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法則

在日常工作中,爲了達成一定共識,共同理解一件事情,開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我極度討厭又臭又長的無用會,那不像是開會,反而像私底下聚會,天南海北的亂吹牛逼,會議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該談的事情一句也沒整明白,一臉懵逼的進來,一臉懵逼的出去,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多擼點代碼來得實際。

今天又看了一遍道哥的黑板報,覺得深得我意,所以把裏面的內容摘抄下來當做記錄,便於以後自己管理團隊所需,當然這不是最好的方式,但確實是最適合我的方式。

高效開會的前提是紀律。開會時請務必保證每個人都全身心參與,否則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因此我主持的會議,有兩條很嚴格的規定,一是最多只允許開兩臺電腦,一臺是做會議紀要的,一臺是投膠片的主講人用的,其他人的電腦一律不許開;二是不允許接聽電話,如果有很重要的電話非接不可,那就先主動交罰款後再接聽

以往我參加一些會議,很多時候一進會議室就發現每個人桌子上都開着一臺電腦,這樣的會議基本上都是在扯淡。因爲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開會時這些人要麼是在用IM聊天,要麼就是在處理郵件,反正不是在開會。本來10分鐘能解決的會議,都能拖成一個小時。所以我一般會要求所有人把電腦合上,沒有東西分散注意力了,就逼着大家都把精力花在會議討論的問題上,一般會議都能很快結束。

另外一種很惡劣的情況是大家不玩電腦了,都開始玩手機。這種現象現在也比比皆是。所以如果要做的更好一點,應該要求大家把手機都掏出來,擺在桌子上,也都別玩了,有誰想撿起來玩還會特別顯眼。

在會議過程中接聽電話也是我很痛恨的,一般會打斷整個會議的進程,讓所有人都停下來等他,這是在浪費所有人的時間。所以我會要求會議過程中不允許接聽電話,如果真出了天大的事情要接,就先交罰款(一般被用來買水果)再接,以示對大家的尊重和補償。

也因此,在我經常掛斷別人的電話,也包括老闆的。

除了這些簡單的措施外,在會議中能收能放纔是最重要的,這就看每個人的功底了。

每場會議都應該有一個重要的角色能夠主導會議的走向,一般是會議主持人或者關鍵決策人。他要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或收或放,打斷沒有重點的廢話或過度的發散,或是讓關鍵的人出來充分的表達觀點,或是隨時把需要加入的關鍵人員從外面拽進會議。總之,是盡一切可能把會議引導向高效決策的方向

會議主持人要能及時打斷所有開小會的人,一旦發現有人在交頭接耳,要毫不猶豫的禁止。開小會無異於走神。在一個會議上,有事情應該講出來讓所有人蔘與討論和發表意見,如果真有私下裏要說的,可以會後再單獨談,一定不要用交頭接耳的方式,這也屬於浪費所有人的時間

開會是爲了做出決策,在很多時候不應該發散性的討論問題,那是會前應該做好的準備工作。頭腦風暴一類的會議,看似很好,實際上漫無目的,很容易過於發散,最後沒有結論。開過幾次頭腦風暴類的會議而沒有結論後,很容易把大家都開傷,再也不敢開會了。

馬雲前不久在組織部大會上講,他進會議室前一般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心裏已經有了答案,只是來聽聽大家的意見;另一種是心裏沒有答案,來聽聽大家的想法和討論。後一種會議,基本上進會議室時是什麼狀態,出來的時候還是什麼狀態。

開會的另一個目的,是爲了達到充分的溝通。因此學會聆聽很重要。我們每個人往往都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服他人而不是被他人說服。如果有人把想法憋在心裏不說出來,不溝通,最後在執行層面就可能會變形。這樣的人越多,執行起來就越走樣。

所以一次成功的會議應該讓每個人能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儘量聽人把話說完。可以採取的一種技巧是讓每個人輪流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提供機會讓那些不想開口的人說話,避免他們把問題帶回去。據我觀察這樣的人往往不在少數。

讓想法達成一致的會議,我們稱之爲「對焦」。在阿里,每年年初都會有一系列戰略對焦的會議,讓上下層員工、協同、合作部門在目標和想法上達成一致。人類社會太複雜了,每個人身處自己的位置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侷限性,所以對焦很重要。

我們每天的工作大多數時候都在會議或會談中進行,如果不把會議利用好,提高效率,那就是在浪費生命

發佈了7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95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