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記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二)

第二部分:什麼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在我看來第二部分說的更寬泛,但對大方向的總結很值得借鑑,用羅老師的話說。我輩讓我有一種認同感,身處互聯網公司,去年乃至未來都應該算是理智(寒冬)的時代,這不全是壞處,至少我看來只要持續的、正確的進步仍然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我們共勉。

一、我輩正處於一個持續上升的通道中

此時你心中一定有一個問題:中國經濟到底怎麼樣?

你要是問我預測,我是真不會,那是經濟學家的工作。

你要問我個人感受,可能我20年都這一句話:我輩正處於一個持續上升的通道中

二、容易賺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我將這個觀點理解爲:經濟變得理智了,去年一年,商業街裏奶茶店、飲品店、等類似的店鋪數量極具增加(我有那麼一瞬也考慮過要不要回來家開一個SEVENBUS)。

曾鳴教授對此有進一步的解釋:你別以爲到下沉市場就算更辛苦了,也別以爲找細分需求就算更辛苦了,這都不算。真正的機會是,改造每一個值得被重構的傳統產業,這纔是一件具備創造力的“苦差事”。

你看,在曾鳴教授的眼裏,中國經濟有冷有熱,不是個總體上的好壞問題,而是一個幹什麼事和怎麼幹的問題。肯幹苦差事就有機會,只想掙容易的錢,就沒機會。

慈善家王兵提醒了我一個角度,2019年的經濟現象,背後本質上是因爲技術進步的速度太快,而社會演化的速度太慢,這二者之間產生了摩擦。(這點我仍然比較難理解,社會的演化速度拿什麼來衡量?)

三、市場人口換代了、有人還在刻舟求劍

  • 做保健酒的椰島鹿龜酒陷入困境,但是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開始爆發。
  • 做飲料的匯源果汁陷入了困境,但是一批年輕態的飲品,開始異軍突起。
  • 都說服裝不行,李寧變成了中國李寧,火了,成了國潮。
  • 你知道嗎?現在生活在中國這片國土上的人,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人,超過了之前的

四、 我很認同的觀點就是,我們社會的模式改變了——從電梯模式切換爲攀巖模式

什麼意思?所謂電梯指的就是,那些穩定的、確切的通道。過去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只要搭上電梯,就能往上走,而且非常確定:好好學習,就能考上好大學;學歷越高,就越能進好單位;進了好單位,就肯定比賣口紅的掙錢多,今年這話,你在李佳琦面前再說說試試?

現在的中國已經切換到攀巖模式,下一步往哪裏爬,每一步都在考驗我們的創造力和選擇能力。

五、好時代的標誌

  • 極其完備的基礎設施
  • 全球最大的供應鏈體系
  • 世界最大的統一市場
  • 從未中斷的文明共識
  • 國家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

我們看一下30年前,在北大食堂打過飯的那些人吧:

  • 張益唐,世界著名數學家;
  • 李彥宏,百度公司的創始人;
  • 西川,著名詩人;
  • 陳涌海,物理學家;
  • 鬱亮,萬科集團董事長;
  • 宣明棟,得到App總編室主任。

那你要非得說,北大畢業生才享受了某些好處,一般人沒這機會,你再看看這幾位:

  • 米雯娟,VIPKID的創始人,沒上過大學;
  • 張勇,海底撈的創始人,沒上過大學;
  • 李想,車和家的創始人,沒上過大學;
  • 黃章,魅族的創始人,沒上過大學;
  • 國民女神,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女士。衆所周知,基本上就沒上過什麼學。

這就是中國,無論你身處哪個位置,你都不能說自己沒有機會。

什麼是好的時代?就是走在街上,我們不敢小瞧任何一個人。

六、苟且紅利

  • 意思是雖然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
  • 只要稍微比他們往前一點點,就能享受到的那個紅利,就是苟且紅利。
  • 別人的苟且,成就了我們的努力。所以苟且紅利準確來說,應該是不苟且紅利

舉個例子:

當你打滴滴的時候,司機都會要你給個好評。因爲五星好評對司機很重要,能被優先派單。很多人沒給,往往是因爲下車的時候,忙忙叨叨給忘了。

但有這樣一個司機,離目的地還有二三百米的時候,他非常有禮貌地和你說,“我提前給你結束行程,少收你點錢”。聽到這句話,你肯定覺得,佔便宜了。

緊接着,這位司機就和你說了一句話,麻煩您,如果您方便的話,能不能給我點一個五星好評?

你看,這話一出口,你人還在車上,正好還有空,剛佔了人一便宜,不點還是人嗎?

我們是不是從小到大,走南闖北,到處能夠遇到這樣的人?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着力點。往旁邊看一看,邁出這麼一小步,這就是你向上攀巖的着力點。

七、市場的抓手在哪裏

中國像一個攀巖勝地,到處都有抓手,可以讓我們向上攀爬。但是,機會到底在哪呢?

先來看現在的優勢

  • 不管什麼時候,老百姓總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嘛。
  • 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超過40萬億人民幣。
  • 今年開始,中國會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再來看抓手

  • 中國新基礎設施——中國不計成本的基礎設施在逐漸的體現出它的“威力”
    • 假如我有個靠譜的方案,這個方案怎麼變成貨呢?中國龐大的製造業實力是我的後盾。
    • 有了貨,貨在哪兒賣?中國強大的電商平臺就是我的基礎設施,通過它,我可以觸達8億用戶。
    • 電商爭氣,這事就完了嗎?電商平臺的下面是發達的物流體系。1美金的平均快遞成本就可以通運全國。這事在全世界都是奇蹟。
    • 中國物流的下面,是持續幾十年沒有間斷的村村通工程的結果。在這麼大範圍的國土上,每一個村子都要做到通電、通路、通網絡。
  • 中國紅利——中國兩個字瞬間引爆了國人的認同和歸屬感。
    • 從李寧到中國李寧,把中國兩個字堂堂皇皇地寫在胸口,瞬間引爆了當代年輕人內心原有的那份驕傲和認同。

    • 過去這些年:去日本學,去法國學。萬萬沒想到,600年的故宮成了文創產業的頭號大IP。故宮IP帶火了一批網紅爆款,揹包、膠帶、口紅、月餅,好像什麼都能帶。你怎麼解釋?只有一個解釋,因爲中國文化符號。

八、品牌

品牌,就是你願意和它自拍。說白了,就是能和用戶建立起真實的社會關係互動。你能和多少人建立起真實的社會關係互動,你的品牌就會有多大。

貌似現在所有的奢侈品都是這樣的方式,屢試不爽。

九、財富

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

  •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 第二,你和其他人連接的本事。而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帶着這個視角,再來打量中國人的財富版圖,你會發現,有些職業正在起變化。

比如說房產中介,中國有100多萬從業人員。過去的理解,這是一個把人和房連接起來的職業。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他更重要的任務是要連接人和人。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老職業的新變化。

你知道嗎?現在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在其他行業做得非常好的人,改行幹保險。比如外企的、銀行的、廣告公司的、媒體的,甚至還有醫生。我們得到App的李璞老師說,過去大家的一貫印象,轉幹保險的基本上就兩種情況:要麼走投無路,要麼身懷絕技。這兩年,身懷絕技的人,改行幹保險的,越來越多了。

許多我們從來嗤之以鼻的職業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們的引力證明了大家對這個職業的感官在改變。

要求高,也意味着回報高。你可能知道,現在做得好的保險經紀,年薪百萬不是問題,而且時間還自由。但是,你可能未必知道,保險這個工作,是可以傳代,可以繼承的。

你就想,等他退休那天,把30歲的閨女帶到我面前,介紹說:這是我孩子,相應資格都有,請讓她繼續爲羅叔叔服務。你說這是不是就繼承了?他這輩子的奮鬥是不是就可以在代際之間傳遞?

爲什麼保險這個行業可以繼承?因爲它處理的其實是一組信任關係。本領可能會過時,資本可能會貶值。但是,人和人之間的連接,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

當然,房產中介、保險經紀人,這些職業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器,所以他們的財富能力,掙錢能力會提高。那你要說我這個職業不是這樣的呢?難道我要改行麼?當然不是。不管什麼職業,在所有的選擇關頭,多和人連接,保證沒壞處

本部分的最後來回答這幾個問題

  • 你是誰?
  • 你幹啥?
  • 你爲誰幹?
  • 別人需要你嗎?
  • 你幹了之後,社會變得更好了麼?

順便看看 《徒手攀巖》吧

未完待續...我去回答上述的問題了

發佈了25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1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