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肩、墜肘、塌腰,學這一個動作就都做到了

所謂的沉肩、墜肘、塌腰是一個長期修煉養成的行爲習慣,是需要親身體會而論的,不是隨便給個定義就可以敷衍了事的。


單手向上舉起,與耳平齊。一個二十分鐘,你自然就會體會到什麼叫“沉肩”了。如果你身體感知能力有限,反應能力比較木訥,還是體會不到什麼叫“沉肩”,那麼這時你把手往上夠,去摘星攬月亮,然後放掉“往上夠”的意念,上肢放鬆,保持自然上舉的姿勢,反覆多次,必然就會理解什麼叫“沉肩”了。如果這樣都體會理解不了,那我真的是隻能說一句:“勸君莫習武。


隨便找一本你愛看的書,雙手拿住,或站樁或打坐都隨意,過一個小時,你體會、觀察你的肘尖是不是向下的,而且書本的重量都是墜向肘尖的。如果你一小時中真的看書看進去了,事後發現自己的肘尖外撐,那麼請允許我在這裏膜拜您一下,你就是活神仙。其實肘尖外撐也可以墜肘,姿勢是不妨礙墜肘的,所以外形不是評定墜肘的標準,墜肘只是一種感覺!但是就墜肘這理法也要花上一定時間來體會的。


告訴大家一個方法,滿坐在牀邊,雙腳離地。這個姿勢瞬間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塌腰,不過我建議最好多坐一會,並記住這感覺?然後把它應用到行拳中去!不過初學者長期的生活習慣,很難一次做到位,但隨着習拳時間的增加,逐漸的就放鬆下來,骨骼自會調節,氣息也會從胸口下落於丹田。這時你就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塌腰了!


如果站的方法對路子,只需要一些時日的築基就能習練者達到精足、氣滿、神旺的三全狀態。站無極樁時把視、聽、吸均歸於鼎而合於其內,把周身散亂之神氣順中用逆收回丹田,久之,先天炁生,空空靜靜,我忘物,與大自然融合爲一,先天一返,本能即出。


站樁可靜極而動中產出腎中真陽,自動運轉周天,打拳總是要動的,拳法要動中靜,雖然外形動但裏頭安安靜靜,內心已止,由動極而靜,入於杳冥之境而產出心中真陰。在內家拳裏就叫“順中用逆”,內外合一,順中用逆與逆中行順結合,先後天相交,這樣才能完成對身心改造。

太極拳無極樁爲例,從固根培元樁爲基礎起點,共有五個小內容,分別是:


1、無極下氣樁

2、無極束身樁

3、無極託寶樁

4、無極抱球樁

5、無極心神合一樁

如:鬆求的是人體的身心健康狀態、緊樁求是六面力和間架結構、動求的是“全力以赴”狀態,亦即全身力量都進入有效工作狀態的狀態,


三步功法環環相套,會讓習練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輕鬆達到養生的目的並找到內家拳門徑!功夫講武緣,只傳有德之人,感恩修行路上有您結伴同行!!!


發佈了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3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