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說:培訓師開發課程是做你自己,而不是拿來主義

徒弟說:“師父,您幫忙看看這些,我根據咱們學員羣討論出來的精髓,整理出來一份資料,發給您,您幫我選出一些,您認爲的培訓課程中的重點,然後我就要開始做課件了。”

我說:“好的,沒有問題,我現在就給你標註出來,另外我之前參加過一位全國知名的培訓講師主講的銷售培訓,記錄了一份筆記,我發給你,你可以研究一下。”

徒弟給我的資料,我標註好了,給了學員,我之前的比較也發給了他,24小時過去了。

徒弟說:“師傅啊,我仔細研究了您給我的那位知名培訓講師主講的銷售課程,看筆記,確實感覺很厲害,不過呢,我發現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

我說:“說吧。”

徒弟說:“師傅啊,我發現我們研究的精髓,很多內容都好像圍繞着您給我的筆記去研究的一樣。”

我說:“哈哈,萬變不離其宗,但是討論的過程就是成長。”

徒弟說:“我覺得我們做的,好像是知名講師走過的路,我們這些新講師使用這些筆記,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就是我們討論出來的結果,永遠都脫離不了之前成功講師總結出來的經驗。好處就是,咱們可以運用拿來主義。直接把人家總結的經驗用於我們自己的課程上,慢慢加以創新。”

徒弟接着說:“與其我們閉關造車的研究課件,只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只有走出去,不怕丟面子,不怕花錢,去學習知名講師的經驗,把成功講師的課程直接拿來過進行內化,這樣我們的課程就形成了,而且時間短,見效快。”

李新海說:培訓師開發課程是做你自己,而不是拿來主義徒弟接着說:“成功一定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們要模仿成功者的穿着打扮,模仿成功者的言談舉止,模仿成功者的思維方式!”

我說:“嗯,你說的貌似很對,不過你只說對了一半,確實有很多新興的培訓講師,他們的講師介紹中,會有那麼一段話,就是他們花了20萬,或者花了100萬,尋遍國內國外的講師,跟他們去學習,然後研發了一門什麼課程,而且不收那麼貴的學費,只收幾千元,學員就可以學到他們所跟大師學到的20萬,甚至上百萬的課程精髓。但是另外一半說錯了”

我接着說:“另外一半錯在了,你學你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沒有看見事情的本質,聽師傅我跟你說說本質。爲了能讓你更清楚本質是什麼,我用兩位中國的大咖來舉例子,那就是小品和相聲方面的大咖,趙本山老師和郭德綱老師。

趙本山有自己的弟子,大多數是成年的時候,有一些本身的人,在能力上缺少一些引導,在宣傳上缺少專業的團隊運作,於是提供了劉老根大舞臺進行推廣。

郭德綱有自己的兒徒,大多數是未成年就開始培養,吃住都在自己家裏,在能力上點滴教授,在宣傳上給予自己平臺德雲社的推廣。

那你說,趙本山的徒弟和趙本山風格一樣嗎,絕活一樣嗎,郭德綱的兒徒與郭德綱的能力一樣嗎,技巧一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一樣,雖然有基本功是模仿的,是鍛鍊的,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結合自身經驗和技能的融合,也就是說,徒弟雖然跟師傅學,但是要有徒弟自己的風格。最重要的是,師傅我不建議你學太多成功者的經驗,雖然成功者的經驗有可取之處,他們也在過去成功過,但是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經驗不一定適合你,你的要表現的,是100%你自己,而不是模仿出來的他們。所以在模仿和借鑑的角度,可以學習,增廣見聞,優化自己的課程,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其他人的經驗成爲你的主導,最多也就是20%的融合,自己的東西必須要佔80%”

最後,李新海老師想說,千百年來,培訓的課程內容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授課講師的風格,方式和方法。

你覺得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