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測試

////////  單元測試 /////
 
 
單元測試大多數由開發人員來完成,測試人員技術背景較好或者開發系統軟件時可能會安排測試人員進行單元測試,大多數進行的單元測試都是開發人員調試程序或者開發組系統聯合調試的過程。
單元測試一般包括五個方面的測試:
一、
模塊接口測試


模塊接口測試是單元測試的基礎。只有在數據能正確流入、流出模塊的前提下,其他測試纔有意義。模塊接口測試也是集成測試

的重點,這裏進行的測試主要是爲後面打好基礎。
測試接口正確與否應該考慮下列因素: 1、輸入的實際參數與形式參數的個數是否相同;

2、輸入的實際參數與形式參數的屬性是否匹配;

3、輸入的實際參數與形式參數的量綱是否一致;

4、調用其他模塊時所給實際參數的個數是否與被調模塊的形參個數相同;

5、調用其他模塊時所給實際參數的屬性是否與被調模塊的形參屬性匹配;

6、調用其他模塊時所給實際參數的量綱是否與被調模塊的形參量綱一致;

7、調用預定義函數時所用參數的個數、屬性和次序是否正確;

8、是否存在與當前入口點無關的參數引用;

9、是否修改了只讀型參數;

10、對全程變量的定義各模塊是否一致;

11、是否把某些約束作爲參數傳遞。


如果模塊功能包括外部輸入輸出,還應該考慮下列因素: 1、文件屬性是否正確;

2、OPEN/CLOSE語句是否正確;

3、格式說明與輸入輸出語句是否匹配;

4、緩衝區大小與記錄長度是否匹配;

5、文件使用前是否已經打開;

6、是否處理了文件尾;

7、是否處理了輸入/輸出錯誤;

8、輸出信息中是否有文字性錯誤。


二、
局部數據結構測試


檢查局部數據結構是爲了保證臨時存儲在模塊內的數據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完整、正確,局部功能是整個功能運行的基礎。重點是一些函數是否正確執行,內部是否運行正確。
局部數據結構往往是錯誤的根源,應仔細設計測試用例,力求發現下面幾類錯誤: 1、不合適或不相容的類型說明;  
2、變量無初值;  
3、變量初始化或省缺值有錯;  
4、不正確的變量名(拼錯或不正確地截斷);  
5、出現上溢、下溢和地址異常。

三、

邊界條件測試

邊界條件測試是單元測試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衆所周知,軟件經常在邊界上失效,採用邊界值分析技術,針對邊界值及其左、右設計測試用例,很有可能發現新的錯誤。邊界條件測試是一項基礎測試,也是後面系統測試

中的功能測試

的重點,邊界測試執行的較好,可以大大提高程序健壯性。
 
 
四、
模塊中所有獨立路徑測試


在模塊中應對每一條獨立執行路徑進行測試,單元測試的基本任務是保證模塊中每條語句至少執行一次。測試目的主要是爲了發現因錯誤計算、不正確的比較和不適當的控制流造成的錯誤。具體做法就是程序員

逐條調試語句。
常見的錯誤包括: 1、誤解或用錯了算符優先級;  
2、混合類型運算;  
3、變量初值錯;  
4、精度不夠;  
5、表達式符號錯。


比較判斷與控制流常常緊密相關,測試時注意下列錯誤:  1、不同數據類型的對象之間進行比較;  
2、錯誤地使用邏輯運算符或優先級;  
3、因計算機表示的侷限性,期望理論上相等而實際上不相等的兩個量相等;  
4、比較運算或變量出錯;  
5、循環終止條件或不可能出現;  
6、迭代發散時不能退出;  
7、錯誤地修改了循環變量。


 
五、模塊的各條錯誤處理通路測試

程序在遇到異常情況時不應該退出,好的程序應能預見各種出錯條件,並預設各種出錯處理通路。如果用戶不按照正常操作,程序就退出或者停止工作,實際上也是一種缺陷

,因此單元測試要測試各種錯誤處理路徑。
一般這種測試着重檢查下列問題: 1、輸出的出錯信息難以理解;  
2、記錄的錯誤與實際遇到的錯誤不相符;  
3、在程序自定義的出錯處理段運行之前,系統已介入;  
4、異常處理不當;  
5、錯誤陳述中未能提供足夠的定位出錯信息。

 
//////////////  網站測試  //////////


一、功能測試


1、
鏈接測試

(1)、測試所有鏈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樣確實鏈接到了該鏈接的頁面;
(2)、測試所鏈接的頁面是否存在;
(3)、保證Web應用系統上沒有孤立的頁面(所謂孤立頁面是指沒有鏈接指向該頁面,只有知道正確的URL地址才能訪問)。
2、表單測試

(1)、註冊、登陸、信息提交等,必須測試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驗提交給服務器的信息的正確性;
(2)、用戶填寫的出生日期與職業是否恰當,填寫的所屬省份與所在城市是否匹配等;
(3)、檢驗默認值的正確性;
(4)、如表單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測試時跳過這些字符,看系統是否會報錯。
3、Cookies測試(session測試同)

(1)、Cookies是否起作用;
(2)、Cookies是否按預定的時間進行保存;
(3)、刷新對Cookies有什麼影響。
4、設計語言測試

(1)、使用哪種版本的HTML;
(2)、驗證腳本語言Javascrīpt。
5、
數據庫
測試

(1)、數據一致性錯誤:主要是由於用戶提交的表單信息不正確而造成的;
(2)、輸出錯誤:主要是由於網絡速度或程序設計問題等引起的。
二、
性能測試


1、連接速度測試

(1)、Web系統響應時間;
(2)、超時的限制。
2、負載測試

(1)、某個時刻同時訪問Web系統的用戶數量;
(2)、也可以是在線數據處理的數量。
3、
壓力測試

(1)、壓力測試是測試系統的限制和故障恢復能力,也就是測試Web應用系統會不會崩潰,在什麼情況下會崩潰。黑客常常提供錯誤的數據負載,直到Web應用系統崩潰,接着當系統重新啓動時獲得存取權。
(2)、壓力測試的區域包括表單、登陸和其他信息傳輸頁面等。
三、可用性測試


1、導航測試

(1)、導航是否直觀
(2)、Web系統的主要部分是否可通過主頁存取
(3)、系統是否需要站點地圖、搜索引擎或其他的導航幫助
(4)、Web應用系統的頁面結構、導航、菜單、連接的風格是否一致 
(5)、Web應用系統導航幫助要儘可能地準確。Web應用系統的層次一旦決定,就要着手測試用戶導航功能。
2、圖形測試

一個Web應用系統的圖形可以包括圖片、動畫、邊框、顏色、字體、背景、按鈕等。圖形測試的內容有:
(1)、要確保圖形有明確的用途,圖片或動畫不要胡亂地堆在一起,以免浪費傳輸時間;
(2)、Web應用系統的圖片尺寸要儘量地小,並且要能清楚地說明某件事情,一般都鏈接到某個具體的頁面;
(3)、驗證所有頁面字體的風格是否一致;
(4)、背景顏色應該與字體顏色和前景顏色相搭配;
(5)、圖片的大小和質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採用JPG或GIF壓縮。
3、內容測試

檢驗Web應用系統提供信息的正確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信息的正確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還是誤傳的 。
4、整體界面測試

整體界面是指整個Web應用系統的頁面結構設計,是給用戶的一個整體感。例如:當用戶瀏覽Web應用系統時是否感到舒適,是否憑直覺就知道要找的信息在什麼地方?整個Web應用系統的設計風格是否一致?當然,對界面的整體測試並不能單靠個人直覺來評定;每個人的審美觀、專業角度、系統面向的行業及用戶、甚至性別與年齡等等,都是可能導致對界面作出不同評價的因素。所以要明白在對整體界面的測試過程中,其實是一個對最終用戶進行調查的過程。一般Web應用系統採取在主頁上做一個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得到最終用戶的反饋信息。
四、兼容性測試


1、平臺測試

在Web系統發佈之前,需要在各種操作系統下對Web系統進行兼容性測試。
2、瀏覽器測試

(1)、瀏覽器是Web客戶端最核心的構件,來自不同廠商的瀏覽器對Java,、Javascrīpt、ActiveX、 plug-ins或不同的HTML規格有不同的支持。
(2)、測試瀏覽器兼容性的一個方法是創建一個兼容性矩陣。在這個矩陣中,測試不同廠商、不同版本的瀏覽器對某些構件和設置的適應性。
五、安全性測試

(1)、現在的Web應用系統基本採用先註冊,後登陸的方式。因此,必須測試有效和無效的用戶名和密碼,要注意到是否大小寫敏感,可以試多少次的限制,是否可以不登陸而直接瀏覽某個頁面等;
(2)、Web應用系統是否有超時的限制,用戶登陸後在一定時間內(例如15分鐘)沒有點擊任何頁面,是否需要重新登陸才能正常使用;
(3)、爲了保證Web應用系統的安全性,需要測試相關信息是否寫進了日誌文件、是否可追蹤;
(4)、當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時,還要測試加密是否正確,檢查信息的完整性;
(5)、服務器端的腳本常常構成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又常常被黑客利用。所以,還要測試沒有經過授權,就不能在服務器端放置和編輯腳本的問題。
(6)、通過模擬攻擊的形式拷貝Web應用程序的某個功能點的url地址,然後打開新的頁面輸入該url地址看其是否能跨過系統的登錄模塊直接進入該功能點。
發佈了15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947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