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厂工』花3年用1亿个方块建故宫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你能想象紫禁城用游戏里的方块搭建是什么样子吗?


7岁那年,喵奏第一次出门旅游,就去了北京看了故宫。回家后,他画了很多故宫的画。


17岁那年,他在视频网站里知道了《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并成为了玩家。后来有一天,他玩着玩着游戏,脑海里突然冒出故宫的模样。


“为什么我不在《我的世界》里造一个故宫呢?”喵奏想。


于是,他花了三年时间,和一群有着相同爱好和热情的玩家游戏里建造了“紫禁城”。


#国家建筑师团队“紫禁城”项目预告

#俯视“紫禁城”项目


喵奏 

本名:苏一峻

1995年出生 / 广东珠海人

《我的世界》国家建筑师团队“紫禁城”项目负责人

在深圳从事过三个月厂工


 故宫,就像我的家一样

🏮


     故宫,就像我的家一样。  

 

如果一个男生在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去读大学,辞掉做了3个月的工作,然后花了3年时间在游戏世界里搭积木,你会觉得他是失败者吗?


1995年出生的喵奏说,“待在家里的那段时间,在外界看来我就是要送进戒网瘾中心去接受电击的那类年轻人”,他自嘲道,“当然广东没有这类中心,所以还比较庆幸”。


资深的游戏玩家不会不知道《我的世界》(Minecraft)这款沙盒游戏。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可以“mine”(挖)和“craft”(建),像玩乐高一样搭建出任意建筑物,并可以在这里面进行生存冒险游戏。


#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一款沙盒类独立视频游戏,在2009年发布最初测试版本。其灵感来自无尽矿工,由马库斯·泊松(Notch)开创。


截至2017年2月,游戏销量超过1.22亿,成为有史以来仅次于俄罗斯方块的第二畅销的电子游戏。


喵奏花了三年时间,和一群有着相同爱好和热情的线上玩家在《我的世界》里一同建造了“紫禁城”。


“紫禁城”项目是喵奏所在的“国家建筑师”团队的其中一个项目,“国家建筑师”团队是基于电子游戏《我的世界》创作虚拟作品的兴趣团队,除了紫禁城,他们还造过圆明园、江南园林甚至海底世界。






# 国家建筑师 作品截图


他们以视频的方式将建造好的建筑物分享在某视频网站,拥有22.5万粉丝,累计全部作品播放数超1320万次。


喵奏也有着超高的人气,作为“紫禁城”项目的负责人,在这个世界里他被玩家粉丝称作“喵皇”。这个虚拟故宫一共用掉了1亿个方块,其中一个午门就有100多万块。



🏮


     这个世界,是属于方块的。  



没有玩过《我的世界》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喵奏和他们团队的选择。这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工作,1亿个方块都是喵奏团队一块一块垒上去,仅仅“垒方块”这个工作,就极其耗费时间,需要玩家有强大的耐心。


从石狮、树木、假山到室内的桌椅、陈列,再到一个一个宫殿连起来的整个建筑群,紫禁城的复杂结构和庞大工程也让这个项目诞生以来,就被网友们称作“有生之年”系列。


#国家建筑师作品细节“石狮”


除了枯燥的建造过程,外在架构和内部陈设的资料搜集也是格外繁琐。只要是和故宫有关的东西,他都会保存下来。


“我们要全方位地去感受故宫的感觉,故宫这个项目进行了三年,三年中没有什么所谓的‘前期资料’搜集,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搜集,从网上更新的各类照片去看故宫的各种角度。”喵奏说。


#国家建筑师作品细节“太极殿”


长时间浸泡在故宫的“砖瓦”之中,喵奏熟悉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来到真实的故宫,感觉它像我的家一样,每个房间我都待过很长时间”。


7岁年的人生第一次故宫之行他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


2015年,“紫禁城”项目进行到中期,他和朋友又去了一趟故宫。与一般游客不同的是,喵奏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拍摄故宫的“侧面”上。网络上的游客照大都是在建筑物正前方拍摄的,所以喵奏不得不跑一趟去亲自拍摄建筑的侧面。



🏮


     这是一个永远做不完的世界。    



喵奏的团队很年轻,前后参与项目的百来人在15岁到25岁间。他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的教学视频下方的招募信息写道:时间充裕;足够的耐心;对中国古建筑的热情,没有基础的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个系列视频学习。


参与到“紫禁城”项目的年轻人,都是自愿报名,没有从中获取任何收益,喵奏也是。


#喵奏在《我的世界》游戏中的自我形象


2015年年底,“紫禁城”项目停了两个月,临近期末,大家都没有时间再参与进来。当时在一家公司做设计师的喵奏也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在父母眼里,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不能赚钱的事情是无法理解的一件事。


喵奏索性辞职,回到家专心建造“紫禁城”。辞职前,他和父母谈了许久——“那份工作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父母虽然不太同意我的选择,但我们也没有产生很激烈的冲突。”


#完工视频


辞职后的喵奏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建造“紫禁城”之中,“除吃饭睡觉,我就只干这一件事。”


他几乎不出门,也不发朋友圈,鲜少与过去的同学朋友联系。“我隐隐有一种自卑,觉得自己是人生大失败者,因为朋友们都去念书了,而我没有读书,没有工作,什么都没干成。到后来,朋友就变成全部线上的这些‘沙雕’网友。” 


喵奏回忆起当时自己的状态,用“放弃治疗”四个字来形容。


#建造过程


他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生活已经很糟糕了,哪怕有一点点起色都是好的,“失败者心态是很豁达的,这个时候天塌下来也不算什么,发生任何一件顺利的小事都会觉得很感恩。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还能玩这个游戏就很顺利了。”


“紫禁城”庞大的工作量并没有吓退喵奏。


他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就是完成这个建筑群。他没有给自己的团队设置deadline,还常常出现做了两个月的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太和殿重修了3次, 角楼做了4遍,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工匠,一丝不苟, 以及充满了对时间的漠然。


2016年2月,喵奏出了一个“紫禁城”项目的预告片,上传后,点击量过了一百万。他播放给父母看,“他们也没有说什么,但觉得还不错,叫我继续下去”。


#国家建筑师作品室内细节


这三年与故宫的相处,喵奏说就像读了一次大学。“故宫是我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默默地教我各种各样的事情,指引我去研究一些东西。可能当初我真的去念大学了,却没有老师会教我这些。”


喵奏翻看了大量与故宫相关的资料。他看到交太殿匾额上写的“无为”,就会去查“无为”究竟是什么。从建筑空间到哲学国学,与故宫的“相处”,让喵奏收获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东方审美。



🏮


   要学会把握“度”,

   要意识到1+1可以大于2。


喵奏看到了故宫内藏着的无限可能,但“紫禁城”项目能完成的很关键一点,是他懂得一个“度”。


有关分享的心得,喵奏想了很久说:“你可以好高骛远,但是自己要把握住那个‘度’。我们这个故宫,好像很恢弘,东西做得很精美,但是我们把握到一个比例,所有的表达到那个程度就会停下来,不再细化。”


#国家建筑师作品模型图


《我的世界》给予了玩家极大的自由度。玩家可以在其中创造和破坏建筑,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限,但这种没有目标的自由也像一个枷锁,捆绑住一些玩家。


“我们圈内有一些人会单独做一个非常精美的建筑,但是就一个建筑,他们没有想过做建筑群,没意识到1+1可以大于2。而是想我要一个2,我就直接写个2了。”


#国家建筑师作品室内细节


喵奏团队“修建”的故宫与北京故宫,在虚拟和现实世界里遥相呼应。


踏进真正的故宫,喵奏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但是他也极为清醒地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同。《我的世界》里的故宫,还原的是乾隆时期的故宫,所有的构成都是方块,只有远看的时候,才“像”北京城里那个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今日游人如织的故宫。


#一百万方块构筑微缩清代北京城


喵奏将那个漂浮在虚拟游戏里的故宫类比喻成《清明上河图》,“如今的开封肯定不是《东京梦华录》里的那种感觉,但是《清明上河图》将当时的它画了下来。实体的东西无论如何变迁,但总有东西记录。我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最重要的东西铭刻下来。”


#国家建筑师作品《燕京梦华录》细节


过去媒体报道喵奏团队创造的“紫禁城”时,总是会赋予这种行为类似“传承中国文化”的意义,这些意义是当时喵奏沉浸在这个世界时所没有察觉的。


如今喵奏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真正传承中国文化,“我希望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能够通过各种新的形式回归,充实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我希望真正实现媒体、外界赋予我们的那种意义”。



城 市 画 报 × 喵    奏

C I T Y Z I N E   ×   M i a o  Z o u


城市画报:B站的弹幕上,有人称你为喵皇,你怎么看“喵皇”的这个称号?

喵     奏:喵皇只是戏称而已,他们可能是一群猫奴?

城市画报: 如果可以生活在你建的“紫禁城”里,你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

喵     奏:猫的角色,自由自在。



#我的世小tips#


1. 新手刚开始接触《我的世界》(Minecraft)不要一下子挑战大型作品,可以先学会把握小的形体建造。

2.建造过程中,玩家可以尝试使用 WorldEdit 指令插件,对创作效率有极大提升。创作时,你可点击鼠标中键可以提取想要的方块。

3. 在线与朋友一起创作、分享创作的灵感,很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4.不要执着于细节的刻画,Minecraft 方块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概括表达的物体。

5.学会以一个方块表示更多的信息量,比如一个蓝色方块可以代表一个小水塘,但你也可以主观地认为一个蓝色方块代表一个地球。



以上内容节选自《城市画报》8月刊

关于故宫造物小世界的完整内容尽在

《这个世界,是属于方块的》

新刊内页抢先看

✒️

文 / 夏阿怪

图(除特别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nisassan

实习生 / 千蓦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