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中國(四)文憑二十年內成廢紙!(轉貼+我的感想)

 

 

    水木周平:最近又到了學生高考,怪事又多了起來,罵的人多,照考不誤的人也多,其實人生的出路有很多種,大學只是其中一種。這個出路大約只佔所有出路的1%左右,且高考這條出路是所有出路中比較差的一條,根本沒必要那麼狂熱。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職業不需要上大學,而且上了大學對這些職業也沒有任何幫助。實際上經過問卷調查中國已經有九成的大學生畢業後從事的職業與所學專業無關。

 

學習是爲了什麼?----水木周平

    在中國很多人讀書是爲了文憑而不是爲了知識。爲什麼中國人如此看中文憑?一方面是因爲中國人太看中表像,太缺乏自信,太愛隨大流的劣跟性造成的。另外一方面是中國半市場經濟時代裏國家以及國有企業認同科舉似的人才篩選模式。但在中國走向更市場化的大前提下,再抱着這樣的觀念走下去必然是絕路一條。

    實際上中國的家長們在看到當今社會很多人成功或者很多人過上舒適的日子之後就會忍不住希望自己的子女也過上那樣的生活。當他們瞭解到那些人都擁有大學、碩士、海歸身份以後就天真的以爲讀了大學、碩士就能有能力,就能過上那種生活。然後就完全不顧自己子女的特長和愛好不顧及子女應該發展的自身能力,而強制的要求其唸書考分上大學。

    而實際上成功的人是因爲有了能力纔得到了學者、博士、專家等稱號,並不是考取了學者、博士、專家等這些稱號以後就能成功,這麼簡單的道理中國人卻不去想也不願意去想,有的人甚至明明知道這個道理卻還是忍不住的要去隨大流。我經常對一些朋友說:“你應該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而不是逼他們去考試。那樣沒用。”然後朋友回答:“水木周平,你說的東西確實有道理,可大家都在上大學我能不讓孩子上嗎?”聽到這裏我又糊塗了,爲什麼大家都在上大學你就一定要上大學?隨大流其實害苦了大量的中國人。

    人生有無數種出路,大學只是其中一種。上帝是公平的,有的人可能笨一點,但他有某方面的天份,有的人塌實,有的人狡猾,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大氣,有的人有音樂天賦,有的人有文學天賦,有的人是天生商人,有的人是天生藝術家,他們應該發展各自的道路。爲什麼一定要把大家都送入大學去擠一個獨木橋呢?

    我認爲,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應該發展自己的道路。相反沒什麼特長或者一心想要鑽研前言科技的技術愛好者才應該去讀書。否則根本沒有必要!讀書就是爲了求知識,而求知識的前提是你得喜歡它。假設你的夢想是想提出大統一理論,你的夢想是想研究新技術推動人類進步那你就去上大學考博士慢慢的積累知識。如果你的夢想僅僅是想好好的生活娶妻生子賺錢成名出人頭第或者振興民族,那你就別上大學了,好好找到你所長,發揮你所在吧。

 

文憑的作用是如何失去的?----水木周平

    中國老百姓總是呼籲民主呼籲市場經濟,可中國老百姓根本就沒弄明白也絕對接受不了真正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殘酷的,市場經濟就是利益至上!什麼文憑什麼機構認證全是廢話!你能給企業賺錢你就能找到工作,你能找到市場規律你有組織能力你能拉到資金你就能成爲老闆。你想唱歌你唱得好就能出名,你想寫書你寫得好就有人捧你,你想進INTEL你想進新浪、進百度這樣的公司,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基本上沒什麼大問題,學歷一點用都沒有。

    中國目前正在向2.0時代邁進,中國的經濟會越來越市場化。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公司兩個人來應聘銷售職位。其中一個人巧舌如簧,人又親和,虛心可愛但沒文憑也不會英語。另外一個人英語六級,清華北大高分畢業,中規中矩。你認爲企業會要哪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100%是要前者!因爲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是必須追求效果而不是表像。因爲企業一旦追求表像就必然倒閉必然滅亡!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裏繼續狂熱的參加高考就是愚民行爲。中國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迎接市場經濟的洗禮!如果真的改不掉自己身上的劣根性回頭吃虧的還是自己。就更前幾年很多農村家長拼命要給自己孩子買個農轉非戶口一樣,過了兩年發現買不買都一個樣沒有任何區別了,我就不明白,爲什麼中國人總是上這樣的當。

    有人說:“水木周平,照你這樣說,中國現在就不需要文憑了,爲什麼還要等十年?”我認爲中國2.0時代應該是從2007年WTO加入之後開始加快進程。其效果會在5-15年內大面積的浮現。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找一找我博客裏之前寫的《中國2.0》系列文章來參考一下。現在文憑看起來有用主要是由於國家在用宏觀手段強化文憑價值。比如現在電視宣傳上故意透露這明星也在考碩士那明星有是博士之類的話題,另外一方面強制要求國有企業必須要按文憑錄用新人。其實這是一種最後的瘋狂,就等於當年最後拋售一把農轉非戶口一樣。把一樣東西作廢之前再最後擡高價格賣一把。這也是近年教育費用漲到全球第一的其中一個原因所在。

    但市場的問題最後必須交給市場來解決。政府的干預手段始終不是長遠之計。用文憑來限制新人進入國企,就等於讓加速國企的死亡。因爲市場經濟環境下確實有很多人纔沒有文憑,而相反中國死板教育下出來的大學生根本就不好用。所以國企要麼就是死,要麼就是放棄文憑觀念進行自我改造以適應市場經濟。而其他的私人企業外資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你能給企業帶來效益你就能有工作,反之你有天大的學歷最後也只能流落街頭。所以十年之後文憑必將成爲廢紙一張,這是市場經濟變革帶來的大環境造成的,沒有任何人爲的力量可以於之抗衡。

 

結束語:

    我認爲中國人應該好好的適應一下新環境,文憑作廢,大學生貶值帶來的並不是壞事。而是這樣的環境會讓表面光鮮者下臺,讓真正有能力者磨去外表的沙石露出金子來。有了這樣的新生力量中國纔可以和WTO進來的外國資本家外國企業家抗衡。這股力量看上去很弱,但實際上會很強。其實這一點上在比較開放的互聯網行業已經很明顯了。哪怕你沒有半文錢,哪怕你不是海歸,但只要你有能力就能成功。相反是你是博士又是海歸又有背景,但你沒多少真實能力的就不能成功。所以現在還在擠獨木橋的家長和學生們應該認真的思索一下了,免得再次成爲大環境變革下的犧牲品。

轉自:

http://liao168.blog.hexun.com/4103245_d.html

 

————————————————————————————————————

英雄所見略同

在讀《成長》的時候我就深深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掉轉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向

開始探索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適合自己性格的,什麼是自己討厭和不屑的

大學的前兩年嘗試了一些東西

從開始的linux,到網站架構,又忙了社團,學C,編程......

視野開闊了不少,對未來也算是瞭然於胸

我這人性格內向,思想豐富,適合走技術路線。

爲人正直,心胸寬廣,心腸又熱,算是個好人,能夠團結人,想來將來可以帶領一個團隊打天下。

喜歡讀書,喜歡思考一些不着邊際的古怪問題,思維天馬行空,行爲特立獨行,總是想跟常人做的不一樣,小時候體現出一股野性,現在成熟之後又成了一股個性的氣息,有一種開拓精神,將來能成事。

OK,就此打住,不說那麼多大話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纔是後兩年的王道。

嵌入式軟件開發就是我自立於社會的本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