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6的中國式悲哀

作者:馮強

 

前些天在手機報上看到簡訊說,在IE6推出十幾年後,中國瀏覽器份額最大的依然是IE6。而在世界範圍內,雖然微軟憑IE7,IE8以及將要推出的IE9仍是老大,但Firefox近年來緊隨其後份額節節攀升,以及Opera、Apple Safari、Google Chrome等,瀏覽器市場早已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了。

 

中國IE用戶的比重比國外大,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爲微軟的市場策略,以及我們的教育系統基本上是以微軟Windows平臺爲主,所以綁定操作系統的IE得以大行其道。比如我們很多銀行的網銀以及在線支付,基本上對IE的依賴很大。不少用Linux或者蘋果系統的同學,絕大多數應用都可以找到替代軟件,但一旦用到國內的網銀,沒辦法,只有換Windows系統的機器。更有強人者,在別的系統上裝了虛擬機運行Windows,專門用來解決網銀問題。我認識一個網絡安全公司的朋友,甚至通過遠程操作公司機房他管理的Windows Server來用網銀。

 

一葉知秋,看看我們身邊就很容易知道IE(6)的影響。很多公司的官網和OA只能在IE下面才能正常顯示,如果換成Firefox或其它嚴格支持W3C標準的瀏覽器,界面就會大亂。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因爲網站開發人員,用來測試的工具只是IE瀏覽器。微軟在開發IE時,就爲了兼容那些有錯誤的網頁,做了不少容錯,從程序開發的角度看,這是不錯的。但如果只是用IE作爲網頁開發測試瀏覽器的話,這就造成我們的很多網頁不符合W3C標準,反過來用戶爲了能正常使用,就只有用IE。比較搞的是,某公司去年新上的SAP CRM7.0的Portal頁面,只能在IE6下面才能正常顯示,用IE8或Firefox、Opera等等瀏覽器界面就會亂得一踏糊塗。我至今都搞不懂,是SAP的Portal不行,還是開發人員的水平不行!?

 

IE6在中國之所以很畸型地佔有超過50%的使用份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中國對D版較寬鬆的環境,兼容機、山寨本的泛濫,各種深度優化的Windows XP版本層出不窮(較出名的有蕃茄花園等),而XP上面綁定的正是IE6;

2. 我們的很多網站的開發人員、美工,很多都是從那種速成的電腦學校出來的(絕沒有歧視的意思,其中也有不少自學成才的高手,不少門戶網站的開發還是很規範滴),因爲學習時的開發環境基本上就是在IE上面測一下就OK,IE對很多不符合W3C規範的網頁有很強的容錯功能,特別是IE6,所以IE6給人的感覺就是好用。不少國內瀏覽器,也是以IE6爲核心開發的,上到IE8以後反而不穩定,易崩潰。對於用戶來說,不管,哪個“好”用就用哪個。

3. 使用習慣的問題,比如菜單的變化,多Tab的設計,使不少習慣IE6的人,不想升級。隨非買的機子就是vista,win7,只有拋棄IE6。但以國內目前大行其道的上網本配置,還是XP下面用IE6靠譜。

 

最後總結一下,爲什麼我覺得IE6國內這麼大份額是很悲哀的事呢?除了D版氾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技術創新,從開發的源頭就落後一大截,反過來再影響使用者,特別是學生。IE6之所以在國內很好用,是因爲別的瀏覽器更標準,更規範,而我們很多網頁和網絡應用不規範、不嚴謹,所以只有用IE6應付。從這方面,可以看到國內很多行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大家都很浮躁,做技術的不精益求精,作市場的誇誇其談,人家出一個東西,我們就仿一個,還有國人把這說成中國的核心競爭力。但只是看起來很像,裏子的硬件、軟件爛得很,這些難道不悲哀嗎?要解決這些問題,或許該從知識產權、教育體制等等方面找找原因,不過這已經超過我的知識範疇了。

 

所以,就此打住!

發佈了2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0 · 訪問量 15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