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中臺無疑是當下最火的熱詞,來源於阿里提出的“大中臺、小前臺”,阿⾥⼈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在業務的不斷催化滋養下,將⾃己的技術和業務能力沉澱出一套綜合能力平臺,具備了對於前臺業務變化及創新的快速響應能力。當下這個概念擴展到了更廣的領域,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組織中臺、技術中臺等概念紛紛提出,其核心是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
這幾年中臺思維由零售爲主的互聯網行業快速推廣到全產業,爲什麼中臺管理思維頃刻間流行起來,其發展的背景和實質是什麼?元年的中臺思維和能力是什麼?我們能爲客戶提供哪些中臺建設服務?本文將有詳細介紹:
一 中臺思維產生的背景
01
企業數字化轉型大背景
推動了中臺思維的產生
關於如何解釋數字化轉型,我們應先明白“數字化”這個概念。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最近兩年,“數字化”悄悄替代了“信息化”,從各種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數字化所指:即把模擬數據轉化成0和1表示的二進制代碼,需要或涉及計算機技術的使用。
信息化時代,因爲技術手段有限,對於一個客戶、一件商品、一條業務規則、一段業務處理流程方法,我們只能以數據的形式人爲的錄入下來,大量依靠關係數據庫:表(實體)、字段(屬性),把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變成了結構性文字描述。
而如今,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一系列新興技術在經歷了前期摸索式發展,並逐漸向產業和行業下沉後,我們大可利用這些技術把現實繽紛世界在計算機世界全息重建。現實世界什麼樣,我們就有能力把它在計算機的世界裏存儲成什麼樣。
------這就是企業數字化。
而“數字化轉型”便是基於IT技術所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持,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產生交互而誕生的。
比如海爾,通過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顛覆與升級,打造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的互聯工廠體系,使整個製造過程實現高度的柔性,滿足個性化定製的需求。
具體而言,數字化轉型包括三個方面:
1 “轉換”——從傳統的信息技術承載的數字轉變成“新一代IT技術”的數字,實現技術應用的升級;
2 “融合”——從實體狀態的過程轉變成信息系統中的數字、從物理形態的數字轉變成虛擬形態的數字,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數據實時流動與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管理的真正融合;
3 “重構”——適應互聯網時代和智能時代的需要,基於數字化實現精準運營的基礎上,加快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的變革與重構。
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使企業可以利用便利的手段進行全價值鏈的管理,所以利用數字化能力建立各種管理模式,以便更快速的應對市場變化成爲當今的管理潮流,中臺架構正是利用了各種數字化工具孵化出來的管理模式。
02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模式
和價值鏈的變化催生了中臺思維
隨着數字化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企業原來的業務運作模式以及商業模式也在發生重大變化,企業的價值鏈也隨之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創新帶來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和創新
按照當前的技術熱度和公司產品適合的應用場景結合,評估出各項新技術的急迫程度。逐步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最新技術來推進企業管理轉型。
隨着“大智移雲物”以及交易電子化的快速發展,企業業務模式和財務管理模式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藉助數字化的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企業管理效率,使企業能獲得更多有價值的實時的分析數據。
數字化轉型時代帶來商業模式企業價值鏈的改變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商品經濟以供給爲重點管理對象的年代轉變爲由需求爲重點管理對象的新時代,相應的企業價值鏈也由“生產計劃爲核心”的管理價值鏈,轉變成爲“以客戶需求爲核心”的管理價值鏈,企業不再是以標準化產品的生產爲主要管理對象,而是以客戶需求的產品爲重點管理對象,通俗來講就是標準產品製造轉變爲按客戶需求製造,所以價值的重點是快速響應客戶的訂單需求和服務需求。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隨着商業模式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企業逐步建立起全價值鏈的數字化管理流程,除了內部管理的數字化,和客戶交互的數字化逐漸被重視,這樣就催生了後臺資源服務和前臺客戶需求頻繁交互的可能,中臺思維也會順應而生。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二 中臺思維的實質和內涵
01
中臺思維下的企業
管理架構和信息化架構
要說清中臺,必須跟前臺和後臺相對來解釋。前臺通常是面向客戶的市場、銷售和服務部門或系統,後臺通常是技術支持、研發、財務、人力資源、內部審計等二線支撐部分或系統。之所以有提出中臺概念主要有兩個視角,一是前後臺經常脫節,前臺抱怨後臺脫離業務、支持和服務不到位,後臺抱怨前臺經常變化、信息反饋不及時。二是後臺部門能力重複建設、共享程度低、數據孤島、信息傳遞不通暢。
前後臺在管理上的矛盾突出地體現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的效率上,現在商業模式和企業價值鏈要求企業的後臺的部分服務職能前移,“能聽得到前線的炮火”,能更好的支持前臺和客戶的需求,快速的爲前臺提供更多更快的“炮彈”。
所以在管理架構上和企業信息化的架構上逐漸的“中臺化”,其核心的表現形式: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02
業務中臺的核心構成
通過業務中臺將後臺的部分服務職能前移,使之更接近客戶,以便更快的響應客戶需求和提供響應的服務,承擔起前後臺的銜接作用,中臺作爲企業“承前啓後的”重要資源,將在企業快速發展中發揮中堅力量。業務中臺作爲服務中心和資源調度中心,我們理解主要有以下的職能: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總之,業務中臺更多的是發揮服務職能,爲前臺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而設立的,本身沒有固定的模式,一切以前臺和客戶的滿意爲宗旨進行建立。
03
數據中臺的核心構成
數據作爲企業重要資產既可以發揮對內的分析要求,支持企業的業務創新,也可以依靠數據資源爲客戶提供響應的服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數據需要依靠數據中臺很好地利用起來,通常數據中臺會包括三個層次來構成完整的數據中臺。
中臺化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實踐的大勢所趨
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是分層次的,以前叫作數據倉庫模型,筆者這裏概括爲三層,基礎模型一般是關係建模,主要實現數據的標準化,我們叫作“書同文、車同軌”,融合模型一般是維度建模,主要實現跨越數據的整合,整合的形式可以是彙總、關聯,也包括解析,挖掘模型其實是偏應用的,但如果用的人多了,你也可以把挖掘模型作爲企業的知識沉澱到中臺,比如離網挽留的模型具有很大的共性,就應該有人把它規整到中臺模型,以便開放給其它人使用,中臺的中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標準。
數據服務
將數據模型按照應用要求做了服務封裝,就構成了數據服務,這個跟業務中臺中的服務概念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數據封裝比一般的功能封裝要難一點,畢竟OLTP功能的變化有限,而數據分析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很大,變化更快,導致服務封裝的難度變大。
隨着企業大數據運營的深入,各類大數據應用層出不窮,對於數據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大數據如果不服務化,就無法規模化,比如浙江移動封裝了客戶洞察、位置洞察、營銷管理、終端洞察、金融徵信等各種服務共計幾百個,每月調用量超過億次,靈活的滿足了內外大數據服務的要求。
數據開發
但有數據模型和數據服務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再好的現成數據和服務也往往無法滿足前端個性化的要求,這時候就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了,數據中臺的最後一層就是數據開發,其按照開發難度也分爲三個層次,最簡單的是提供標籤庫(DMP),用戶可以基於標籤的組裝快速形成營銷客戶羣,一般面向業務人員,其次是提供數據開發平臺,用戶可以基於該平臺訪問到所有的數據並進行可視化開發,一般面向SQL開發人員,最後就是提供應用環境和組件,讓技術人員可以自主打造個性化數據產品,以上層層遞進,滿足不同層次人員的要求。
對於標籤庫(DMP)到底是屬於SaaS還是PaaS是有爭議的,但標籤庫這類平臺顯然較生意參謀類產品更中臺一點,因爲其通用性更強,專有業務的特性不是非常明顯,筆者還是認爲可以歸爲中颱。
三 元年的中臺思維和服務能力
元年科技最近幾年的業務實踐和技術研發具有很強的中臺特點。業財稅共享業務就是業務中臺,涵蓋了財務共享、商旅共享、採購共享、稅務共享,通過依託互聯網化和智能化的商旅、採購、稅務等業務共享平臺,未來擴展到銷售共享,逐步替代或擴展傳統ERP形成企業業務交易層主要的交易處理、結算處理、賬務處理、稅務處理平臺,形成企業更靈活、更強大的業務支撐平臺。我們即將推出的新一代共享平臺就是基於微服務架構的技術中臺,是未來支撐我們更多交易業務的Paas平臺。以元年C1爲核心管理會計和數據分析平臺就是數據中臺,我們傳統的管理會計業務與更業務化、場景化、實時化數據分析融合,逐步融合路聯網大數據分析,利用數據賦能業務。
元年的中臺服務依託的自身的成熟產品平臺,已成功爲TCL、海大集團、奧克斯集團、安踏集團、山西焦煤集團等大型集團企業搭建起來業務中臺,實現了各類業務的共享服務;以元年C1爲依託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平臺爲依託建立客戶數據中臺,已成功爲保利集團、茅臺集團、通威集團、時代地產、長安汽車等大型企業集團建立起數據存儲和分析的數據中臺服務。
元年的中臺服務平臺是基於新一代智能技術打造的,可以支持企業利用平臺能力構建適合自身業務需要的中臺服務能力。
最終我們認爲評判一個平臺是否稱得上中臺,最終評判標準不是技術也不是長什麼模樣,最終還是得前臺說了算,畢竟前臺纔是戰爭的關鍵,纔是感受得到戰場的殘酷,看得見用戶的那部分人。前臺想不想用,愛不愛用,好不好用,幫了前臺多大的忙,從中臺獲得了多大的好處,願意掏出多少利潤來幫助建設中臺,這纔是甄別中臺建設對錯好壞的唯一標準。 對於中臺來講,前臺就是用戶,以用戶爲中心,在中臺建設上同樣適用。
元年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爲客戶建設前臺“戰爭”所需的中臺服務,幫助客戶將中臺能力建設成爲企業的“中流砥柱”。
來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19/06/48274702_829802245.s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