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手機二維碼PK——QR VS DM

“手機一照,你想要的‘碼’上就能得到。”一種黑白相間、縱橫交錯、形似迷宮的方形條碼——二維碼,正在全國的手機中迅速蔓延。從超女投票,到易初蓮花超市;從深圳“全球通演出季”二維條碼電子票,到長沙麥當勞二維條碼折扣券。二維碼的身影隨處可見。QRDM對我們早已不再陌生。但這兩種二維碼的碼制差別到底在哪裏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帶着這一問題,我們採訪了中國移動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意銳新創――中國移動手機二維碼唯一技術提供商。他們就這兩種碼制的技術特點和應用模式做出了詳細介紹。

一、技術區別

不同碼制的信息容量是有極大的差別的。QR碼容量密度爲16kb,一般信息量都能夠達到2kb以上。而DM碼則更“小”,可在僅僅25mm2的面積上編碼30個數字。但也就是因爲太小了,它的信息容量有限,DM無法表現漢字等其他形式,而QR碼能用數據壓縮方式來表示漢字,僅用13bit即可表示一個漢字,比其他二維條碼錶示漢字的效率提高了20%。相較而言,DM碼信息容量小,應用簡單。而QR在漢字處理上更有優勢。

在糾錯能力上,QR碼具有四個不同等級的糾錯功能,即使破損即使彎曲或者有高達30%的殘缺也能夠正確識讀。顯示了其強大的糾錯能力,但DM在編碼破損上的表現得更爲出色。它只需要讀取資料的20%即可精確辨讀。對少於255個字碼的DM二維條碼,錯誤糾正字碼可由資料字碼計算得出。對於多於255個字碼的符號,應將資料字碼分成多個模組,然後再產生每一個模組的錯誤糾正字碼。

再看讀取速度與讀取角度的比拼。QR 碼的英文全稱是Quick Response Code,直譯爲:快速響應編碼,由此看出,超高速識讀是 QR碼最顯著的特點,是QR Code碼區別其他二維碼的主要特性。據統計,用CCD二維條碼識讀設備,每秒可識讀30個含有100個字符的QR Code碼符號;而對於Data Martix矩陣碼,每秒僅能識讀23個符號。讀取角度上QR Code碼具有全方位(360°)識讀特點。而DM碼上沒有設置類似於QR碼的尋像圖形,因此只能在一個方向上讀取。

 

 

體積

密 度

數據量

識別速度

QR Code

 

 

 

較大

 

 

 

  

DM Code

 

 

 

 

 

 

 

 

 

 

 

  稍慢

DM碼和QR碼在技術特點對比

二、應用層面

手機二維碼,實際上是圖形識別系統在手機上的應用,就終端而言,對硬件是有一定要求的。DM碼手機適用環境爲30萬手機攝像鏡頭,支持GPRS上網應用、智能操作系統,包括symbian S60window mobile 5.0linux等智能操作系統。市場上目前的手機機型,據統計約有30餘款適用。QR碼對手機的要求則更爲苛刻,增加了微距鏡頭這一要求。但是最近意銳新創公司在技術上又有新的突破,開發出了適用於一般鏡頭的QR碼版本。因此,在目前手機市場上的適用機型,與DM相差無幾。

再看專利風險。手機二維碼是以技術爲中心形成產業鏈的,因而考量其專利風險就顯得相當重要。QR碼最初由日本豐田公司旗下的DENSO公司發明並使用,屬於開放式的標準,所以由Denso Wave公司持有的專利權益不會被執行。發展至今,QR始終是一種開放的碼制,沒有專利的壁壘。而DM在專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根據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報告,美國的專利獵手公司Acacia,操縱了好幾起Data Matrix二維條形碼專利侵權的案件的起訴。自20054月起,諾基亞、阿迪達斯、AMD、波士頓科學公司、日立和三菱公司均因此產生糾紛,最後以付費使用Data Matrix條形碼技術達成和解。同年,還有幾家中國IT廠商因爲使用Data Matrix標準而受到了專利侵權指控。

在應用方式上QRDM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因爲DM在信息容量上的限制,導致其應用主要侷限在上網鏈接方面,而QR碼除了上網鏈接,還能支持中國移動目前主推的其他應用:名片、郵件、文本、短信等。

 

專利

終端

應用

QR

有國家標準技術應用規範,對業務在國內的開展具有統一性及法律依據。

無需微距鏡頭支持,啓動週期快

信息量大,可支持多種應用需求。

DM

沒有國家標準,在國內應用缺乏統一技術規範。

不必須微距功能,業務啓動週期相對快

信息量小,由於尺寸限制目前只能支持數字網址連接,無法適用名片等大信息應用的要求。

QR碼和DM碼的應用情況的對比

三、國外手機條碼應用情況

手機條碼在國外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其中QR碼在日本的使用和DM碼在韓國的使用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在日本,自20029月的手機QR碼運營推廣以來,已實現了終端100%的普及率。QR碼的產品認知度高達96.5%,實際使用率更是維持在73.3% 的高水平。在韓國,目前市面上有660萬臺手機支持條碼大廠iconlab的條碼業務,對韓國最熱門的業務之一--手機圖鈴下載,手機二維碼的數字鏈接業務能提供其40%-50%的導入率。

但從整體上來看,韓日的手機二維碼市場都存在不足。日本由於編碼完全開放,無法形成有效的產業鏈,使得整個手機條碼市場的價值沒有真正得以發掘。而韓國,由於二維碼專利權益是推動這個市場的主動力,造成了各電信巨頭都開發自己的碼制,競爭也趨於惡性,市場的大規模推廣困難重重。

雖然手機條碼業務在我國剛剛興起,國前主要的應用還侷限在名片、網絡電子商務平臺或報紙雜誌的平面廣告,但業內人士都普通看好二維碼的應用前景。QR VS DM孰優孰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機二維碼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很快將掀起應用熱潮。

 

發佈了1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