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讀後感

這本書非常囉嗦,講來講去都是一個觀點:檢索式學習,學習效果更佳.以至於後面我都是跳着看的,也正好讓我明白了,有些書沒必要從頭讀到尾,挑自己感興趣的讀也許效果會更好.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以前我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是低效的,以前我就是通過反覆閱讀來學習,以爲只要看得次數足夠多,我就一定能記住.經過多次面試打擊,我也意識到了這種學習方法的低效,主要的問題是第一,看完就忘了,第二:以爲自己看懂了,但是用自己的話卻說不出來.第三:只是看懂了字面意思,一旦實踐就毫無頭緒.第四:學習效率太低了,每次都從頭開始看一遍,時間花費特別長,效率還低.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也想不到好的方法.好在看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通過檢索式學習,帶着問題學習,效果會比反覆閱讀好很多.還讓我改變了對考試的看法,意識到了考試的重要性.還是有所收穫的.

收穫:

1.擅長學習的人會終身受益,我們一生都需要學習,保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不要讓自己被淘汰.

2.看到一個新的知識點,如果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是很難內化的,你以爲你懂了,過一段時間你就忘了.所以遇到問題時,一定要自己先思考再去找答案,帶着問題學習效果更好.

4.更好的學習方法是檢索式練習,通過給自己出題,來達到檢索知識的目的,能讓知識被記憶的更牢固.定期練習和檢索效果更佳

5.無論學習什麼東西,都儘量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繫起來,哪怕這很花時間,這樣記憶的更牢固,這也是大腦記憶的規律.並且要學會細化知識,用自己的話把新知識表達出來,並把它與舊知識產生聯繫

6.如果感到學習非常吃力, 那是說明你正在學習非常重要的東西。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進步, 達到真正的專業程度, 就要明白努力與挫折是必不可少的。 犯錯誤並改正錯誤, 其實是在搭建通往高層次學習的橋樑。

7.反覆閱讀有三大不足: 浪費時間, 無法產生持久的記憶, 而且往往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隨着對所閱讀的文本越發熟悉, 我們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內容。 但其實你看懂字面意思不代表你就會應用這些內容,更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把它們和已知聯繫起來.
花好幾個小時反覆閱讀, 看起來是很刻苦,但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能用來衡量掌握的程度。

8.初次閱讀後,隔一段時間再讀一遍效果更好,連續多次閱讀只是浪費時間,好處忽略不計

10.主動檢索——考試——可以強化記憶, 而且檢索花費的心思越多, 受益就越多。從記憶中檢索知識有兩大顯著的好處: 一是這能告訴你什麼是你知道的, 什麼是你不知道的, 然後你就可以判斷以後要把精力放在哪個薄弱的環節上, 加以改進; 二是回想已經學過的東西會讓大腦重新鞏固記憶, 強化新知與已知之間的聯繫, 方便你在今後進行回憶。

11.對於學習者來說, 最好的習慣之一應該是進行有規律的自測, 重新校準自己知道什麼、 不知道什麼。

12.學習是反覆的過程, 需要複習早先學過的東西, 持續更新已知, 並把它們和新知聯繫起來

13.到底是要學習基礎知識, 還是要培養創新能力, 這根本就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兩者都需要。一個人對已知掌握得越好, 他就越能用有創造力的方法解決新問題。 不練習獨創性與想象力, 就沒法積累知識。 同樣地, 沒有紮實的知識基礎, 創新也只是空中樓閣。
(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很討厭教育,很討厭考試,覺得教育扼殺了我們的創新能力,一切以學習成績分數來定義一個人.
現在想想,換個心態,把考試當做是查漏補缺的學習工具就好了,無論分數如何,最重要的應該是把考試中遇到的錯誤解決掉,看看自己哪裏沒有學好,然後針對性的去學習,
這樣學習效果纔好.沒有考試,你連自己學的怎麼樣都不知道.還有一點就是基礎和創意同樣重要,兩者相輔相成)

14.我們之所以努力, 是因爲努力本身能拓展我們的能力。 你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你會成爲什麼樣的人, 決定了你有能力做什麼。 你做的事情越多, 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只要保持一種成長心態, 你就可以接受這個道理, 終身受益。

15.你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重要的學問通常是有一定難度的,或者說基本都是如此。 你會遭遇挫折, 這是努力的標誌, 不代表失敗。 挫折伴隨着奮鬥, 而奮鬥可以積累專業知識。 努力學習會改變你的大腦, 創建新的連接, 建立心智模型, 擴展你的能力。你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控制, 知道這一點非常重要, 困難會因此變得有價值。

發佈了4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7 · 訪問量 458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