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應當讀博--轉載

哪些人不應當讀博

1、 高智商的人不適合讀博士。首先聲明,這不是對博士生一族的貶低,希望不要因此而得出“傻博士”的推論。一般來說,能讀到博士的人,並不是說明他在智商上勝過周圍的人,而是說明他是最適合長期學習的人,也是最勤奮刻苦的一類讀書人,這一點恰恰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畢竟具備這種能力是難能可貴的,國家的科研事業需要這樣的人。總體上,能讀博士的人,只要具備一般的智商水平即可,即使是中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裏的博士生,也只需具備中等以上的智商。大部分高智商的人,在大學畢業以後,不是去公司工作,就是出國了,很少選擇在國內繼續深造的。既然這是羣體行爲,肯定有其合理性,對於高智商者,不可以對此視而不見。
  2、 高估博士學位價值的人不適合讀博士。有錢、有車、有房,誰都想,但是並不是誰都可以實現。如果指望一個博士學位就能換來“腰纏萬貫”,那就算是打錯了算盤,趕快打消這個念頭,人生短暫,上錯了船可就不好玩了,俗話說“賊船好上難下”,這個道理應該懂得的。博士畢業,進高校教書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不是高校待遇好,而是情非得已。在今天的中國,有幾個公司需要博士?要博士就要發揮其作用,體現其價值,爲公司創造更大的收益。但是,有幾個公司能提供這樣的空間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呢?小公司用不起也沒必要用,大公司要用也不多。也許有人會問,中國不是有那麼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嗎?不錯,登記註冊爲“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國公司已經爲數不少,但是,有幾家是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可以說,大都是外國專利技術的代理收費者。就算有幾家堪稱“民族驕傲”的名企,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博士羣體而言,也是“僧多粥少”,不想餓死,除了進高校,別無他路。高校工作相對穩定輕鬆,但是薪水卻和大公司有天壤之別。加上現在已經沒有分房制度,房價又天天漲,博士剛畢業又沒有什麼積蓄,收入又低,還得面臨組建家庭的艱鉅任務,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感嘆:如果當初不讀博士,恐怕現在已經是“五子登科”了吧。是啊,看看身邊那些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同學,哪個不比自己境遇好呢?

  3、 家庭條件不好的人不適合讀博士。注意,我這裏用的詞是“不適合”,而不是“不要”。有這種觀點的人,我肯定不是第一個。前幾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言人不就闡述了他的“教育消費論”嗎?爲什麼說家庭條件不好就不適合讀博士呢?我並沒有對普通百姓的歧視(我也是貧農家庭出身),而是就事論事。我並不想剝奪任何人受博士教育的權利,只是想指出,享受這種權利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當一個人讀到博士時,如果不是已經工作幾年,正常年齡應該在26歲左右,博士畢業就應該在30歲左右,在這個階段,自己的父母應該是開始漸漸需要子女供養的時候,尤其對於家庭貧困的人,一般都是父母沒有什麼經濟收入,平時都是省吃儉用,有個頭疼腦熱的病,都是能挺則挺,不打針不吃藥,集中一切財力物力供子女上學,希望子女有朝一日能有出息,儘快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在讀博士期間,雖然可以自食其力,不靠父母,但是很少能再多些錢給父母用的。日盼夜盤,好不容易盼到博士畢業,可是又馬上面臨買房成家,這筆花費不小,沒有三四年的積蓄,連房子的首付都解決不了。這時候,還指望能給父母多少錢呢?就算給父母錢,眼看着子女還沒有安定下來,做父母的能捨得花嗎?到最後,還不是一分一分攢着給子女用。做子女的,孝道都沒盡到,還讀那麼高的書有甚用。

  4、 心理素質不好的人不適合讀博士。“又跳了一個,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已經跳了一個”,似乎,很多校園裏生活的人對“跳樓”現象已經“習以爲常”了。畢竟,一次又一次“跳樓”事件對神經的反覆刺激已經降低了人們對它的敏感度。除了一句“太可惜了”,還能多說些什麼呢?面對現實生活巨大壓力,生活下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勇氣,一死以求解脫,雖然辜負了親人,卻是最對得起自己的。想讀博士的人,思想的確準備好了嗎?做學術,就要忍受寂寞,狹小的交際圈再也不能帶給你大學的浪漫生活;身份更是尷尬,既不能當自己是老師,在老師的眼裏你永遠是學生,也不能當自己是學生,在大部分學生的眼裏,你就是老師,是大人了。如果讀博士之前還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另一半,那就要做好四年繼續光棍的準備,根據經驗,在讀博士期間找到對象的概率不大,基本可以死了這條心。沒有那生命的另一半,你能承受住極大的生理壓抑嗎?如果自己可以解決,上帝還造出和你異性的人做什麼。每當和自己的老同學聚會時,看着人家又是購房又是買車,有的都已經當爹當媽了,你還在讀博士,你看着能不眼紅心熱嗎?由嫉妒心產生的強烈壓抑感,相信每個人都有深刻體驗。眼看日子一天天過去,可是論文遲遲不發,你不急誰還幫你急啊。

  5、 反對教育產業化的人不適合讀博士。前文已經講過,讀博士的最後出路大都是留高校。讀博士的人反對教育產業化,那就是拿繩子勒自己的脖子,斷自己的後路,砸自己的飯碗。誰都可以喊反對教育產業化,就是讀博士的人不能夠喊,你如果反對教育產業化,那以後你的工資怎麼漲,你的現代化辦公大樓怎麼蓋,你的小汽車還要不要,你以爲這些錢從哪裏來啊,看看國家每年的教育財政的那點投入,再看看各個高校的大肆擴張建設和高校學費瘋狂暴漲,難道你還看不出端倪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