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安撫自己心緒的方式

看木心的《素履之往》,有這麼一段——

“雖然終年索居,晨起後被褥的凌亂,像是一樁罪孽,清刷整理既畢,又像是一番自贖

常爲別人的臥室臥具不成體統而深有感喟。這樣的日常功德都不能履行,何況其他的,晝間行徑——不知其人觀其牀。”


想到了第一眼看到木心照片的印象,乾淨儒雅。是那種無論出門或者在家都會細節到一雙襪子搭配的認真男士。是對自己的認真,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我早起後的習慣是扯平牀單、疊好被子,然後起身拉開窗簾,打開窗戶通風。

也有說早起後立刻疊被子並不科學。經過與呼吸了一個晚上的身體的接觸,被褥上難免有水蒸氣留存,如果立刻疊起來的話等於爲蟎蟲提供了一個天然培養皿。

不過相對於一整天平和、平靜的心情,對這些我就選擇性忽略了。

這一切做完,牀已經結束它一天24小時之中的工作時間,新的一天正式開始。

如果看到皺巴巴的牀單和胡亂堆着的被褥,會像看到一本書的書腳被胡亂折起來一樣渾身難受。

需要立刻“清刷整理既畢,又像是一番自贖

每個陽光燦爛的週末,最開心的就是清洗牀單被套、打掃房間。

直到新洗的牀單飄蕩在陽臺上,新鋪的牀單在同樣整潔的屋子裏散發着淡淡的洗衣液和陽光的味道。

無論之前的一週經歷過多少不堪和不愉快,此刻通通清除。

沒錯,這是我安撫自己情緒、自贖的方式,之一。


電影《天使愛美麗》裏,幾乎匯聚了有各種小癖好的人。捏塑料泡泡、打水漂、整理工具箱、把手插進穀物裏、收集被丟棄的照片等等。

人類的情緒只有大幾類,高興、驚訝、恐懼、厭惡、生氣和傷心。再具體點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形式又各不一樣。

有人歇斯底里、有人悶不做聲、有人故作開心、有人瀕臨崩潰。

人們都是聰明的,誰也不想一直深陷某種不愉快的情緒,會爲自己找到獨特的排解方式,確定屬於自己的安撫方式。也就是樂在其中的小癖好或者小習慣。

沒有高級或低級,沒有好與不好,只是方式不同。

有的自我安撫是某種可操作的行爲或動作,有的安撫則是心理上的一次改變。


朋友小麗又在控訴她的男朋友,總結下來就是過於理性,不會哄人。

在小麗因爲某件事生氣或者大吵大鬧的時候,男朋友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錯了。再問他錯哪了?男朋友瞪着大金毛一樣無辜的眼睛說,哪都錯了,你別生氣了。

小麗說,他總是勸我別生氣別生氣,但是我爲什麼生氣他卻不知道,男生的思維都這麼簡單嗎?還有,好像每次矛盾的化解都是我自己安慰自己,他根本沒起到哄我的作用。

反而等我氣消了之後,他開始幫我回顧生氣的原因,美名曰他反省自己。結果分析到最後不是我誤會他了就是我小題大做了。

那你覺得你有誤會他,或者小題大做的成分嗎?

······有。

那後來你們的關係有改善嗎?

······有。

故事的最後,小麗跟男朋友生氣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爲她從被迫自己安慰自己,已經找到主動安撫自己情緒的方法。

男朋友其實沒有大錯,小麗心底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後來,發現每次生氣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都成了她個人的一場鬧劇。

擔心男朋友不在乎自己,不在乎自己的情緒,然而並沒有,男朋友一直很愛她。

所以她安撫自己的方式就是相信愛和包容。

其實說到底,還真是自己勸自己。

男朋友的勸指出了一條路,小麗走了上去,走向自己覺得心緒安寧的一個位置。小麗生氣,是陷進某個路口的怪圈,暫時走不出來。


所以說,情緒的平靜與否,還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聽人勸,吃飽飯。其實聽人勸的過程,是自我梳理的過程。如果有人在身邊很中肯地就某件事勸自己,也是一種幸運。

被人勸的時候,跟着對方的思路站在高處看待自己的處境,分辨出哪些是個人情感在作祟,哪些是客觀事物的規律,就能及時抽身出來。

所謂旁觀者清,因爲旁觀者不會代入自我情緒,能很快縷清事情發展的主線,看到事情發展的可能性。

但是我們身邊不會有隨時隨地幫忙平復情緒的人。畢竟自己纔是自己最親密的人,纔是最瞭解自己的人。

我們如果有一天成爲了自己的“旁觀者”,也就能找到安撫自己心緒的方式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