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之路-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講的還是心智,認知方面的書,與之前讀過的《把時間當做朋友》非常像,有些內容存在重複。但還是值得一讀,讀完我的許多認知發生了改變。以下是我的收穫。

收穫一:複利效應

我們平時讀書,健身,學習都具有複利效應。雖然它們反饋週期非常長,但是堅持下去就一定會產生複利,會帶給你你意想不到的結果。你要做的就是堅信:

  1.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你一定會變得更好!
  2. 若長期持續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你的未來一定會很偉大!
  3. 關注成長,而不是關注成功,因爲當成功發生的時候,它已經成爲過去。成長是沒有終點的,但是成功是有終點的。
  4.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的多。若做錯了事情,那效率越高越可怕,若做對了事情,即便拖拖拉拉,只要最終完成,就能有巨大的收穫。

收穫二:不要怕文章寫的爛

很多人擔心文章寫得不好就放出去會讓自己受傷,可事實上,受傷的是別人,不是自己。

沒有人一開始就做得很好的,都是通過反覆練習讓自己變得熟練的,變得更好的。

收穫三: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1次。比如去公司上班。

職場上,不應該關注薪水,應該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如果確定了自己被過分低估,就到了該自己闖出一片天空的時候了。

從即刻開始,在給別人打工的同時爲自己打工。把自己變成一個給自己打工的人。

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次數越多越好。比如寫書。一切內容製造和創意製造都屬於這個類別。

想要掌握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人請牢記一個概念:剛需,並且是消費者以爲的剛需。你創造的東西要考慮下是不是消費者的剛需,否則的話很難獲得消費者的反饋,從而容易放棄。

一開始就要訓練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不是隻在意自己完成任務的機械工作能力。

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生活中有非常多常見的這種模式:付費購買課程,買書,付費請人代買等等。

若你篤信自己將來能賺到的錢的數值變化會像複利曲線一樣,那就會明白:在早期無論費多大勁攢下來的錢,都只不過是小錢,十二十年後,那一點點錢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把時間投資到自己的成長上是最划算的。

成長唯一的方法就是學習。習得的每一個技能都是在給自己賦能,讓自己擁有更強的能力。

所以這種商業模式的優化方法就是把能用錢換時間的時候儘量用錢換時間,將省下來的時間全部投資到自己的持續進化上去。

收穫四:人生三大坑

第一個大坑叫做: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第二個大坑叫做: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機會和趨勢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第三個大坑叫做:爲別人操碎了心。

這三個坑都在消耗你寶貴的注意力,同時讓你沒有產出。

人生三大財富:注意力>時間>金錢

少惹女朋友生氣,少跟女朋友吵架。因爲很容易就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時候注意力是很難集中的,但是注意力又是最寶貴的。

收穫五: 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學習能力強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通過冥想能提升注意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某件事情上比如呼吸,然後保持。

刻意緩慢呼吸兩分鐘:每分鐘呼吸5-6次,即用10秒左右完成一次呼吸。

收穫六: 不要追求100%的安全感

不知道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這個事實。

追求100%的安全感,只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

我們必須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長期、深入地觀察和思考。

捨棄的這部分安全感可以選擇與他人合作,通過有效社交進行彌補。

合作的本質其實是大家各自放棄一小部分安全感,並把它交由合作方來保障。

信任的本質是相信對方不會利用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本質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不利用自己放棄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100%的安全感。

所以不要與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爲在他們的世界裏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關係

以前我就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跟人合作時,總是不太相信別人,除非是那人強我很多。這就造成我很多事情事事親爲,效率非常低下,人際關係也一般。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看了這段對安全感和信任的解讀,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收穫七:活在未來

如何活在未來?

  1. 你現在對未來有一個預測
  2. 那個預測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3. 你現在已經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4. 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去行動、選擇、思考
  5. 時間自顧自地流逝,而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6. 最終的事實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7. 由於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去行動,選擇,思考,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收穫八:遇到貴人的法則

  1. 樂觀的人更容易成爲他人的貴人
  2. 貴人更容易遇到貴人
  3. 能幫助他人進步的纔是真正的貴人
  4. 優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5. 樂於分享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6. 不給他人制造負擔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7. 不恥於求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

自己首先是個貴人,才能遇到貴人甚至更多貴人。所以你不優秀,就沒有有效的社交。

求助根本不是討好的藝術,而是正確展示自我價值的藝術,別把求助以爲成是乞討。

你怎樣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怎樣對待你,如果你是個好人,這世界就會對你好一點。如果你是個壞人,這世界就會對你壞一點。

收穫九:你爲什麼看不到別人的好

見不得別人好,這裏的好是指整個狀態,包括變得更好。

見不得別人的好,這裏的好是指見不得別人的好處或好的地方。雖然對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時也有好的地方。因爲存在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蓋。

作者認爲:別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吧,但我們應該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好的地方。不要讓自己的有色眼鏡掩蓋了別人的好。這樣很容易讓自己的注意力永遠放在別人的不好上,看自己永遠是好的。

無論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長上去。這也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人生最高階段:覺得誰都挺好的。I’m good and you’re goods.

那些你原本你可能討厭的人,從他們身上也可以學到大量的好東西。但是如果你一直只看到他們不好的地方,你就會錯過很多學習的機會。更爲驚人的是,當你不斷地看到別人的好時,你所處的世界的的確確會比原來要美好太多了

當你看到別人的不好時,啓動你的元認知能力,告訴自己:

  1. 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之上。
  2. 我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錯和不好之上。
  3. 若我有空閒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裏做對了,哪裏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經驗,獲得成長。

當不由自主地與別人比較後,覺得自己不好的時候,告訴自己:“我們是活在未來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較,也應該比較未來,而不是當下,當下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成長”。

記住:證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長才重要,因爲成長如果成真,證明就自動完成了。

收穫十:最應該戒掉的惡習:抱怨

抱怨只是無能和無奈的表現而已。

當遇到麻煩和不順利的事情時,能解決就解決,解決不了就承受,這纔是正確的態度。抱怨根本沒有用,因爲它只能用來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無能和無奈而已。

抱怨是這個世界裏最強的負能量。它會讓一個人變得令人討厭和厭倦。它的害處不僅在於浪費時間和暴露自己的無能,最大的害處在於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棄掙扎。

珍愛生命,遠離抱怨和抱怨之人。

收穫十一: 不要成爲一隻井底之蛙

正確的剛需是一切驅動力的源頭。

成功只不過是某一時刻的狀態。成長才更重要,成長才是真正的剛需。

在衆多正確的剛需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耐心了。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

所謂現狀,從本質上來看,無非就是過往的積累。若現狀不能令人滿意,那肯定是因爲過往的積累不夠。所以現狀是無法馬上就改變的。我們最多隻能做到一件事:把當下當做新的起點,開始積累,着眼未來,活在未來。

成長一定是難受的,肯定要是跳出舒適圈的。

以前是及格就好,因爲只跟周圍人相比。現在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和發展,大家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就更強烈了。這種渴求會造成害怕落後的恐懼。於是就有了二八法則,這時你在20%之後你就是落後了。將來很可能你在1%之後就是落後了。

所以要做到不落後,就要成爲前20%,甚至前1%。目光別再那麼短淺了,別再當一隻井底之蛙了,別隻跟周圍人相比,把目光放長遠些。

收穫十二: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

比較是相對的,相對是永遠沒有盡頭的。比較就是陷阱。我們要想辦法選擇無須比較即可獲得快樂與幸福的事情。

最佳策略:**多維度打造競爭力。**但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處處平庸是不行的。當你多個維度都處於相當優異的位置時,多維度的意義就開始以幾何級數增長了。

收穫十三:做一個真正有用的人

爲什麼我這麼努力,這麼勤奮還是這麼慘?事實就是:這個世界不需要你。

做人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人;

與這個世界產生強聯繫,是增強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

寫作是多琢磨下自己寫的東西對別人是否真的有用。

需求決定價格。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馬克吐溫說過:讓你陷入困境的並不是這個世界,真正讓你陷入困境的是這個世界最終並非你所想象。

小心一個陷阱,會讓你錯過升級的機會:有些觀念真的很重要,但它們要麼太簡單以致被輕視,要麼太過違背直覺以致讓人無法相信。換句話說,就是這觀念雖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沒什麼關係。

其實,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是錯覺。若能主動吸收那個觀念,按照那個觀念去做,那就事實上有關係了。即便做不好也不要緊,沒有人在一開始就能做得好,所以拼命去做就是了。

想要實現目標,就要先從物理上不斷接近目標!想盡辦法讓自己接近那些優秀的人,哪怕無法與他們有太多的交往,能夠見到優秀的人本身就已經可能對鏡像神經元產生刺激,從而產生強大的驅動力。這背後最重要的機理就是:不再認爲那和我沒有關係。

如果一件事有很多人能做到,並且有很多有缺點的人都能做到,憑啥你不行呢,堅信自己能做到,然後只管去做就是了,最終做到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凡重要的道理,只能靠過分的重複才能在大腦裏形成新的溝回,否則,那道理就只能成爲無濟於事的耳旁風。(所以經常看小道理是有意義的,有些很簡單的道理,常常會讓我忽視掉,只能通過不斷的看,加深刺激,讓自己相信他)(寫反思的時候也是,很多道理寫過無數遍了,但我還是再寫一遍,也是爲了加深刺激)。

決定不要和笨蛋鬥氣,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和生命。

收穫十四:默默完成進化

一切進化都是長期之後的未來結果,不是今天就能拿出來展示和證明的。

拿尚未發生的事情說事,講理,儘管不一定是錯的,但通常不會被別人正確理解。

人們不理解你的時候,自然不會支持你。

證明自己是沒有必要的,若做到了就無須證明,但沒做到則證明也是徒勞的。

最佳策略則是:默默地完成進化。

在進化完成之前,不說,不表現,不好爲人師,因爲說了也沒用,表現了也證明不了,在那種情況下好爲人師只能令人厭惡,而且多半會被理解或者證明爲虛僞。

多鼓勵他人,一句我支持你就夠了。

當一個樂觀的人,多學習,多運動,會招人喜歡的。

其他收穫

當我們嘗試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如果只盯着問題看和想,只盯着問題去尋找解決方案,通常只能以無奈告終。你應該告訴自己:我得把我的注意力從問題本身移開,因爲解決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

萬能鑰匙:當你遇到被鎖上的鎖頭時,要想到應該去別的地方找鑰匙。

無論做什麼事情,在開始之前,都要想盡辦法爲這件事情賦予及其重大的意義。

法定節假日是用來制約企業的,不是制約你的。你什麼時候該休息應該由你自己說了算。手裏本來有要做的事情,結果因爲法定節假日休息了,你就休息了,那事情也會一拖再拖,別拿節假日當成自己偷懶,拖延的藉口。

如果你把節假日真的當成自己偷懶的藉口,那你真的會浪費很多時間。

有時候我們很難想到做件事情有什麼意義,因爲以我們的水平很難想到這件事情的意義或者是因爲這件事情反饋週期特別長。這時候你想再多意義也是沒用的,因爲火候還不到。但至少你明白這樣做是沒有什麼壞處的。那就只管去做,少囉嗦。

在學習的時候,莫問前程,但行好事是最優策略,因爲肯定會有一個天然的回報:融會貫通。

通過學習能增加節點數量,隨着節點數量的增多,知識就會逐漸體系化。

主動增加連接:經常問自己:這個概念,這個道理還能用在什麼地方。

要想不斷的升級就得在行動中思考。因爲在很多時候,單純的思考不僅價值不高,而且能量不足。

發佈了4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7 · 訪問量 457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