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運維工程師學習:Linux的安裝與配置

一、 安裝Linux併合理規劃操作系統空間

關於Linux系統的安裝,請查看下面
1.Linux Ubantu12安裝方法
2.Red Hat系統分區安裝

二、 服務安裝與配置(ftp/telnet/nfs/sendmail/rlogin)

2.1 ftp

ftp服務器的作用是文件的上傳和下載,以vsftpd爲例
2.1.1 安裝
rpm -q vsftpd檢測是否安裝
yum install vsftpd安裝

2.1.2 配置
vi /etc/vsftpd.conf
修改以下內容

  •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
  • Local_enable=YES
    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 Write_enable=YES
    可寫入
  • anon_root
    例:anon_root=/home/Linux/anonFtp/,匿名用戶目錄路徑
  • anon_upload_enable=YES
    匿名用戶可以向ftp服務器上傳數據
  •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匿名用戶可以在ftp服務器上創建目錄,在設定的匿名用戶目錄路徑下
  • Chroot_local_user=YES
    自己添加,將用戶限制在自己的目錄下

2.1.3使用
1.實名用戶登錄

  • ftp 服務器IP,確保客戶端已安裝vsftpd
    輸入服務器名
    輸入服務器密碼
  • 文件上傳:put fileName
    文件下載:get fileName,若操作目錄,必須把目錄打包(tar/rar/zip)後操作
  • 退出:quit、bye、exit

2.匿名用戶登錄

  • ftp 服務器IP
    用戶名:anonymous
    密碼:直接回車
  • 不允許匿名用戶在任意目錄直接切換,只能在一個指定的目錄範圍內工作,需要在ftp服務器上創建一個匿名用戶目錄

3.lftp客戶端訪問ftp服務器
lftp是ftp的客戶端工具,可以上傳和下載目錄

  • 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lftp
  • 登錄服務器:
    匿名:lftp 服務器IP 回車,login
    實名:ftp [email protected] 回車,輸入服務器密碼
  • 操作:
    上傳一個文件:put
    上傳多個文件:mput
    下載一個文件:get
    下載多個文件:mget
    下載整個目錄及其子目錄:mirror
    上傳整個目錄及其子目錄:mirror -R

2.2 nfs

net file system,網絡文件系統,允許網絡中的計算機之間通過TCP、IP網絡共享資源
2.2.1 安裝

  • 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 創建共享目錄:mkdir dirName

2.2.2 配置

  • 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etc/exports,最後加入一行:共享目錄路徑 共享IP(權限,參數)
    例:/home/penn-1/nfsShare (rw,sync)
    共享IP爲
    ,代表共享給所有用戶
    權限有rw,ro(讀寫,只讀)
    參數:sync,資料先暫存到內存中,非直接寫入硬盤

  • 重啓服務:sudo service nfs-kernel-server restart

2.2.3 使用

  • 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 掛載服務器共享目錄:mount IP:共享目錄名 掛載目錄
    例:sudo mount 192.168.11.11:/home/penn-1/nfsShare /mnt
  • 拷貝:
    cd 進入到本機的/mnt目錄下就可以使用cp命令的到目錄中的所有文件

2.3 telnet

Telnet,TCP/IP協議中的一員,是Internet遠程登錄服務的標準協議和主要方式。它爲用戶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程主機工作的能力。要開始一個Telnet會話,必須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登錄服務器。Telnet是常用的遠程控制Web服務器的方法,監聽TCP的23號端口。
2.3.1 安裝
安裝telnet軟件包(通常要兩個)。

  • telnet-client (或 telnet),這個軟件包提供的是 telnet 客戶端程序;
  • telnet-server 軟件包,這個纔是真正的 Telnet server 軟件包

rpm -qa | grep telnet,查看安裝telnet安裝情況
telnet客戶端一般默認情況是已安裝,沒展示代表沒安裝
yum -y install telnet
yum list |grep telnet,查找telnet-server的安裝源,再使用yum install安裝

2.3.2 配置
更改配置文件,將telnet服務設置爲默認啓動,非必須。
查詢xinetd.d所管轄的所有配置文件所在目錄。

[root@zabbix-s ~]# vim /etc/xinetd.d/telnet 
# default: on
# description: The telnet server serves telnet sessions; it uses \
#       unencrypted username/password pairs for authentication.
service telnet
{
        flags           = REUSE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elnetd
        log_on_failure  += USERID
        disable         = no
}

2.3.3 使用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開啓telnet服務
telnet localhost
測試telnet服務

[root@zabbix-s ~]# telnet localhost
Trying ::1...
Connected to localhost.
Escape character is '^]'.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Kernel 2.6.32-431.el6.x86_64 on an x86_64
login:

2.4 sendmail

sendmail是linux系統中一個郵箱系統,如果我們在系統中配置好sendmail就可以直接使用它來發送郵件
2.4.1 安裝
1、安裝sendmail
centos下可以安裝命令:yum -y install sendmail
安裝完後啓動sendmail命令:service sendmail start
2、安裝mail
yum install -y mailx

2.4.2 配置
發送郵件默認會使用linux當前登錄用戶信,通常會被當成垃圾郵件,指定發件人郵箱信息命令:vi /etc/mail.rc,編輯內容如:

set from=username@163.com
set smtp=smtp.163.com
set smtp-auth-user=username@163.com
set smtp-auth-password=smtp授權碼
set smtp-auth=login

注意配置中的smtp-auth-password不是郵箱登錄密碼,是郵箱服務器開啓smtp的授權碼,每個郵箱開啓授權碼操作不同。

2.4.3 使用
1.通過文件內容發送
發送命令:mail -s ‘mail test’ [email protected] < con.txt ("mail test"爲郵件主題,[email protected]爲收件人郵箱,con.txt保存郵件內容)
2.通過管道符直接發送
發送命令:echo “this is my test mail” | mail -s ‘mail test’ [email protected]

三、 Linux網絡配置及網絡命令使用

3.1 網卡信息文件

ifconfig查看當前網絡配置信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進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路徑下,查看網卡配置文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打開ifconfig查到的網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注意eno16777736爲我當前的系統網卡,相應打開ifconfig查到的網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主要信息

  • TYPE
    網絡類型,這裏爲以太網,Ethernet
  • BOOTPROTO
    是否自動獲取IP(none、static、dhcp),當值爲dhcp時,只需配置上述例子中的那幾項就可以聯網
  • NAME
    網卡名稱
  • UUID
    唯一識別碼
  • DEVICE
    設備名稱
  • ONBOOT
    是否隨網絡服務啓動當前網卡生效(在CentOS 6 以上的版本中ONBOOT是默認關閉的。)

3.2 主機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
  1. /etc/sysconfig/network該文件中NETWORKING=no時主機將無法連接網絡。
  2. Windows下,在同一局域網內相同主機名之間是不能進行傳遞的。要求在局域網內是不能有相同主機名的主機的。而在Linux中局域網內是可以有相同主機名的主機的,如默認主機名:localhost.localdomain。
  3.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中的主機名後需要重啓計算機才能生效。使用hostname 主機名命令可以臨時更改主機名後,重啓計算機後將失效。通過hostname命令可以查看當前主機名。

3.3 DNS配置文件

vi /etc/resolv.conf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其中最重要的是nameserver這一項,設置的是域名服務器的地址,多個域名服務器,則在後續添加空格繼續補充域名服務器的地址,或者另起一行做類似的nameserver配置。

3.4 常用網絡命令

  • ifconfig
    查看配置網絡
    ifdown 網卡設備名
    關閉網卡
    ifup 網卡設備名
    啓用網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netstat
    -t 列出TCP協議端口
    -u 列出UDP協議端口
    -n 不適用域名與服務名,而是用ip地址和端口號
    -l 僅列出在監聽端口
    -a 所有的連接
    -r 路由表
    常用的組合:
    -an 所有的連接和端口
    -tuln 查看正在監聽TCP(t)和UDP(u)的端口
    -rn 查看網關 route -n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nslookup
    查看域名對應的ip和DNS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ping ip
    判斷域名或ip的網絡狀況,ctrl+c結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traceroute
    traceroute ip(域名)
    路由跟蹤命令
    -n 使用ip,速度更快
    -q 每次發送的數據包數量,默認是3
    -m 設置跳數,默認是30
    win中使用tracert命令達到相同的效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tcpdump
    抓包工具
    -i 指定網卡
    -nn 鍵給數據包中的域名與服務轉爲ip和端口
    -X 以十六進制和ASCII嗎顯示數據包內容
    port 指定監聽的端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四、 Linux Setup工具的使用

Linux 當然也需要配置 IP 地址纔可以正常使用網絡。其實 Linux 主要是通過修改網卡配置文件來永久修改 IP 地址的。setup 是一個簡化命令,是 Red Hat 系列專有的命令,其他的 Linux 系列不一定有此命令。[1]

4.1.setup的使用

setup 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稱:setup。
英文原意:A text mode system configuration tool。
所在路徑:/usr/bin/setup。
執行權限:所有用戶。
功能描述:系統配置工具。

setup 命令會開啓一個圖形化的配置工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是一個綜合工具,既可以配置 IP 地址,也可以管理防火牆和系統服務。如果我們需要配置 IP 地址,則只要選擇"網絡配置"就會開始 IP 地址配置。
接寫來就可以執行動作選擇了。我們要配置 IP 地址,就選擇"設備配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網卡的設備文件名用 eth0 來表示第一塊網卡,如果有第二塊網卡,則設備文件名會依次爲 eth1。在這裏,我們的 Linux 只有一塊網卡,所以在選擇設備時只需選擇 eth0 網卡配置即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接下來就會進入網絡配置界面,如圖 4 所示。這時如果在"使用 DHCP"選項上輸入"“號(空格輸入),就會自動獲取 IP 地址;取消”"號,就會手工分配 IP 地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輸入正確的 IP 地址後,使用 Tab 鍵切換至"確定"按鈕上,接下來一路保存退出,IP 地址就輸入完成了。
但是,如果想讓 IP 地址配置生效,則還需要重啓網絡服務。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啓網絡服務有很多種方法,這裏直接使用 service 命令進行網絡服務重啓。

4.2 手動開啓網卡

在 CentOS 5.x 以前的系統中,通過 setup 配置 IP 地址,重啓後,IP 地址就可以配置成功。但如果是在 CentOS 6.x 中,那麼重啓後可能依然無法找到 eth0 網卡,而只能看到 lo(本地迴環)網卡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1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840 (840.0 b) TX bytes:840 (840.0 b)
#只有lo網卡,沒有eth0網卡

這是因爲,在 CentOS 6.x 中,eth0 網卡是默認沒有開啓的,需要修改網卡配置文件手工開啓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ifcfg-eth0
ONBOOT=no
…省略部分內容...
#在網卡配置文件中,ONBOOT默認是no

手工把 ONBOOT 選項改爲 yes,然後再重啓網絡服務(service network restart),就會發現 eth0 網卡啓動了,IP 地址也可以正常使用了。

參考

以上爲個人整理總結的知識,如有遺漏或錯誤歡迎留言指出、點評,如要引用,請聯繫通知,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1]: http://c.biancheng.net/view/795.html

發佈了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9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