下以前生活的心思,因爲真是太難吃了。

飯店如果真做一個那時一摸一樣的窩窩頭,現在的顧客能吃第二口就算燒高香了。

苦的時候,過去就讓他過去吧,老想着幹嘛,活在當下,纔是正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