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40億雲計算“遠程導彈”猜想

馮強/文

 

今天看到新聞,京東商城與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和江蘇省宿遷市相繼簽訂了雲計算中心項目的投資框架協議,投資總額高達40億元人民幣。

 

業內有很多猜測,比如圈地說,之前“雲計算”概念在資本市場炒作一把後,又轉入房地產領域,不少地方大上“雲計算”產業園,賣地圈地都找到了新由頭。也有說法是,老劉和老馬在拼公關,爲IPO準備及進一步融資造勢,畢竟所謂框架協議,基本上是不花錢的。

 

以上兩種說法,我覺得都有可能。京東一直給人的感覺是不缺錢,投資人上趕着送錢來燒。但經過雙11電商大戰,其實大家都很受傷,京東的資金鍊應該也不松。雖然京東剛又拿到一筆3億美元的融資,但據噹噹網CEO李國慶分析,京東獲得的融資僅夠京東支撐到2013年6月。

 

京東作爲電商的一面旗幟,我對它一直比較關注,我的直覺是京東和朝鮮差不多,在一邊放着煙霧彈,一邊忙着炮製發射遠程導彈。

 

我查了巴彥淖爾市和宿遷市政府網及招商局網站,完全看不到這兩個地方有投“雲計算中心”的潛質。作爲計算中心,網絡的出入口是要求很高的,這兩個地方當地電信局的設備、線路和運維水平,就爲雲計算中心的建設不利。在巴彥淖爾市招商局網站上,我查到該市主要招商項目有:旅遊開發項目、商業物流項目、建材項目、農畜產品加工項目、電力能源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化工建材項目、冶金加工項目、裝備製造項目。在宿遷市招商局網站上,該市主要招商項目有:自來水項目,物流中心項目,旅遊項目,紡織項目,電池項目,電子機械五金等。

 

我一直認爲,較偏遠的地區可能適合作數據備份中心,但絕對不適合做“雲計算”中心,如果京東商城把核心應用服務集羣從一線城市遷到三線小城市,在中國的互聯網現狀看,無疑是找死。所以,我認爲新聞中披露的:京東在內蒙古雲計算中心的一期項目,擬建4個雲計算數據中心,容納15萬~20萬臺服務器,同時將預留5萬臺服務器運營空間作爲後續升級儲備。這個報道如果屬實的話,很可能又是一個資本故事。

 

比較兩市的招商項目,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物流。京東爲了和天貓及其它電商競爭,一直頂着不贏利的壓力,大力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及物流隊伍。我個人分析,京東很有可能借“雲計算”投資的煙幕,在兩地跑馬圈地的同時,投入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宿遷的位置,適合做小商品,紡織品,小五金的中心倉,巴彥淖爾市適合做做農產品之類的,當地農業和畜牧業相當發達(羊肉很不錯)。另外,巴市礦產資源豐富,也不排除京東另有所圖。

 

總的說來,我不太相信京東真能投40億在兩地搞雲計算。圈地的同時,搞搞物流,搞搞農業或許更靠譜。丁磊養豬,劉強東種蕃茄,這景象很美。40億投資無疑是宣傳口徑,京東真能拿出4億來投資,搞搞有機種植,賣賣綠色果蔬,也算對得起當地政府和大小VC、PE這些投資人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