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轉載

讀博士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序:寫過一個心路總結,裏面大都是生活爲多,感慨豐富,這裏寫篇長文來探討博士生生涯的學術研究以及從博士到博士後的轉化過程中的注意問題,聲明:本文純屬個人感受,不妥之處可商榷。自己就在國外呆過一年多,是個假海歸,比起國內外那些真本事的,甚至比有些在讀博士生都不如,純屬班門弄斧,牛人大可無事之。
也許有時候博版不希望水太大,有希望商討的博士可以站內寫信給我,我是有信必覆。
---------------------
談讀博的文章很多很多,各大學bbs,研學論文,天涯,紫霞,丁香園,看看了感慨很多,希望能寫下自己一些讀博感受,能夠給正在讀博或即將讀博的師弟師妹一些參考,有所裨益那很欣慰了。根據我的理解,工科與文學、理學讀博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我是真實反應自己的讀博方式,許多觀點可能跟其他人不同,因爲也不具備普遍意義,

可能其他人看來還不可取,我想做的是給人家一個參考,取捨由師弟師妹們自己決定。簡而言之,本文特別適合對於一個願意投身學術的人來說,此乃我以爲做博士的意義,學術絕非幾年之功,而是一生之事。

正像我在回憶三年博士生涯中額外收入可以看到,我沒有任何社會上經歷,就是每天泡教研室的類型。大學想來最可愛,開始抽菸喝酒談戀愛,還好學習也不賴,碩士想來很無奈,做做試驗發片文章,體驗體驗搞科研的過程,沒有怎麼深入,博士麼真累,咖啡喝了無數瓶,爲了中午不睡看文獻,電腦旁寫申請寫論文,時間太長導致眼疾,爲了一個公式推導可以不吃飯,頭髮掉了很多,體重達到110斤,現在160。現在回憶起來最先進入腦海的就是我的轉椅,電腦桌一邊電腦一邊是書桌,所以我就吱吱呀呀地每天每時地轉來轉去,我師弟開始快被我折磨死了,修理換椅子都不行,後來習慣了,自己就開始吱吱呀呀地折磨下一屆師弟啦。在此,也謹以此文獻給那些被我折磨的師弟師妹們。
----------------------
第一:爲什麼讀博
每次這個問題都會引起大水,什麼觀點都有。我也不講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是一直希望上學上到頭的那種,所以我一直準備考博士,沒有想校園外如何生活過。因此,我對於碩士老闆和博士老闆指的研究方向都沒有抵觸,跟什麼老闆搞什麼課題,我的跨度還是滿大的,不過最後還是以信息處理爲職業了。因此,我讀博理由就是我一直想讀,感覺感覺博士是怎麼回事,家庭情況可以,時不時接濟自己一下,自己也花不多,吃飯賣書,賣書找老闆報銷,談女友沒有怎麼花錢,大都是女友出資。北京三年沒有去過長城,故宮,基本就是每天賴在實驗室和宿舍,書店的那種,有時非常喜歡10.1放大假的感覺,空蕩蕩的自己聽音樂,看書,打遊戲,看小說電影,就是不喜歡出去玩。讀博一是家裏沒有負擔,否則父母真是夠辛苦的,二是喜歡,三是享受這個過程。

-------
第二:怎麼考博
由於本人愚笨,英語不好,出國前期花費問題,所以不出國讀。當初想去中科院某學所,可惜一個老院士打擊我,說你們學校呢,基礎不好,來我啊這裏很累,我也不想從頭浪費時間教你,你還是考慮其他的吧。考北大,北大的英語真難,考50幾分也考不到,沒戲。記得有個同學考人大英語也很bt,考一天,聽說讀寫都考。清華的英語倒是
規範,可惜那個我喜歡的老闆調吉林去了。只有再找,本校老闆倒是歡迎,可我總喜歡換換學校,這樣也彌補我不愛出校門的缺點。所以就跑南方浙大去了,當時過六級免試聽力,我就鑽空去了。要報的老闆寫信(不是email)交談還不錯,還親自郵寄來專業科的書,真讓我感動。因此,考博就親自跑跑或問問,能遇到好導師真是好,
--------
第三:博士生一年級
真是不幸運,浙大這個老闆又去美國了,我被調到另外一個老師那裏,入學就叫我過去了,說作信息處恚鬩鄖拔錮淼模贍艿貌購芏囁危褂蟹⒈鞸CI論文才能畢業,當時我就蒙了,拿着老闆的書不知怎麼離開的。非常好的是我同宿舍的一個是信電系老博士,從他那裏把信號系統,數字信號等一堆書借來,不懂就問他,選的一些他們系的科就找他通融通融,勉強都混過去了,感到隔行如隔山,這個山不知怎麼越過去,學了半年只瞭解大概。最先過的關口是研究方向的瞭解,老闆從Rev. Mod. Phys.上找了一篇綜述,真是好,80多頁,幾乎99年以前這個方向的文章都在它的參考文獻裏,所以我就上過課後就蹲在西文過刊室裏,那是網上還沒有買APS以及AIP的數據庫,那裏面很多文章,IEEE的文章不多,所以我都是自己掏錢復印,大約幾百元吧來複印文章,爲了複印你得練就各種本領,比如和館員混熟,那麼中午就可以帶個包子和瓶水呆在書庫裏,一個人翻很清淨,和複印員熟了就可以自己複印交給她錢好了。文獻好多來不及看,就要記文章名字和作者名字,以及年代,這樣一年一年的來找,晚上抽時間把所查的文獻輸入一個文檔裏,可以用查找來看是否重複,一年一年的分開頁數自己整理好,由於這個方向很新,88年開始吧,我當時的原則就是把88年-99年館裏所有能查的都複印來,有次我發現一期雜誌都是,害得我終於破產了,還好當時老闆看到我複印那麼多,而且對於我們實驗室都有好處,每年每年我整理放在那裏大家查,所以就給我開始報銷了,那之前大約300元都是自己掏的,浙大是實行館複印卷,上面印的錢數,有時同屋的老博士用不了就接濟我,有一天終於基本複印齊了,這個過程大約有接近3個月的時間,放齊了排起來有一個顯示器那麼高,大約是469篇,有多頁也有一頁的不等。杭州是個沒有暖氣的城市,冬天大約0度左右,拿杯熱茶,披上黃棉大衣,開始了閱讀的征途。說實話,看着看着就困了,沒有頭緒,都講的很好,都不會,甚至單詞都查不到,大約一週只是熟悉了一些專業詞彙。我後來改變策略爲:找科普類的看,比如Nature和Phys Today,這兩個雜誌真正做到了返璞歸真,大智若愚,不要以爲上面多深奧,其實有些介紹,評論很有趣,比起那些八股文似的論文好懂多了,看看題目你就能體會到,Nature許多題目是?號,這讓我感到了希望,其實就是自己煩了,隨手抽來一篇看來就看進去了,可見也不是偶然,不是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來也會謅,這個浸染是有道理的,搞理論的確實有這個時間可以這樣做。總有人想從中文看,好理解麼,由於我的方向中文還真不多,也就沒有注意,反過來在查中文期刊論文,發覺差別確實存在,乾脆就不看了,不是什麼歧視或者崇洋,中文的水平大家都知道,好的有不少,大都不怎麼好。整個上半學期就是看文獻和上課,當許多同學還在猶豫選老闆那個方向的時候,我沒得選,就這樣過來了。其實沒有選擇反而更能集中精力,曾遇到不少同學選了這個,又覺得那個好,換來換去,不知浪費多少時間。

下半學期,老闆想了新方法,我用Mathematicas算,可能我隨便選的參數正好在那個區域,所以就我和一個師弟算出一個好的結果,這樣就讓我寫這篇論文,等到暑假的時候我就投出去一篇,這時宿舍裏弟兄們還有的討論到底選什麼課題,想來真是幸運,當然寫的過程也是很痛苦,老闆給的壓力和兇臉不是很好看啊。反過來看第一篇外文,看來很幼稚和笨拙,我的方法是這樣的,在所有要引用的文獻之外,找一個方向差很遠的文章,我把它的結構都抄過來,比如,什麼什麼,但是,怎麼怎麼,然而,所以,因此,文章第一部分如何,最後,我們得出怎麼怎麼,整個的這種虛詞部分大都相同,即使套不進去,就找第二篇,這樣套,當然裏面數據和專業詞彙都是要自己的,反正這樣抄襲不會落到同行手裏,我稱爲智慧的抄襲,無奈之舉,反正要寫好,還是自己要多練,甚至背別人的好句子,第一篇就這樣模仿出來的,再老闆修改,反覆打磨,看起來也是那麼回事,反正結果是很好的,評審的也沒有太刁難我的英文,就這樣第一篇SCI收錄的論文就出來了。剛學寫作都是抄襲麼,我雖然老是給師弟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我還是非常仔細地檢查不犯嚴重錯誤,至少數據了,圖形了,骨頭(idea)和肉(數據和圖)是自己的,接些別人的衣裳穿,我大言不慚地就這麼混下來了。
-------

第四:博士二年級
記得寫過:

博學志士,博現在都不很好,學科分類很多,
能貫通多門學科的是天才,現在大都專學一個方向畢業。
然博士基本素質修養,我提這幾個方面探討:
一曰:修性,許多博士性格都挺怪異,性情的修養大都忘記,做博士首先達到一個較高性格水平,心胸開闊,能真心承認別人成就,不嫉妒,不自卑,平和前進,不斷超越以前的自己,不斷反省自己,能改正自己的一些毛病。
一曰:修身,堅持鍛鍊,能勝任長期伏案苦思和試驗的勞作即可,不可以鍛鍊爲目的。
一曰:修業,自己專業自己就下苦工吧,還要
a:計算機基本技能,wword, tex會一個,最好都會;語言會一種達到編程的目的,c,FT, Matlab等挑個吧,網絡知識,硬件基本知識,能修理電腦小毛病,FTP,bbs,java,病毒防治,email收發轉,等等
b:一門外語聽說讀寫精通,一門瞭解;
c: 對於研究保持熱戀感覺,天天思之念之,真心喜歡,能不斷追蹤新的方向,比如看arXiv.
d: 國學,詩詞,歷史,基本國家知識,愛國愛家,勤懇老成。

好,這些你都學到,你就畢業了,來我這裏領證吧。

這些我是我二年紀的感觸,到這個階段,課沒有了,老闆管你呢很好,不管你呢,你就練練這些吧,否則寫畢業論文時都可能遇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