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珍惜站在整體角度上分析和設計項目的機會!


    最近在寫一個小東東,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對輸入的內容進行保存和展現,因爲自己也是想了很長時間,所以也沒有過多地去想具體的結構的事情,心想那還不是很easy麼!但是,事實告訴我,我錯了……而且錯的很嚴重!


    東西雖少,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自己恰恰是犯了輕敵的毛病了。雖然第一開始寫的還沒有啥問題,但是越寫越不對勁,該採用什麼數據結構,該存取什麼樣的提取方法,採取什麼樣的添加、修改和刪除方法?……慢慢才發現,自己初始思考的大多數東東都是適用的,但有一些地方的變化很微妙,越寫越不對勁,需要思前想後的東西越多,有的時候是因爲想到了一些更好的實現方法,有的時候卻是遇到了實現的難題,於是往往只能往前調整一些數據結構來滿足作爲輔助……


    這個過程和自己在開發產品過程中遇到的是那麼的像,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往往容易犯輕敵的毛病,腦袋裏乍一想,就開工幹起來了,於是導致的問題就是,往往幹到中途發現困難重重,不得不重新整理思路,或者乾脆用一個“笨笨”的方法來實現,實踐證明,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採取“中間代碼”的策略來開發!而這些“中間代碼”不但是欠思考的,往往都是具有很強針對性的代碼,不但不能擁有更佳的性能,更會增加代碼的複雜度!


    說了半天,目的就是想說,我們應該養成做設計的習慣,雖然我們不是諸葛亮,可以對每件事都胸有成竹,但100米,我們怎麼着也能想它40米吧,尤其是那種佔到整體高度來審視一個東西的行爲,一般只能在項目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會很容易進行,一旦我們着手做,我們就有點“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了,不是我們不想以整體的角度來思考,而是我們很難擺脫身邊的種種束縛!


    當然,設計思路的時候,尤其要儘量地將其劃分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塊,儘量地小,逐層地進行劃分,這樣我們能看到很多潛在的困難,於是從初始就設計一個更兼容的數據結構和架構,避免我們走回頭路,或寫一些我們都不願意寫的“中間代碼”!


發佈了16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3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