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異慎重選擇“高四”你讀不讀?

 

  據《燕趙都市報》(許靜)報道:高考錄取已經結束,有些考生和家長正在爲選復讀班忙活着。這其中既有成績不佳“被迫”復讀的,也有自恃頗高“自願落榜”的。復讀,也被不少考生戲稱爲“讀高四”。那麼,高四值不值得一讀?記者採訪了部分老師、家長。

  對第一種考生來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雖然老套,可還真的很有道理,值得好好琢磨。如果水平已經發揮很好、身心已經疲憊不堪,又何必再受一年罪?更何況,能否如願提高還是未知數。

  對第二種“自願落榜”的考生來說,有這樣幾條消息想告訴你。“由於近幾年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增大,應屆高中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2006年開始,我省應屆高中畢業生將逐年大幅增加,高考人數隨之增加,而招生計劃的增幅不會那麼大,“分母”逐年增大導致錄取率逐年降低。”“省教育廳日前發佈公告,要求從2005年秋季開學起,全省各地公辦省級示範性高中不得佔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生復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此外,2006年參加高考的應屆考生所使用的英語教材爲新版本,據稱難度不小,他們所使用語文等科目的教材也與今年應屆考生的有所差別。

  還是聽聽老師和家長們怎麼說吧。

  是否復讀之復讀班老師發言———

  石家莊某中學復讀班孫老師認爲,如果因爲身體欠佳、發揮失常而沒有考好,屬於考場失手可以選擇復讀。如果屬於心理脆弱上考場就驚慌的,早一年晚一年考試都一樣,成績也不會提高多少,反而在復讀的一年內加重心理負擔,成績不升反降。他所帶的班裏,每年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另一個復讀班的王老師認爲,高考成績位於本科線左右的考生發展潛力較大,比較適合復讀;而高考成績過高或過低的考生,復讀的效果不太明顯,能升學就儘量升學。此外,復讀時謹慎換科,理科改讀文科尚可考慮,文科改讀理科則比較困難。

  對於那些本可以升學的考生卻有學不上、寧願復讀,王老師認爲,高分自願落榜實際上很正常,關鍵是考生對自己定位要準,對自己的潛力要有清楚的認識。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心理承受能力又好,一般可以選擇復讀。

 哪些人適宜復讀

  1.強烈要求復讀

  有些考生要求復讀,既不是父母強加的意願,也不是反覆勸說後的勉爲其難之舉,而是自己因爲渴望提高成績、渴望上大學而作出的選擇。

  這樣的復讀生對自己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學習願望。他們進入復讀班後一般都會埋頭苦讀,第二年考試時,多數人都能夠考入較爲理想的大學。

  2.高考時明顯失誤

  有些考生平時的學習成績比較穩定,而在高考中由於種種原因明顯失誤,與原來的成績差幾十分甚至上百分。這種失誤不是學習實力本身有問題,而是由於某些偶然因素。

  比如,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奶奶在他高考前病故了。孩子情緒過度悲傷,一時難以調整,導致高考失敗,成績遠遠低於他的真實水平。

  這樣的考生如果復讀一年,第二次參加高考的得分甚至會比現在正常情況下的成績更提高一步。

  還有些考生,由於考試技巧等原因造成了高考失利。例如有位考生看到數學試卷中有一道題的分值較高,就先去做那道題,可是做了半個多小時還是沒做出來。一方面捨不得拋開,另一方面又惦記着前面後面的題都空着,心裏很矛盾。最後,不會做的沒得到分,會做的也白白丟了分。

  這類考生只要總結經驗教訓,把握考試技巧,第二年一定會比第一年考得好。

  3.肯吃苦

  復讀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在體力上、心理上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的考生就有一股犟勁兒,有執着的精神。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肯吃苦,肯下功夫,敢於堅持和拼搏,這樣的考生很適宜復讀。

  4.有潛力

  有些落榜的考生,智商不低,能力也不差,就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有一個孩子,高一時學習成績相當好,爸爸爲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臺電腦。結果,那一個暑假玩上了癮,開學後也每天放學不忘上網,週末就更是整天都不離電腦半步。他的學習成績節節下降,高考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這個考生經過反思認識到,高考失敗不是自己沒有能力,而是把精力用錯了地方。他痛下決心,相信復讀一年,堅決不上網,一定能把成績提上去。

  我相信他能成功,因爲能力和基礎都有,荒廢的學業還能補回來。願意“痛改前非”的學生應該去復讀,給自己一個贏的機會。

 
發佈了6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1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