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史上最嚴”自主招生認可哪些獎項?釋放哪些信號?

摘要

今天我們帶大家來分析下2019年自主招生釋放哪些信號,以及2020年的自主招生要從哪些方面做準備!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結束後研讀各試點高校發佈的招生簡章可以發現自主招生政策明顯趨嚴,與去年相比,各高校自主招生規模明顯下降,報名門檻再提高、分值優惠有所降低、增加體質測試是其共同點。

首先來帶大家看下2019年自主招生各高校對學生的報名要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90.東北大學 要求:五大學科競賽省一及以上或者對人文與社科類或外語類有濃厚興趣,具有相關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並能夠提供相應證明材料的考生可報考人文與社科類或外語類。

經過我們的統計分析:在90所高校中,有55所高校只接受五大學科競賽省一及以上的獎項的報考要求!

而針對非省一的同學,難道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報考自主招生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下除了省一以外,有其他獎項的同學能報考哪些學校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5.東北大學 要求:五大學科競賽省一及以上或者對人文與社科類或外語類有濃厚興趣,具有相關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並能夠提供相應證明材料的考生可報考人文與社科類或外語類。

有35所高校高校給出了除了省一以外的報名要求,這裏我們要注意: 除了要求省一的高校以外,有4所高校明確要求認可學科競賽省二獎項,分別是:
北京工業大學(面向本省招生): 五大學科競賽省二獎項; 西南財經大學:數學、物理競賽省二獎項; 西南交通大學:五大學科競賽省二獎項;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競賽省二獎項;

一些高校仍然認可科技創新類賽事,主要被提到的有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例如: 清華大學認可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四等獎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
北理工認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中獲得二等獎(含)以上者;
天津大學認可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僅限創新項目/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全國二等獎或全國三等獎或省級賽區一等獎,或者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決賽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東華大學認可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全國三等獎及以上 上海交大認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全國一等獎
華東理工大學認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全國一、二、三等獎的考生;
上海財經大學認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二等獎及以上獎項
武漢大學認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競賽、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
華中科技大學認可高中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全國一等獎。
蘇州大學認可高中階段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全國一、二、三等獎者。
大連海事大學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省一及以上,“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三等獎及以上獎項,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全國三等獎

除了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一些文科類學校沒有明確報考獎項要求外 南開大學在招生簡章未提及信息學競賽獲獎獎項;
對外經貿大學未提及認可生物和化學獎項; 復旦大學未提及認可生物學獲獎獎項; 南京理工大學未提及認可生物學獲獎獎項;
復旦大學對信息學提高組省一有明確 要求爲375分以上可報考計算機及軟件相關專業!

其他一些要求就是在所報考專業方向有創新潛質學科特長等 或者要求單科成績優秀 或者一些高校活動經歷的要求。有這方面條件的同學也可以關注報名!

2019自主招生釋放哪些信號

自主招生迴歸本質
高校自主招生選拔的初衷是選拔出在專業領域具備特殊才能的人才。

但近年來,自主招生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同時,一些高校也發現在個別申請考生中出現了專利論文買賣、材料造假等問題。“量身定製”的專利、“專業代筆”的論文等迅速成爲灰色領域中的昂貴商品,一方面打造出一羣光鮮亮麗的“天之驕子”,另一方面破壞了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爲此教育部也發佈了2019年自主招生錄取十嚴格要求。提升招生條件。在招生規模和錄取優惠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縮減!

教育部今年對2019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繼續實施國家、地方、高校3個專項計劃,完善長效機制,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第三方測評表明,對專項計劃的滿意度高校爲80%、學生爲90%、地方爲100%。

讓自主招生迴歸本質

每一次人才選拔方式的變革,歸根到底都是爲了實現人才培養理念的變革。

在不少業內分析人士看來,今年,如此大幅度地提高門檻、降低優惠、縮減名額,只是爲了讓目前“過熱”的自主招生迴歸其本質,這也契合很多人對招錄公平的預期,招生規模、優惠幅度等“縮水”,是爲了避免自主招生“注水”。只有當考生報考和高校錄取都回歸理性時,自主招生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

綜合評價成人才選拔主流趨勢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每年都會發生一些變化,2019年從高校認可的條件來看:
1、部分高校認可省級以上表彰
2019年部分高校如中央財經大學和武漢大學認可省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幹部等,一般對應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招生。
2、部分高校認可英語類考試成績
2019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認可雅思和托福考試成績,從初審名單來看,雅思需達到6.5分,託福需達到105分纔有把握通過自主招生初審。

南京理工大學不僅認可認可雅思和托福考試成績,且從初審名單瞭解,部分考生憑藉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通過了初審。

總的來說,雖然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競賽獎項普遍要求更高,但對頂尖高校來說不受影響,2020/2021屆考生可從2019年高校簡章和初審情況得知高校認可的獎項,提前進行準備。

另外,2019年許多考生選擇報考高校自主招生時同時報考了綜合評價,並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對考生獎項的要求整體低於自主招生,且隨着進行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越來越多,綜合評價選拔逐漸獲得認可,多渠道報考特殊招生已經成爲未來趨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