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與楊過

楊康與楊過
 

  我相信那些追看金庸小說連載的人,很少會有喜歡楊康,但不喜歡楊過的。正因爲這樣,楊康與楊過似乎給了我們一個概念,那就是品行與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然而83的射鵰卻給了我一個理由相信,楊過骨子裏的的確確流淌着楊康的血。(聽說射鵰的一個編劇是現在著名的導演杜琪峯,不知道楊康的一段戲是否出於他手,可以肯定的是,電視裏的楊康是一個悲劇“英雄”,引號的意思,我無法說清,怎麼樣理解都好。)

  楊康與楊過最大的一個共通是癡情和偏激,說楊康癡情,會有人反對,說楊康偏激,也會有人說那不是偏激,而是道德上的淪喪,所以才說楊康比竇娥還冤,世人都是先將其定義爲壞人,再去看他的作爲,則無論如何,得出的結論都只是禽獸不如。

  楊過癡情,因爲他對小龍女十六年之情不悔不移,衣帶漸寬鐘不悔,楊康癡情因爲他對穆念慈同樣是不悔不移,然而世人認爲小龍女愛楊過是她一生最大的幸福,楊過愛小龍女是值得天下女子豔羨的福氣,而穆念慈愛楊康,卻用來證明無論多麼壞的人,都有人真心相待,世人對楊康實在是太薄情了。楊過一生孤苦,連那個與父親義結金蘭的兄弟的妻子都對他生厭,其他的人不是拳打腳踢就惡言相向,他與絕望之際遇到孫婆婆,不到兩日,孫婆婆就死了,他被交給了他的姑姑,兩年間,朝夕相對,他又知道姑姑即使對他疾言厲色,心裏卻是對他好的,這樣的前因後果,這樣的兩情相悅,又有楊過這樣的一個性格,至死不渝根本是很自然又平常的事情。再看楊康,雖然古人成家立業比較早,但在任何時代,十九歲都畢竟還是一個很小的年紀,十九歲,一個只有十九歲的人會有怎樣的十惡不赦,不可原諒,一個前十八年一帆風順,衣食無缺的富家子弟,受的不是漢人的教育,因爲女真族不會給子弟灌輸大量忠君愛國,親親尊尊的思想,漢人的正統觀念對他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概念,生父對他來說,也和陌生人沒有什麼區別,他一日間失去至親父母,還沒有來得及發泄他的悲痛,他的那個讓他終日惶恐的師父就跳出來,叫他放棄一切,叫他不要認賊作父,十八年來,他最親的人——他的母親已經離開了他,現在他的師父卻要他再拋棄養育了他十八年的父親,這叫他情何以堪?他們不給他時間,他們要的是馬上,他們要他馬上離開完顏洪烈,並且有一天,去殺了他爲他父母報仇,他只有十九歲,究竟在他心裏誰纔是他的仇人。完顏洪烈的陰謀他沒有經歷,他不知道,楊鐵心是他的生父他也不知道,他的母親,逆來順受,突然有一天告訴他一切的真相,要他如五雷哄頂一般,不知所措,在他心裏,在任何一個有同樣境遇的人的心裏,楊鐵心纔是他的仇人,他毀了他所有的正常的生活,他害他失去了母親,失去了一切他可以信任的人,他從此多了一個使命,就是要爲漢人賣命,否則他就是漢奸,否則他就不孝,沒有人考慮過他的感受,穆念慈雖然愛他,但卻不能理解他,她可以一次有一次地原諒他,但還是不會理解他,所以她一次一次地埋怨他,離開他,直到最後一次,從此以後,她再也埋怨不了他,而他也再也聽不到了。從始至終,他都是一個人,他比楊過更有理由傾訴自己的孤獨。

  愛人以色,不是一個情聖的歸宿,楊過是情聖,斷腸崖的一句“十六年了,你真的不寂寞嗎”使我們相信,他的確是一個情聖,他害無數女子爲他傷心斷腸,一生飄零,小龍女是怎樣的幸福呀,然而,我卻難以忘記楊過曾經對郭芙產生的連他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的怦然心動,還有他對衆女或多或少的心中一蕩,但是這樣的一個理由會有千千萬萬種的理由來反駁我,只因爲我說的是楊過,我挑戰的是楊過情聖的權威,對書裏的楊康,我不能說他忠貞,不能說他癡情,因爲我忘不了舊版的那個可憐的秦南琴,但我在前面提過,我要說的楊康是苗僑偉演繹的楊康,也許大多數金迷都會覺得,苗版楊康才配做一個情聖的父親,而一個情聖的父親也應該是那樣的一個癡情的模樣,或許只有看了阿苗的楊康,我們纔可以在楊過身上看到他與他父親在容貌以外的相似。

  關於83射鵰中的楊穆情,網友不知道寫了多少頌揚的文章,相信只有看過並領悟過的人纔可以於字裏行間體會那樣的一種深情,我之所以說楊康偏激,是因爲很多人都忽略了楊康和楊過一個極爲相似的共通,那就是一種人待我厚,我待人厚,人待我薄,我待人薄的偏激,楊過在殺郭靖時,有想到過襄陽城的百姓,但他馬上轉念想,我受苦受難的時候,除了姑姑,又有誰來關心過我,這世上似乎沒有比小龍女更重要的事,就算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也比不上她,這樣的一種矛盾,金庸出於他對楊過的偏愛,以郭靖的寬容來化解了,使楊過保持了他神鵰大俠的俠義,但楊康,他的偏激造成的傷害,沒有人來化解,只有他自己來承擔,楊過不喜歡黃蓉,因爲她對自己不好,楊康不喜歡黃蓉,因爲她屢屢壞自己的大事,楊過心裏很清楚郭靖對自己的好,就如楊康很清楚完顏洪烈和梅超風對自己的好一樣,楊過曾經爲了和小龍女的雙宿雙棲,而決心去殺郭靖,但楊康從來沒有想過要加害完顏洪烈和梅超風,這中間恐怕不會僅是出於一個富貴的目的吧,可能郭靖的不解,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在破屋裏,郭靖以爲楊康要動手殺完顏洪烈時,楊康做的卻只是爲他披了一件外衣,各人自有各自苦,完顏洪烈害死了郭靖的父親,但卻養育了楊康,所以楊康的所爲他永遠也不會明白,讀者沒有受過完顏洪烈的養育,卻看到了他的惡行,所以讀者也都不明白楊康,所以楊康被世人所怨,好冤。

  金大俠筆下的楊康與楊過,性格是割裂的,阿苗的楊康和書裏的楊過或者說古仔的楊過纔是一體的,楊過不但遺傳了楊康的俊逸,延續了他的血液,也延續了他血液裏的癡情,神鵰中之最感人,沒過於楊過於斷腸崖前的一段道白,而射鵰中之最感人,卻在之楊康之死,楊康生平對無數人說過謊話,對師父,對母親,對父親,但欺騙最多的卻是穆念慈,他的每一次欺騙無非是爲了隱瞞自己的錯事,防止她的離開,或求得她的原諒,只有臨死的一次,是一次最善意的欺騙,是一個最美麗的謊言,在穆念慈進廟時,楊康強打精神,將身子坐直,說自己沒事,當穆念慈問他爲什麼要一次有一次地騙她時,楊康只是揚了揚嘴角,說我想見你。但穆念慈離開後,身體上的痛苦和心靈上的痛苦一起摧殘着他,使他異常的難受,他曾經暴怒地問穆念慈,爲什麼還要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現在他卻希望她再也不要原諒他,就如他說的,這樣的最後一面不是最好嗎,他也許又會料到,她還會原諒他,因爲他是穆念慈,穆念慈在廟外看到了烏鴉,所有她又回來,正好聽到楊康的話,射鵰的編劇是多麼的仁慈,多麼的寬容,他們沒有讓阿康屍骨不存,他們讓念慈見了心愛之人最後一面。

  沒有澎湃的音樂煽情,一切都在寧靜中進行,阿康說完最後一句流了一滴眼淚,情人的眼淚,還是悔恨的眼淚,只有穆念慈知道,因爲就算所以人都不相信他會悔改,她都會相信,因爲她是穆念慈,而她愛的人是楊康,這滴眼淚使我相信只有這樣的一對癡情人兒,纔會有那樣癡情的兒子。

  83射鵰就是這樣賺了我們這許多的眼淚,也是這樣,讓我們看到了阿康和過兒共通,因爲有了這位編劇,因爲有了苗僑偉,我們終於找到了他們父子於相貌以外的相似,這實在是件幸福的事情。
發佈了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