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選擇供應鏈管理系統

  隨着企業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時代,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所有企業最關注的,而信息化管理作爲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也逐漸爲大衆所接受。由於供應鏈是企業前沿的命脈,供應鏈管理系統往往也是企業優先選型的信息化項目。對於市面上紛繁複雜的供應鏈管理軟件公司,如何擦亮自己的雙眼,從中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軟件公司顯得特別的重要。下面就以供應鏈管理系統選型常見到的一些情況,發表一下淺見與你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供應鏈管理系統(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種基於協同供應鏈管理的思想,配合供應鏈中各實體的業務需求,使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統緊密配合,做到各環節無縫鏈接,形成物流、信息流、單證流、商流和資金流五流合一的領先模式。

  1、管理系統應協同,避免信息孤島

  一般來說,企業的採購、倉庫、銷售等部門經常性的掉入“各自爲營”的情況,部門間的信息協調出現障礙,達不到實時的信息共享,容易出現信息孤島。因此在供應鏈管理系統選型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系統的協同性,以及對於這些部門的信息連接性是否優秀。有些企業,每個部門自己用一套系統,相互獨立,無法協同。殊不知上系統的目的就是要掃清溝通障礙,實現信息流的暢通流轉,而這種多系統並行無法對接的情況是很難實現這個目的的。因此,在信息化選型的過程中必需要注意各部門間系統的協同性。

  2、企業員工應配合執行,避免系統變成擺設

  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施成功與否,除了選型之外,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企業本身員工的配合程度,應該說信息化項目是需要軟件供應商與企業共同來配合完成的,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是不行的。而常常出現一種情況,企業花了大量人力財力選來的管理系統在實施完畢後,成了擺設,由於員工長期以來養成的工作習慣與管理系統沒有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融合點,久而久之又回到了原始的工作套路,長此以往系統的荒廢就自然而然了。所以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選型過程中,自身人員的調配調動必須要堅決,崗位職責要明確,企業執行要到位。

  3、明確企業自身的需求,切勿“東施效顰”

  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選型的過程當中,經常性的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企業忽略自身的問題以及需求點,盲目的追求品牌或者同行業內企業的選擇,造成“東施效顰”的現象出現。隨着信息化廠商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在信息化選型的過程中很容易找不到方向。因而企業在選型過程中必須要先把自身的業務特點以及需求拿捏透徹,這樣選型的時候會更有針對性,更符合自身的情況。

  國外供應鏈管理方式借鑑

  國外以供應鏈管理爲主導的製造業企業已經相當普遍。其組織結構依管理模式不同可以不一而足,但是有一點原則是共通的:它們都有一個特定的職能部門把營銷、計劃、採購、生產、物流等部門統一協調起來。無論這個供應鏈各環節的日常運作是否歸於這個職能部門,這個部門一定能夠以整體效率的提升爲出發點來協調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利益關係,從而保證供應鏈上信息和物流的順暢運轉。這個部門的具體職能應該包括:制定採購、生產、交付、物流等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以便隨時並快捷地衡量他們的業績;制定新的業務流程保證供應鏈的優化;制定業務規則和各部門的工作原則;保證業務流程的優化和創新。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SCM供應鏈管理系統相關資訊,歡迎留言。羅浮雲會在下次整理後發佈,持續更新。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羅浮雲計算(http://www.rofousrm.ne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