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培訓師的氣場,需要厚積薄發

每一個培訓師的新手,在剛入行的初期,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當模仿一段時間後,自己就會形成一定的風格,這個風格是屬於你模仿那個人的,當你站在舞臺上,進行演講或者培訓的時候,你所體現的風格,其實就是氣場,溫柔一些,剛猛一些,或者剛柔並濟,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模仿的最終結果是要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不是模仿誰,就要把自己變成誰。

記得李老師在五步成師課程開課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把你們培養成優秀的培訓講師,但是不是要你們成爲我,而是要讓你們成爲你們自己。

李老師喜歡看武俠的電視劇,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有着三個人,他們分別是霍元甲、張三丰和李小龍,雖然電視劇在歷史基礎上進行了改編,但是還是有一些理解和思路是可以借鑑的。

李新海:培訓師的氣場,需要厚積薄發

霍元甲在電視劇中是霍家拳的傳人,小時候身體病弱,家裏人不讓練習功夫,就自己偷學,後來學成揚名上海灘,後續的武學造詣地昇華,是因爲霍元甲摒棄門戶之念,博取百家之長,最終形成了自己大師的氣場。

李新海:培訓師的氣場,需要厚積薄發

張三丰在電視劇中是少林寺的弟子,後續開創武當派,獨創了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最終形成了自己大師的氣場。

李新海:培訓師的氣場,需要厚積薄發

李小龍在電視劇中是葉問的徒弟,跟着葉問學習詠春拳,後續去了美國發展,在詠春拳的基礎上,結合實戰格鬥的領悟,爲求直接和有效,創立了截拳道,最終形成了自己大師的氣場。

上文列舉這三個人,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告訴所有的讀者,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歷兩個過程,一個過程是學習階段,模仿階段,另一個過程就是提高階段,開創階段。

所以,立志要做一名知名培訓師的你,要清楚的知道,你現在的模仿,是爲了後續形成自己風格,自己氣場打基礎的。而你在每一次模仿的過程中,要細細品,感受你模仿的人他的風格是什麼,他的氣場是怎麼樣的感覺,是選擇和他一樣,還是改變他的氣場呢。

當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電視和自媒體資源,我們也要研究,因爲其他人的一些演講風格,體現出來的氣場,一樣可以對我們有借鑑的作用。

比如說最近比較火的超級演說家。他的第一季裏面有兩個人,一個叫龍陽,一個叫陳銘,現在他們也活躍在中國的演藝圈,有的做了脫口秀,有的做了綜藝節目《奇葩說》。這些人都非常優秀。他們每一個稿件,每一個他們所說的話都能讓我們好好的推敲。可以學,可以練,可以去模仿。當然我們還可以跨界,跨界去模80後脫口秀王自建,跨界去模仿金星脫口秀,還可以去模仿歡樂喜劇人裏的喜劇人,宋小寶,賈玲,沈騰等人

所以,你,快下功夫去模仿啊,積累一段時間,你就可以破繭成蝶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