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幾點,遠程辦公不犯迷糊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選擇了延期開工,即使開工也是遠程辦公,我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今天是第 1 天辦公,因爲和現場辦公體驗不一樣,現總結幾點覺得可以提升遠程辦公效率,現與各位交流討論。

提前做功課很有必要

在決定全員遠程辦公前,公司的管理層開了好幾次會議,動態規劃了好幾種方案。這真的算更新的比較頻繁,但考慮到特殊情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實際上,真正實施的一天過去了,效果還不錯。

我覺得和提前做功課有很大關係。

我們都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說明計劃的重要性。

爲了準備新年後的開工,我們是這樣做的。

  1. 計劃(根據當前的情況動態計劃復工的形態)。
  2. 梳理(每天進行所有員工的健康狀態確認、辦公軟硬件環境統計)
  3. 宣貫(將各項規定、會議文件更新到羣組,各級組織向下傳遞並做詳細解讀)。
  4. 監控(確認員工對於信息的理解程度,防止理解偏差)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提前去計劃這些事情,那麼復工的時候,大家會有些恍惚,畢竟人都是慣性動物,在一種精神狀態待久了會比較難轉移到另外一種狀態。

本節的內容,說專業點就在於儘量提高信息的編碼、傳輸、解碼過程的處理效率。

任務的時間粒度

這一節是關於個人效率的。

因爲遠程辦工,公司要確保每個人的實際產出,這反而不如平時上班那麼自由。

因爲平常上班時,我們擬定一個工作任務也許需要持續幾天。

但如果遠程上班時,這樣做不怎麼合適。

所以,我們團隊的採取的方式是儘量擬定每天可以完成的任務。

並且每天的任務也可以再細分。

比方說,如果你一天擬定一個比較大的任務,而上班有 8 個小時,也許在某幾個小時內你會比較空閒和焦慮,而其它時間又感覺很緊湊,這就是任務的時間顆粒度太粗了。

你可以把一天的任務再細分到上午或者下午,甚至每個小時。

給每天列一個 To-Do 清單,可以有效防止焦慮。

關於專注

專注也是關於個人效率的。

我們都知道,人是很容易走神、思想開小差的,尤其是腦力勞動者,長時間走神後,會突然驚醒,然後隨之而來的是內心的歉疚和罪惡感,及它們引發的巨大空虛感。

提高專注度有個小竅門,就是運用番茄時鐘工作法。

  1. 番茄時鐘以 25 分鐘爲一個週期。

  2. 週期開始前可以深呼吸,喝一口水。

  3. 在番茄時鐘運行期間,保證自己不被打斷。

  4. 如果被打斷,結束這個時鐘。重新開始。

  5. 如果正常完成,就在本上記錄一筆。

  6. 一個番茄時鐘結束後,適當放鬆 5 分鐘,輕鬆一下,迎接下 1 個時鐘。

  7. 一天結束時,可以簡單覆盤一下,看看今天完成了多少個番茄時鐘,看看被打斷了多少個,以此,按照實際需要更新一下明天的計劃。

番茄時鐘的好處在於 25 分鐘剛剛好。太長了容易分神,太短了進入不了狀態,幹不了活。

當然,每個人的精神狀態不一樣,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時鐘的時長。比如,我自己狀態好時,一個番茄時鐘可以長達 2 小時。狀態不好時,15 分鐘都很難受。

起初,不習慣,慢慢執行時會發現這個很管用。

遠程辦公的生態和形態

馬老闆的企業在 17 年前起步。

然後釘釘在這段時間也非常火熱。

很多東西是困難,也是機遇。

目前遠程辦公,運用到的軟件很給力,雖然暴露了很多問題,但總體上是非常棒的,我們不能把重心放在這個上面。

遠程辦公的會議管理、屏幕同步、在線直播、文件在線編輯協同讓我意思到平常工作當中很多冗餘的步驟是可以精簡的。

當然,遠程辦公只是特殊時期的一個非常態,但另外一方面來講,如果未來社會高速發展,這種遠距離協同生態會發展的越來越兇猛,甚至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我們解放手、解放腿、解放眼睛,現在解放空間,個人認爲當前的形態並不完美,但不會因此阻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未來會越來越好,這離不開軟硬件技術的變更,通信方式的蛻變,及衆人的協力。

希望我們可以早日戰勝困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發佈了10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538 · 訪問量 18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